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者有术,授人以渔

2020-12-28徐寿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初中地理策略

徐寿丰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要“教”得精彩,又要“学”得轻松,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本文主要从把握原则、优化方式、强化指导等角度阐述初中地理学法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法指导;策略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傳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学法去探索地理世界的奥秘,从而获得探究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提升。

一、把握原则,因情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灌输式的学习将学生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课内容时,教师让去过港澳的学生说说自己旅游的感受,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知。教师让学生对照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并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两地的人口变化,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并将它们与北京、上海、东京、纽约等地的人口密度进行比较。从而清晰地认识香港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让学生去阅读教材,说说香港的地形特点,结合香港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等资料,分析香港解决地狭人稠现象的可行办法。学生分组讨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上天”与“下海”两种方式的内涵,讨论香港城市用地开发方式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的有益影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学生的生活,引领他们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不能剥夺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要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对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加以学法指导,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纠正学习的偏差。

二、优化方式,提升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只有了解学习方式,才能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用。教师借助于讲授,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让他们对学习方法有全面的了解,但由于以讲授为主,学生易于遗忘。教师也可以举行主题活动,让学优生进行经验介绍,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会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相互分享、相互竞争的意识。教师也可以邀请优秀的毕业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成功经验,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学生就会以他们为榜样。教师也可以采用渗透的方式,以表格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学生要具有读图识图的能力,如在学习人教版八下《“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内容时,让他们从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上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与范围,能找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等主要的地形图,归纳出东北三省地形的特点及东北地区山脉分布的特点。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找出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了解东北三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冷湿。学生要学会在实验活动、讨论交流中分析问题,增进自己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分别研究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沙土和黏土不同土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并针对一些主要问题展开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以后,留下了什么?水土流失严重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这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能认识到水土流失带来的恶果。

三、强化指导,提升学力

学生通过提前预学,及时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能在听课时把握重点,提升听课的效率。当学生对概念不清楚时,他们难以跟上教师授课的节奏,或往往纠结于一个小问题而被迫放弃后面内容的听讲,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被逐渐磨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预学习惯,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轻松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在预学中要标记出存疑的地方,通过搜集资料、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发放导学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预学任务,教师通过批阅导学案,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学习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内容,学生听课时要抓住教师讲解的关键词,理解其中的意思,遇到疑惑之处要与教师沟通交流,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讲授新授课时,教师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在讲授复习课时,内容多、节奏快,教师要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弥补学生知识的遗忘部分内容,让学生当天及时回顾所学知识,还要进行章节内容、学期内容的复习。学生要有计划地复习所学内容,回顾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从而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按教师的复习计划,要把握好复习的节奏,不闭门造车,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画出思维导图,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复习中还要学会做好笔记,对内容进行分类,标出重点、难点、注意点内容。很多学生将作业视作一项任务,没有对所学内容及时复习,结果导致作业中出现很多错误。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前要及时回顾知识,作业中遇到问题时要积极思考,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来完成作业。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实,李家清.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型设计初探[J].地理教育,2002(4).

[2]熊宜勤.论学法指导研究的新视野[J].广西教育,2000(Z1).

[3]钟汝达.中小学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初中地理策略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