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围术期的效果及评价

2020-12-20张桂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围术结肠癌护理人员

张桂云,刘 波

(泰州市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结肠癌属临床多发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及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健康水平及日常生活[1]。临床治疗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案为手术,受术中麻醉、侵袭性操作、病情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缓慢,极易合并运动功能障碍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预后效果不佳,为此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 预[2]。快速康复护理属全新护理干预理念,其核心理念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关于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相关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次研究总结我院相关患者基础性资料,研究并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的具体操作及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研究样本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62例,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评估均确诊为结肠癌,且无远处转移,符合手术相关指征,且对研究具体内容均知情同意。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汇总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性资料,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性别之比为18:13,年龄区间跨度范围为41-75岁,平均(63.28±5.04)岁,病程区间跨度范围为1-3年,平均(2.05±0.4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性别之比为16:15,年龄区间跨度范围为42-77岁,平均(63.41±5.09)岁,病程区间跨度范围为1-4年,平均(2.25±0.77)年,基线资料对本次研究结果无不良影响(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结肠癌围术期基础性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器械传递等操作,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术后监测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完成基础康复训练,并告知恢复期注意事项。

研究组患者围术期行快速康复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及手术需求制定快速康复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与心理安抚:结肠癌患者对疾病多存在恐惧心理,对手术疗效存在疑虑,不良的心理状态极易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为此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安抚。开展健康教育期间,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结肠癌健康知识手册,并通过播放视频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为患者介绍结肠癌手术流程及术后翻身、进食等知识,提高患者对结肠癌手术的认识水平。术前与患者沟通期间保持态度和蔼,采用同理心及正向语言激励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逐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②胃 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3日进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日晚间口服1000-2000 ml糖水,手术当日晨间2时患者需禁食, 5时禁水。指导患者术前3 d口服灌洗粉与温开水混合液清洁肠道。(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调节手术室内温度及湿度。术中输注的各类液体均需加温处理,避免温度刺进引发凝血功能及代谢功能异常。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操作。(3)术后护理:①术后基础性护理:护理人员将病房内湿度设定为45-55%,温度设定为25-26℃,预先铺备用床,待患者返回病房后需将备用床作为麻醉床使用,护理人员配合完成患者转移,使其平稳卧于麻醉床。待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调整体位,通过半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等体位的调整,缓解长期平卧位引发的不适感。②导管及输液护理:确保患者输液通畅,术后无需留置胃管,结合生理指标及尿量情况调整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确保患者血容量维持在合理范围。③饮食及运动护理:术后当日可指导患者饮水30 ml,术后第2 d指导患者食用流食。术后1 d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完成床上起座练习,术后2 d可进行床旁站立,术后3 d指导患者完成下床运动。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恢复时间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恢复时间,研究组更具优势 (P<0.05)。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恢复时间(±s)

组别 初次进食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研究组(n=31) 9.95±0.42 19.28±5.24 8.02±2.15对照组(n=31) 21.24±2.76 22.87±6.43 11.47±3.96 t值 22.516 2.409 4.262 P值 0.000 0.019 0.000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中仅1例产生便秘,占比3.2%,对照组患者中4例便秘,3例感染,1例腹腔积液,占比25.8%,研究组更低(P<0.05)。

3 讨论

结肠癌属临床高发恶性肿瘤,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结肠癌多采用手术治疗[3]。受麻醉、术中创伤、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缓慢,且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为此需在围术期应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肠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相对固定,缺乏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分析研究,其采用多次灌肠等操作对患者刺激性较强,不利于术后恢复。快速康复护理以康复医学相关理念为基础,属于多学科、多模式协同性护理干预措 施[4]。通过对患者个体特点及基础性护理措施的分析,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与改进。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安抚,可减少心理因素引发的应激反应,为手术营造有利条件。术前胃肠道护理中合理确定禁食禁水时间及灌肠操作次数,可缩短禁食禁水时间,避免反复多次灌肠引发的不适感。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优化基础护理,通过体位调整及温度湿度设定等操作,可为患者营造适宜的病房环境,避免长时间相同体位引发的不适感。采用输液护理可维持生理指标稳定,术后未留置胃管,可提高患者康复速度,配合行运动及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恢复速度,改善预后效果[5]。总结本次研究数据,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认为该护理方案应用价值突出。

由此可知,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结肠癌护理人员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