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0-12-27崔纪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核查手术室麻醉

崔纪林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 六安)

0 引言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2010 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的行业规章制度,通过规范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核查,确保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1]。手术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强化手术安全检查是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因此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但是在临床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过程中,因涉及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等,存在执行不严格、科室部门不重视以及责任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近些年进行了一些研究及改进,现就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手术安全核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现

手术安全核查需要多部门、多科室、多环节共同协作的复杂过程[3]。涉及的部门、科室、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及加强沟通配合才能正确有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杜绝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在一项关于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的调查显示[4]:参与手术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率仅为60.66%,因此,临床执行过程中,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并不高。

1.2 原因分析

1.2.1 医护人员重视不足

有研究调查中表明[5]:患者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理人员会对其进行术前访视,麻醉医师术前也会对手术患者术前谈话及签字,因此有部分医护人员认为通过术前访视、术前谈话、患者病情管理等对手术患者十分熟悉,能全面掌握患者信息,进而从思想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和侥幸心理;抵触和侥幸心理的产生导致从思想上忽略了手术安全核查。

1.2.2 检查流程不熟悉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护人员对核查流程不熟悉,未能明确参与人、主责人、发起人及主导人[6]。正确的执行流程可以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但是在安全核查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未能明确主责人、参与人员不固定等核查流程问题。

1.2.3 未及时核对现象

在二级和三级医院中,由于手术医生需在病房管理患者、查房、做治疗等原因,未能及时入手术室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核对;另外,麻醉医生在未等手术医生到达手术间时已实施麻醉。由研究表明,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中均有手术医生不能及时参与核对的事情发生[7]。

1.2.4 监管力度不足

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需要对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监管,而医务处及麻醉科室如果对手术安全核查缺乏监管的话,会导致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产生不重视心理,进而忽略了对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的执行。有研究显示[8]:有91.07%手术人员认为应建立针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机制。监管机制的建立可以督促手术参与人员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核查。

2 防范对策及措施

2.1 辅助核查工具的应用

2.1.1 可伸缩腕带的使用

手术安全核查贯穿患者手术的全过程,在手术患者麻醉实施、消毒铺巾以后由于手术的需要患者的上肢会被固定;而孙建华[9]等设计的可伸缩腕带可解决这一弊端。该腕带分为第一记录区和第二记录区,两个记录区通过弹性体相连,在三方核查时第二记录区裸露在外面,可拉至患者头部进行三方核查,确保核查的顺利进行。

2.1.2 Time-out 手术巾

术前暂停(Time-out)是手术安全核查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手术切皮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暂停一切事情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核查[10]。肖建明[11]等在Time-out 手术巾研究显示:Time-out 执行率由对照组的87.3%上升至实验组的99.8%。Time-out 手术巾的使用即在消毒铺巾完毕于手术部位覆盖Time-out 手术巾,待手术医生主持、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参与核查完毕后撤去Time-out 手术巾,开始手术。Time-out 手术巾的应用提升手术核查三方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核查。

2.1.3 巡更棒的应用

吕立青[12]等研究显示:巡更棒在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减少了医疗护理缺陷,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巡更棒的应用即将患者信息导入巡更棒中,每进行一步点击芯片进行确定,每步三方核查执行完毕后均需点击芯片确认,督促手术核查三方进行对患者信息核对。

2.2 信息系统的应用

2.2.1 安全提醒器的应用

安全提醒器运用于手术患者安全核查中,即执行每步核查时按住安全提醒器发出语音提示:“您核查了吗?”之后会进行5 秒钟的录音。苗家翠[13]等研究显示:安全提醒器运用于三方核查中有助于提高核查的规范执行。

2.2.2 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贯穿于手术患者交接的全过程,在三方核查模块,系统预设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分别完成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相关内容核查,只有三者一直通过某一步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核查。研究显示[14],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确保三方核查准确无遗漏。

2.3 管理工具的运用

2.3.1 品管圈的应用

盖文菊[15]在应用品管圈提升手术安全核查准确率的影响中,手术安全核查的准确率由实施前的87.3% 提升到实施后的98.0%。旷婉[16]等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的研究中显示:规范执行率由实施前的62.94% 提升到实施后的82.35%。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安全核查中可以达到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改进工作流程、促进制度健全以及改进监管体制。

2.3.2 1M3S 管理模式的应用

1M3S 管理模式即包括规范管理、提高技能、改善服务、保障安全4 部分。申海艳[17]等运用1M3S 管理模式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理论培训、视频观摩、操作考核、严格执行核查流程等步骤使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明显提高。

2.3.3 医护一体化模式

手术安全核查是多科室、多部门、多人员共同协作完成、共同参与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医护一体化模式运用中通过加强学习、明确职责、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完善核查流程及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医务部及科室加强监督等提高了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18]。

综上所述: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率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执行也有待于改善。除了以上的防范对策及措施外,随着各级医院手术量的日渐增多,应注重连台手术的安全管理,由于连台手术节奏快、多台次超负荷的运转,为连台手术的安全核查执行带来挑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把安全核查的关卡进行前瞻性把控,通过风险循证机制[19],对连台手术安全核查进行前馈控制,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有研究表明[20],规范手术核查能有效降低术后医院获得性问题。在病人进入手术间前,术前的核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组建手术室专职交接团队,能有效降低术前带药错误、术前准备不足等[21]。

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应正确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杜绝隐患事件的发生。应有效运用管理工具、加强学习、运用信息化设备促进工作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核查手术室麻醉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