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0-12-28蔡卯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邮票线条动手

蔡卯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动手来创造作品的能力。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越强,则越能够在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习、思考、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水平。教师要优化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动手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不能够了解美术艺术之美,不能够了解自己需要创作什么作品,不知道创作的意义,他们是不会愿意积极动手的。为了让学生愿意动手创作,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现动手的目标。这一创作的目标,将是学生动手创作的方向。

以二年级下册《你会设计邮票吗》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看一则视频。学生看到2019年,中国女排姑娘拿到了第十个世界冠军。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中国邮政部门为这一届的中国女排姑娘设计了邮票。女排夺冠的消息,曾经非常火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过这样的新闻,也曾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女排姑娘们坐花车巡礼的视频。教师给出的多媒体视频,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十分接近,学生很关注教师给出的视频内容。通过这一则视频,学生理解了邮票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邮票呈现的内容。一般邮票中,会呈现出有价值的人、事、物,于是通常邮票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当学生理解了设计邮票的重要意义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一些邮票。教师让学生看、摸邮票,让学生产生学习体验感,通过体验,学生发现了邮票是一种图画,却又不是一种普通的图画。邮票的规模是固定的,并且每一枚邮票都有一种特殊的边框。学生需要设计的,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图片。当学生理解了需要创造的内容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邮票中的图像。学生看到,邮票中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人物、动物等。有些学生特别喜欢熊猫的邮票,他们发现熊猫邮票中的大熊猫胖嘟嘟的特别可爱。当学生对需要创作的内容产生兴趣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想不想制作一枚邮票呢?学生想要制作出一枚怎样的邮票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到创作的目标,即让学生了解需要创作的题材及内容,让学生了解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够找到创作的动机及创作的方向。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实践,让学生提高动手的技能

当学生产生了创作意图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到美术创作的技能,学生要学会边创作,边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根据评价来修正作品。学生在不断优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美术创作的技能。

以学习二上《贺卡》的创作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一幅可以模仿、借鉴的图片,让学生以模仿为方向来学习。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还没有积累丰富的美术技能,也没有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师要求学生以创新为基础开始学习,会让一些缺乏学习基础的学生产生学习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让学生愿意以培养技能为目标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模仿学习。现在学生选择了一幅大熊猫手上拿着四个气球、气球上写着“生日快乐”这四个字的图片,来模仿学习。学生觉得,这幅图比较简单,他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完成模仿学习,于是选择了这幅图片作为模仿学习的对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应用到美术技能。比如,现在学生应用在绘制线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来描绘线条,使直的线条能够平直,曲线线条能够圆滑。学生在应用蜡笔为图片上色的时候,有时学生将颜色涂到线条以外,教师引导学生擦掉这些溢出的颜色,然后思考,要如何才能减少上色产生的误差?经过思考,学生把蜡笔的笔尖削尖,减少蜡笔上色的截面积。

很多小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他们没有学习过素描的知识、水粉画或水彩画的知识等,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在画线条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地绘制出线条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具备动手创作的能力,这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创作技能,那么他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作品。

三、激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呈现作品的个性

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如果只会临摹他人的作品,那么学生便等于只会复制他人的作品,而不意味着学生能够创造作品。教师引导动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复制他人的作品,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创作作品。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创作作品,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学习困难,学生在创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审美的需求来修改模仿的作品,然后通过一点一点进行局部创新的方法,完成作品的创新。

以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服饰》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了服饰的临摹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求来更改作品。学生可以从整体上进行修改。比如,学生可以把长袖衣服改成短袖,把半长的衣服改成短衣。教师引导学生更改作品的线条,比如学生可以把V字领口改成圆领。教师引导学生从几何效果的角度来更改,比如学生可以把对襟的衣服改成斜襟。在学生完成了线条的修改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修改颜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希望这件衣服呈现一种怎样的风格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联想,学生发现,如果自己创作的是男士的衣服,并且设计的是西服,那么最常见的西服颜色是白、灰、黑三种。这三种颜色适合在任何正式的场合中穿着。然而如果要呈现出西服特殊的风格,那么学生可以把西服变成粉色或橘红色。

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其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模仿他人,而是能够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尚、关注美术作品创作的动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然后在模仿他人作品的過程中,不断修改他人的作品,然后把他人的作品变成自己的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却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教师要了解,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让学生找到动手的目标,找到可以动手的创作借鉴模型,然后在借鉴的过程中创新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邮票线条动手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邮票被谁拿走了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超重
烧脑的线条
动手动脑多快乐
世界邮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