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2020-12-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患侧体位护理人员

王 仁

(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5200)

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属全新的脑卒中护理干预理念,护理操作的制定以临床护理规范及康复医学为基础,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降低后遗症发生率[1]。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治疗1000例患者作为基础性评估分析样本,探究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内科康复护理的具体操作及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持续进行1年,起始于2019年5月,终止于2020年5月,样本为此时间段就诊治疗的1000例脑卒中患者,为方便本次研究,将患者均分为研究、对照2组,对研究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284例、216例,年龄最高、最低分别为59岁、77岁,均值(69.59±1.27)岁。 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 281例、219例,年龄最高、最低分别为62岁、76岁,均值(69.51±1.24)岁,全部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基线资料对本次研究未造成影响(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脑卒中基础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依据院内制定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以患者病情及医嘱确定护理方案。

研究组患者依据康复医学理论及院内护理规范实施康复护理,院内成立脑卒中康复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及各项临床资料,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1)脑水肿期及稳定期康复护理:患者发病48-72 h内,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无进展可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脑水肿期康复护理需定期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始终处于良肢位,配合采取理疗及穴位按摩等护理操作。为改善患者痉挛,需将体位调整为患侧卧位,头部抬高适当角度,外旋前臂,掌心向上,调整患者脚部位置,小腿保持在垂直状态。患者处于仰卧位期间,需将腕部伸直,上臂外展,掌心向上,患侧臀部下方垫枕,屈伸足趾,屈曲膝关节,背伸踝关节,上臂后旋。上述康复护理操作每次持续30 min,每日需进行3次。处于稳定器患者康复护理的重点内容为床上起座训练、翻身训练、床上排便练习等。(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优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侧卧位,使患侧关节与肢体承担一定压力,以此来促进本体输入感觉增加,改善痉挛等症状。指导患者前伸患侧上肢及肩部,肘关节处于伸直位,五指张开并伸直,掌心处于持物位,手指交替握拳及伸开,以此来提高手指关节活动能力。健侧下肢屈膝屈髋,患侧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后伸,以此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患侧肩关节前伸,上臂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直或微屈,以此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3)心理疏导与并发症护理:脑卒中属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疾病,患者受病情影响,极易产生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采用同理心沟通、正向语言激励等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其介绍治疗成功患者案例,使其树立康复信心。部分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多种并发症,为此护理人员需加强病情监测,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确保导尿管通畅。为避免呼吸受阻,需及时吸痰。抬高患者下肢,协助其完成被动与主动运动,避免产生深静脉血栓。输液部位需定时更换,以此来预防静脉炎。(4)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多伴有吞咽功能障碍,为此护理人员可利用蘸水棉棒轻度刺激软腭、咽后壁、舌根等部位,引导患者自行完成吞咽等动作。指导患者将手指放置于甲状软骨区域,使其感受吞咽动作,进而提高吞咽能力。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估(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临床多发神经内科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偏高,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多合并各类后遗症,严重影响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为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需在脑卒中治疗方案中加入康复护理措施[2]。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可知,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据此可认为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康复护理以康复医学理论为依据,结合脑卒中病理特点及患者临床症状制定各项护理措施,通过脑水肿期及稳定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预防多种意外事件发生[3]。通过体位护理可协助患者完成上肢及下肢的有效运动,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配合采取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也可缓解吞咽障碍,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与脑卒中常规基础性护理干预相比,康复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提高,降低各类后遗症对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由此可知,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可提高其恢复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化能力,适合在不同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患侧体位护理人员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更 正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