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外科学教学的路径探讨

2020-12-27覃天资梁洁梁楚晗覃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外科学医学生思政

覃天资,梁洁,梁楚晗,覃富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0 引言

在当前人才强国新形势下,全国上下各高校牢牢坚持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和伟大复兴。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导向和任务,并坚持把“立德树人”视为教育的中心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至关重要的指向,让高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到底为谁培养人有了确定性的理解和认识,真正的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因此,在这个“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热点话题,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思政课程的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对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发挥着重大作用,也是进一步推动医疗市场和医学生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外科学课程的设置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的一门课程,是医学科的重要部分,是医学发展和实践形成的。外科学是要求掌握外科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2],每一项研究都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外科学包括了外科学总论、胸部外科疾病、神经外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普通外科以及骨科等部分内容。按照疾病种类,外科学大概可以分为损伤、感染等五大类,内容相对较多、抽象而枯燥乏味。而现在的外科学面临时代高速发展的时期,培养的人才要徳智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满足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加上当代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健康而服务,还要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医术同时要有医德素养,要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学习,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和道德,把感性的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思路,有所创新。所以,在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传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教育,成为符合当代有学识有温度有感知的临床工作者。

2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外科学教学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融入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目标教学和学生发展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随时随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既是当代教学中一种新的理念,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教学思维模式,不仅仅遵循了“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德育为先”的基本,更是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深化了教学模式,真正凝聚学科专业德育合力落实“以人为本”的目标[3]。而外科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不仅要注重预防、诊断以及相应治疗,还要考虑的是医疗环境下学生将知识有效融合到社会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既实现真正的诊治疗效也有社会现实中的温度,治病和情感相融。老师在外科学的任教中改变现有的传统教育观念,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综合考量,有效融合思政课程教育,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提高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外科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两者全面发展,外科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也提升了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在外科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可以促使医学生快速了解外科学的根源、历史和发展过程,同时了解这门学科发展中一直在外科学行业做出贡献的外科学专家和医学的精英前辈,了解他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仁爱精神,这些都可以在心灵上给学生带来影响和促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医德的形成。此外,外科学教学和思政的融合能进一步适应新形式下医学模式的转变,能使医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实现执业能力、社会温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医者,在环境和体制下做一个好的医者,患者信任的好大夫[4]。

3 外科学教学融入思政课程理念的路径

3.1 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培养的目标,而临床医学的任何专业课程都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性和实践性超强[5]。如何让外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有温度有内涵的学科,这不仅需要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高超的技能操作等方面得以体现,更需要外延到医德、素养等方面,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明确。因此,在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外科学这门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内容情况、课程的重点,并融合和切入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到学科专业知识的贯穿和情感认知教育相融合。这不仅让医学生在学习外科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掌握外科学相应疾病的病因发生的过程,治疗原则以及各种预防与康复,而且对医疗差错或事故的发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处理,能将外科学这门学科的科学价值与医学的人文真正融合,促进大医精诚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根深蒂固,将外科学这些前辈们流传的优秀品质贯穿于心,提升仁心仁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使外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的内涵融合,从而培养有医德、有奉献、有担当、有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实现价值与能力、知识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3.2 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外科学这门学科的内容比较泛而枯燥,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候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难以提高外科学的教学质量。而教学方法是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手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载体。因此,外科学的老师们要在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各种教学方法,打破常规,将思政课程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调动积极性,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外科学任课老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PBL 教学融合临床思维、医案分析、角色扮演、采访外科门诊专家、品读相关外科学书籍,临床实践教学等方式,以教学过程为抓手,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为主,将思政课程的教育内涵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中融入到外科学教学的过程。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关爱患者,要解患者之病痛,想患者心中所想[6],有责任,有使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使得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仁医仁术的神医,修行积德的道理,医患和谐一家亲的美好。

3.3 加强外科学任教师资队伍建设

外科学任教老师是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主导者。而目前医学院校的外科学任教老师基本上都是医学专业出生,思政课程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待加强,思政的内涵认识不深不透,教学过程对思政课程教育的融合不一定能讲的明白,讲的透彻,使得教学的成效稍有弱化。老师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思政课程教学的融合,真正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做到以本为本,以文化人,不仅是有较强的外科学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有政治信仰,能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引导学生,促进外科学专业教学与思政课程融合,让医学生在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培养乐于奉献的务实情怀。因此,要加强外科学任课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任教老师全面具备思政教育理论基础,提升思政教育意识,真正做到身正为师,高政治觉悟,高文化素养的德才兼备优秀老师,充分发挥外科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3.4 优化外科学课程内容设计

针对外科学的特点,遵循医学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外科学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更好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外科学的课程内容设计首先要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的总体要求,包括每一个章节的理论要求、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传授内容的设计,情感的融入,价值观的体现等等。而健康中国战略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质量上,社会需要的角度,医学院校要切实做好思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外科学的教学设计的授课学时应该有以外科学发展史上有巨大奉献的专业医学家的感人故事,有当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路上舍小家为大家在一线无私奋战者的案例融入,有着围绕新时代一名医护人员如何在职业生涯的规划中增强使命和责任感,有着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人文贯穿、沟通方式和技巧等等,并将这些并融合到每一堂外科学教学内容中,提升思政课程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促进医学人才的医德的养成。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护人员不仅是治疗病人疾病的医者,更是对生命健康的保护者。当前的医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立德树人”更是教育的关键,每一位老师在授课时不仅是做到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在学生医德教育和品质提升方面加大力度,促使学生全面德智发展。所以,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讲思政课程教育融入,落实到教学目标和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当中,全方位育人,做好有温度有爱意的医者培养工作,为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外科学医学生思政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医外科学实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