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2020-12-25张金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服药服用用药

张金金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一些慢性疾病增多,导致多个器官均出现异常,并发多种疾病,这种状态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老年人记忆力及认知能力下降,药品的放置、使用情况均不清楚,导致出现错误服药、漏服药物,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年人用药不当不仅会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甚至会导致死亡[2]。

1 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

1.1 生理性因素

1.1.1 药物动力学因素

1.1.1.1 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最安全的给药途径, 首先要被胃肠道吸收才能起效。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大部分的药物通过口服后会在胃部停留30min左右,在这一停留阶段药物会发生分解[3]。老年人胃黏膜出现萎缩,且胃壁细胞功能减退,减少了胃液的分泌,升高了pH值,减少了胃部血流量,降低胃肠蠕动,影响药物的吸收, 如核黄素主要在近端小肠吸收,胃排空减慢可使其吸收增加[4]。另外,老年人也常常会伴有胆汁及肠道消化酶的减少,发生便秘或腹泻的概率较高,从而直接对药物的吸收造成影响。

1.1.1.2 药物的分布

老年人组织器官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血液循环、体液pH值、组织器官与药物之间的亲和力等。药物进入到老年人体内由于不同的药物分布情况也不同,其中水溶性的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而脂溶性的药物则分布容积增加。且体内的白蛋白与药物结合后也会影响到药物分布,由于老年人体内的白蛋白量逐渐减少,其与药物的结合也减少,长期服用药物有可能增加部分药物的毒性。

1.1.1.3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脏体积越来越小,同时功能性干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渐减少,药物在肝内的代谢及排泄的药物会受到影响,与年轻人相比较药物的代谢速度较慢,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影响药物的清除,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肾损伤, 对于肝肾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来说风险较高,还应注意高血压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出血风险[5]。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来完成的,老年人的肾功能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药物的清除率降低,同时血药浓度增加,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6]。因此,在为老年人用药时应做好肾功能监测,以进一步调整用药,保证药效。

1.1.2 服药能力因素

人进入老年后,生理功能减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且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药物治疗。且老年人记忆力及认识分辨能力下降,也会出现漏服、多服、误服等情况[7],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1.2 心理性因素

在用药过程中老年人往往会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2.1 滥用“补药”

有些老年人为了预防衰老或是延长寿命就会滥用一些药物,认为药物用得越多、越贵就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越明显[8]。其实不然,滥用补药会对身体的平衡造成影响,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问题,增加了身体负担。

1.2.2 “久病成医”

一些老年人家中常备“百药箱”,仅凭对病的外表的感觉,不探究疾病内在的原因。随意用药的危害会导致延误治疗,甚至由于用错药而加重病情。

1.2.3 坚信“无病防病、有病治病”

老人坚信“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却忘记了“是药三分毒”的古训。有些新药的危害性是在使用很长时间后才逐渐暴露出来的。

1.2.4 “药量足,作用大”

老年人也被称为“老小孩儿”。总是认为药物如果没有作用的话,加大药量就会作用大,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出现减退现象,体内的白蛋白减少,脂肪组织越来越多,大量服用药物后会出现血药浓度升高,起到药物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毒副作用[9],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严重的会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

1.2.5 “有病乱求医”

老年人求治心切,连续奔走多家医院,找多个医生诊断,同时服用几个医生开的药。这样重复用药,只会使身体受到损害。

2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对策

2.1 遵循简单明了的服药原则

2.1.1 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每日所需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加[10]。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会引发药源性疾病,从而对老年人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的疾病,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服药时用药不超过5种[11]。

2.1.2 避免重复用药

在老年人就医时,医生需跟病人确认其服药情况,详细了解是否服用同类作用的药物,避免重复用药。

2.1.3 用药尽量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相对减弱,老年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增加,对于药物的副作用也会比较明显。

2.2 普及用药知识

2.2.1 遵医嘱服药

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服用药物应了解其化学名称及成分结构,对药物的用法、用量应向医护人员确认,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且定期复诊,如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上医院就诊。

2.2.2 避免盲目听从推销人员“补药”、“高效药”、“保健药”等

现如今,老年人对于“延长寿命”、“包治百病”等这些尤为看重。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加强宣教、普及医疗知识,告知他们应该上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2.2.3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及医院开展的义诊宣传活动

2.2.3.1 对老年人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板报、简报等,向老年人宣传用药的合理性,使他们了解安全用药的一些知识。

2.2.3.2 对于老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老年人退休后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有部分老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对老年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教给他们自我调整心理的方法,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2.3 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

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药指导能力,在用药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主要适应证和一些会出现的不良反应[12,1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并进行业务讲座、教育查房、临床新药的介绍和交流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从而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医护人员发放药物应慎重[14]。充分认识药物对于患者的重要性,把好每一个用药环节,丰富专业知识,做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2.4 加强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家属多关怀老年人,在精神上给予鼓励,生活上给予关心。督促和协助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各种药要标记清楚,药瓶要容易打开,放置药品地方易取,建立服用药品的日程表或备忘卡等。还应向老年人广泛宣传必要的用药小常识[15]。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提高老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小结

对于药品的管理及服用不当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使老年人用药风险增加[16-19],危害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安全用药管理工作,保障其用药安全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关于老年人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提升部分,更是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的职责[20-22]。

猜你喜欢

服药服用用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