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

2020-12-28胡婷婷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生

胡婷婷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大多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并且也抛弃了过多抽象枯燥的理论性定义和概念。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该科目的兴趣,并且能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生

国家之所以要设置道德与法治科目,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处事和生存。作为教师,应当充分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并且采用多样的手段,让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体验、思考、应用,真正做到热爱生活,播种希望,收获快乐。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为了寓教于乐,将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在比较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景下能够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这样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例如,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三个不同的人不同情绪的一天。首先是张女士,她今天的心情很好,因为刚好是周末放假,并且单位打了工资和奖金,所以她化了一个美美的妆,和朋友们去逛了街,并且请朋友吃了饭。其次是李先生,他今天的情绪很差,因为工作上的失误,导致他被扣了奖金,并且还临时被通知加班。由于工作难度大,文件屡次没有通过,他气得直接用手砸了键盘。最后是王女士,她今天心情十分难过,因为她的妈妈生病了,一整天都魂不守舍,别人跟她打招呼,她都没有注意到。这段视频展示完后,提问学生:“如果你可以和这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相处一天,你会选择谁?”学生都一致选择了心情好的张女士。教师继续引导:“情绪就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当坏情绪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请自主阅读课本,从中找出答案。”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结束小学的生活,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提到道德与法治科目难免会产生一种严肃感和距离感,所以教师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而且能够感受到这门科目并不是那么生硬死板,而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有一定亲切感的。

二、采用生活化典型案例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外,也可以将一些生活当中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生活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之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更快地去理解课本当中的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生活案例导入:“我的堂哥一直在做餐馆生意,最近却因为合同的事吃了哑巴亏。他的一个朋友答应和他一起开一家分店,但是只出钱不出力,利润五五分,也拟定了相关合同。他的朋友意思是让他先把分店装修好,再给钱,但是当我的堂哥已经把分店开起来时,他的朋友却没了踪影。后来分店营利时,他的朋友出现了,并拿着合同向他要利润。这时,如果是你,你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生活案例,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还可以引导他们利用书本中所学的法律手段去分析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利用一些典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从中领会到这门科目的实用性。并且还让他们学会真诚待人的同时,不要忘了保护自己的道理。这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无法替代的。

三、组织生活化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群热爱模仿的青少年,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贴近生活化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来。一方面,他们通过扮演书本当中出现的不同角色,可以更好地去体验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文本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习得了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A和学生B负责扮演马路上的交警,学生C负责扮演闯红灯的群众,学生D负责扮演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变道的新手司机,这四个人一起演绎一场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安全的生活情景剧,剧情和人物对话让学生自主策划,在尊重学生自由构思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策划力。并且,还能够让他们善于将活动组织与文本学习联系起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角色扮演活动过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还要将活动内容与书本内容巧妙地聯系起来,让学生从活动当中学到其中的道理。认真贯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相结合这一理念。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建立起教材与生活本质之间的联系,并且要将课内教学延伸至课外,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乐趣,从生活化的活动当中获得启迪。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使他们不仅能成才,更要能成人。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学生写话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