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探究

2020-12-25李月司珈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麻醉科科室麻醉

李月,司珈阁

(解放军第960医院麻醉科,山东 淄博)

0 引言

随着国家卫生部对医院的管理工作逐渐加强,我国各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医院各科室的管理模式作出了整改,其中麻醉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麻醉护理无论是在护理界还是麻醉界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麻醉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也就成为了重点整改内容[1]。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麻醉科的正常良性运转,同时对于麻醉科护理队伍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能起到优化的作用,极大程度上的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此次就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浅要探究,做出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麻醉科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由院长领导,科主任负责具体的工作。作为独立的临床科室,为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定数量的麻醉护士和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麻醉器具、药品、材料的准备以及文件资料管理等工作必须由他们来承担。本院拥有14个现代化层流手术间,配备进口麻醉机、监护仪、手术床、无影灯、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唯捷流、肌松监测、麻醉深度监测等设备。配备有14名麻醉医生,9名麻醉护士,平均每天完成30余例手术麻醉。在全国各大医院中属于中小型规模,故对于管理模式的探讨不会仅限于自身条件,力求普遍性与科学性。

1.2 方法

在资料上通过对网络媒体及报刊杂志进行采集,在实践上通过对我国各大医院进行走访学习,搜集各院麻醉科护理管理内容、现状进行分析,做出管理模式总结,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2]。

2 结果

2.1 麻醉科护理管理内容

通过对各院进行调查,总结出麻醉科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麻醉准备室的管理与麻醉收费管理,管理人员需按物价管理规定,认真做好使用登记和收费管理。严格把关,杜绝漏收费用现象,对多收费用进行更正,做到使患者放心,提高医院科室的满意度。对于麻醉准备室,要做好物品登记工作,及时检查补充物品,防止出现浪费现象[3];麻醉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工作,这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因麻醉药品很多涉及到危险药品,若不做好管理工作,出现滥用情况没有及时查明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时对于急救药品来说,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其充足,否则会耽误救治,给病人的生命带来威胁;贵重设备管理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麻醉文书管理,麻醉记录单是麻醉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它不但是麻醉过程的重要原始记录,而且是麻醉医师进行临床经验教训总结的依据及麻醉医生撰写论文的原始资料,因此必须妥善管理。以上仅是麻醉科护理管理内容的几项重点内容,其实管理内容远远超过这些,因此麻醉科护理管理的工作是非常复杂且困难的。

2.2 麻醉科护理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的临床科室是以病区为单元,医疗和护理分工合作,其具有简单的要素结构,清晰的系统目标。但在麻醉医疗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及患者逐渐提高了对麻醉安全的重视程度。而且由上述对于麻醉科护理管理内容的调查显示,麻醉护理有着较多的内容,相对病区更加复杂的单元结构以及多样化的系统目标,医疗护理交叉融合,这是现状之一[4]。此外,早前麻醉学科发展迅猛,面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不断扩充和完善的业务内容,出现了技术辅助人员逐渐萎缩的趋势,形成了麻醉医师业务“一肩挑”现象,仪器、设备、药品的管理工作都需要麻醉医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不仅要进行设备和药品等的准备,还要进行麻醉操作并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监测,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对患者进行抢救,这样不但影响抢救效率,还使抢救患者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增加,对麻醉期的工作质量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当前,很多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紧缺,仅在麻醉科安排了少量的护理人员,与麻醉护理业务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差甚远。相关研究指出,目前的麻醉护理仅局限于仪器、设备、药物等的护理管理,对于麻醉护理管理结构体系或系统管理并没有涉及,对护理人员的系统培训更是缺乏。所以在管理上采取麻醉科直接管理,护理管理只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注册管理。

近年来,麻醉界呼吁组建麻醉医护团队,以麻醉助手的定位使逐渐扩大的麻醉业务量得以缓解,麻醉科的护理人员开始出现。对于护理人员的的管理也就提上了日程。但因我国医院管理经验不足,出现了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给麻醉安全带来了隐患。总结来说,我国各大医院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不科学,导致了管理不全、管理不善的现状,急需整改[5]。

3 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分析

3.1 医疗垂直管理模式

患者从麻醉到苏醒这一护理过程在麻醉科医疗的垂直管理下完成,麻醉科可以根据实际任务的需要将工作安排给护理人员,让他们参与其中,完成麻醉医师的委托任务和责任。有了医师的直接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麻醉医疗技术水平。该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护理人员的麻醉技术可以在医师的直接指导下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护理人员容易弱化对病患的关注,以及对麻醉室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工作。解决方案是实行轮班制,护理人员轮班对药品及设备进行管理工作,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医疗技术,又不忽略管理工作,适合在规模中小型的医院施行。

3.2 护理部垂直管理模式

此类模式由护理部直接对患者的护理以及科室的运作进行管理,若在较大规模的医院施行,对于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和可及性很难达到,医院管理者难以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建立麻醉科护理单元。故仅仅适合在小型医院实施。

3.3 矩形式管理模式

矩阵式的麻醉护理管理模式,纵向为临床麻醉科室,负责从患者麻醉到苏醒的整个业务过程和运作经营过程,包括患者管理、护理人员绩效、收入等;横向为护理部职能管理部门,负责麻醉运行和经营过程中规范护理行为、制定护理工作职责、对患者护理安全和质量进行督导、护理部根据护理人才需要进行系统培训等,并制定能够长效管理和促进质量持续提高的制度。此类管理模式是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尤其适合在较大规模的医院施行,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既能保证患者的护理工作,又能保证麻醉科室的正常运营,也是现今很多医院采取的模式[6,7]。

4 讨论

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医院的麻醉科开展了麻醉护理,然而在护理管理上却比较滞后,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麻醉护理管理模式。经过上述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在患者护理上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麻醉科室管理紊乱也造成了麻醉药品浪费、设备的损坏,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8]。我国许多专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正在进行整改工作。事实证明,只有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保证麻醉科室的正常运营及患者的护理,可见,我国医院管理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麻醉科科室麻醉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