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兴趣引导,让学生爱上数学

2020-12-28徐惠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数学

徐惠

【摘   要】  数学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里都是十分枯燥难懂的,很多学生都是以“难学”的思想先入为主,甚至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不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这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法;兴趣

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是衔接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数学学习者更深层次的探索,难度也有所增加。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初中的数学课程时,常常会因为还不能适应而产生退却的心理,再加之课程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断降低。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学生真正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时,才会更乐于去主动学习数学,学习效率、学习成果也都会立竿见影。

一、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必要性

1.数学学科相对枯燥困难的特性。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的教学以及学习都是较为枯燥的,上课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知识点讲解、例题分析来进行的,对于初中阶段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呆板,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数学的难度比其他学科大,很多学生没有建立起数学思维,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再加之数学是一门前后相连、衔接紧密的学科,一个阶段的知识点没有弄懂,往往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陷入一种“学了学不会——努力了没结果——对数学失去兴趣——放弃学习”的恶性循环。

2.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关怀学生,拉近距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基本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可以获得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效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握住这一规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适当程度的关心。例如,我们可以私下里询问学生:“最近数学学得怎么样呢?”“这部分的数学内容你是否觉得学起来有些困难?”“老师昨天讲的题都弄懂了吗?”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课程进度。

2.不惜赞美,培养自信。对学生进行赞美,是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延伸,这其实是体现了学生和老师在人格尊严上的平等。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要多多鼓励学生,比如当学生成功地解出一道数学难题、牢固地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我们都可以给予鼓励:“真棒!这么难的题目你都能解出来!”“这段时间你的数学有非常大的进步,知识掌握得十分准确!”这些赞美的话会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有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也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信心,产生更浓的兴趣。

3.课堂幽默,激发兴趣。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要素。数学的课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但是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幽默感,比如,看到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的时候,讲个小笑话来活跃一下气氛,学生们在笑声中会重新打起精神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要把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和严肃认真的课堂要求巧妙融合在一起,太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容易造成课堂失控、纪律混乱,太过于严肃的课堂则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把握好“活跃”和“严肃”两个度。

4.灵活教学,创新方式。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因素都要紧紧把握,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视频、实物、生活中的应用等方式,这些相对于枯燥的口述、板书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解统计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统计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每个月的零花钱开支、同学们最喜欢的明星、班级同学的平均成绩等等。

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相互交流问题、质疑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交流探索中学习知识。比如,可以试着让学生去讲解一道数学题,最后再由老师来总结。除此之外,引领学生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活动,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比如每堂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个数学名人小故事的分享,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史、著名的数学家有所了解,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培养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源源不绝的动力源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我们的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育初衷就是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我们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活跃,让学生能够主動学习数学,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唐佳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J].中学数学,2020(11):80-81.

[2]罗美英.如何提高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58-159.

[3]解修芬.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45.

[4]李来杰.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黑河教育,2020(04):47-48.

[5]彭泽源.初中数学兴趣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48-149.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方法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