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2020-12-29孙齐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孙齐超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初中生问题意识的重视,注重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产生强烈的关注和好奇,从而联系以往的经验对相关问题展开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逐步获取正确的答案,有利于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加强其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提出了以下三点在初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的、独断的教学模式,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忽略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味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点,漠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主体体验,阻碍了初中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充分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设置具体问题,逐渐降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使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快速掌握要点知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一、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有效激发初中生对新授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中具体知识点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关注和好奇,便于学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从而迈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要让问题情境富有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使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在情境中受到深刻的启发,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当堂课的重要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首先,向学生抛出一个富有趣味的问题:把一张白纸折叠上29次,比泰山的海拔还要高呢!这个问题充分地引起了学生的质疑和好奇,生:“这不可能吧!”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对问题进行探索。学生带着怀疑的态度展开了探究,有的学生折到十次左右就折不动了。师:“虽然无法实现29次的对折,但是还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验证!纸的厚度为0.1cm,对折29次后为多少呢?”最后,通过趣味性的問题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探究兴趣。

二、提高问题情境的生活性,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深初中生对新授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教师要注重加强数学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问题情境的生活性,逐步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并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连接。因此,教师要让抽象的、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对问题自主地定义和思考,在增强学生生活问题意识的同时,逐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小刚买了台14英寸的电脑,回到家用尺子量了量发现长为9 cm,宽为8 cm,你们觉得导购员是否把电脑的尺寸搞错了呢?其次,学生联系相关的经验,并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来帮助小刚解决尺寸的问题。生:“14英寸的电脑也就是说屏幕的对角线为35 cm,但是82+92≠35,说明尺寸不对!”最后,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构建问题情境的合作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锻炼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在课堂上构建问题情境的合作性,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共同努力逐步寻得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增进数学课上的良性互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活跃的交流与合作,向学生抛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为契机,引领学生在合作情境中展开共同的探究和讨论,活跃课上的学习氛围,逐步增强初中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首先,引导学生自愿结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合作探讨:投影中的两组三角形图片,一组有一个角相等,另一组有一条边相等,探究它们是否全等。其次,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探讨全等的条件。有的成员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三角形,有的成员用三角板比一比两组图形的角和边长等,学生一致认为只有一个角或只有一条边相等不能构成全等的条件。最后,在合作化的问题情境中,逐步提高了初中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不断探索并创新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和方法,充分地考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构建丰富有趣、生动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和质疑,逐渐激发学生内心探究新知的欲望,将以往单一、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注重构建问题情境的合作性,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合作探讨共同获得相应的知识,锻炼他们合作学习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彦军.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53.

[2]邹婉清.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53-54.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数学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