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标”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2020-12-28周鹏鹏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双标人才培养

周鹏鹏

摘要:本文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引领,对接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赛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升级信息化教学条件,探索并实践了高职化工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人才培养;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0C-0053-04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技能证书融合度不够

职业技能证书在高职的教育体系中常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在证书的管理上,学历教育是由教务部门实施并管理,而职业技能证书则另外开辟了考证的服务平台,比如化工总控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和颁发,高职院校下属的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考证的组织。去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重要特色。这也给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融合,通过课证融通把握行业新动态、新理念、新规定。

(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脱节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历经多年改革,从学科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项目化教学模式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项目模块的来源和内容比较简单、随意;教学组织实施与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不一致;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具备真实性;缺乏具有操作性、系统性的技能培训方案;等等。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知识、技能的特点,应当以训练职业岗位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以及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将各种职业能力转变成独立典型的工作任务,把工作过程的行动化领域转化成课程的学习领域,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内化成专业知识、技术和职业素质。

(三)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落后于生产力水平

当前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更多的是以职业院校为建设主体,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功能, “高、精、专”的实训装置明显不足,与企业实际使用的设备仍有很大差距,大多是淘汰落后型。调研显示,目前具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职业院校比例达到90%,但实训基地按照课程计划开展实训、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仍然需要提升。在技术装备不断革新,服务水平和管理技术日益提高的今天,岗位从业者要求必须拥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能。因此,实训基地应当多元化,配置能够与服务现场水平相当的设备,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实训能力。

二、基于“双标”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一)对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构建“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分析石化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分析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化工生产行业核心岗位与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标准和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国赛标准,对接应用化工技术(高中后)专业人才标准,将专业人才发展链路的初始岗位、发展岗位、提升岗位对接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中的中级、高级与技師,实现国赛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规格的融合,构建赛证融通、以赛促训、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

(二)以国赛项目为载体,创建“四融入”的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按职业活动顺序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转变,见图2。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将竞赛项目融入教学课程;将竞赛训练方法与组织方式融入教学组织过程;将竞赛规程与评价方法融入实践教学组织与考核过程;将竞赛项目中的职业性融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形成了“课—赛—书—证”四融合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

(三)以国赛双创能力为导向,构建“四阶段、二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构建了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岗前职业技能训练等“四阶段”相递进,通用平台与专业平台相融合、校内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平台相融合的“二结合”实训体系,见图3。通过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顶岗实习等,优化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四)以国赛装置技术标准为标杆,建设智慧化工实训工厂建设

在国赛装置技术引领下,紧跟化工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全面改造了化工单元实训中心、虚拟现实仿真实训中心等,将化工行业的黑屏操作、SIS仪表系统、HAZOP安全分析技术以及最新设备和工艺引入实训工厂。运用虚拟现场技术于危险工艺、危险操作之中,为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打造最适宜的实践环境,提升了人才支撑化工行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力。

三、基于“双标”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成效

(一)通过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优质毕业生的供不应求

按照“专业建设契合产业发展、文化价值趋向相互融通”原则,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开展“共同招收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创业就业”七个共同合作,创新“招生招工—培养培训—就业创业”校企协同育训机制。

近三年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招生数和第一志愿率达到历年最高值并保持稳定。毕业生供不应求,成为企业的“抢手货”。毕业生数与就业岗位数比达到1:7.3。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8.5%以上,40%以上毕业生进入中石化、中海油、艺康、宝洁、巴斯夫、陶氏、华润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半年后薪资水平位列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二)实施技能大赛“三平台四步骤”选拔模式,实现了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

以国赛、省赛选拔为抓手,结合国家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开展专业实践与技术活动月,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确立“校赛—省赛—国赛”三平台选拔机制,实施逐级选优的创新性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一轮海选、二轮培训与复试、三轮强化与选拔、赛前比拼和心理干预”的“四步骤”选拔模式,实现了全体学生参与竞赛、在竞赛中接受教育、借助竞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育化工行业打过工匠夯实基础的目的。

该模式辐射带动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来,由本专业师生组成的技能竞赛团队,连续14次蝉联全国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斩获全国“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3项、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2项、师生共同申请发明专利15项等,促进了学生整体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三)通过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课证融通

实训课程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将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移植到实训课程教学中。探索了课证融通路径,将其划分为深化路线、拓展路线和兴趣路线。深化路线主要指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能力要求与所选证书的能力要求基本吻合,拓展路线主要指毕业生就业的拓展岗位能力要求与所选证书能力要求基本吻合,兴趣路线是指学习者所选证书与本专业学习内容相关性不大。对接路线,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兑换“课程学习成果证书”的政策。

(四)通过以赛促建、迭代升级的建设模式,实现了教学实训装置引领生产技术水平

紧跟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技术发展趋势,融合企业元素,迭代升级了校内化工实训基地,搭建了院级—省级—国家级化工生产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建设了3D仿真化工生产实训中心和半实物仿真实训装置,采用了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了企业场景再现;采用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使用移动终端实施数字化教学,确保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引领全国石化行业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

化工实训基地相继成为江苏省能源化工类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全国与江苏省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竞赛基地和常州市总工会“金蓝领”技能培训中心。“丙烯酸甲酯仿真工厂教学中心”于2018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应用优秀案例。

四、结束语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通过将职业技能标准与教学标准并轨,将技能操作项目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将技能训练方法辐射到专业课程教学,將大赛评分标准迁移到专业技能学习评价,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得到很大的提高,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冯志军

猜你喜欢

双标人才培养
我的“双标”妈妈
中国市场不应有“双标”
心中的一杆秤
双标等
美国为何采取“双标”态度
双标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