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12-20卫黎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营养液胃肠道重症

卫黎君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ICU重症患者受病情、创伤、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极易合并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症状,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加重,引发病死率增加[1]。为提高ICU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需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采用营养支持治疗,以此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预防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是ICU重症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ICU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26例重症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营养支持疗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4 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4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26例,全部患者均为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45-95岁,年龄均值为(72.75±5.3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5例,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3例,恶性肿瘤2例,脑血管意外11例,慢阻肺急性发作5例。

1.2 方法

全部26例患中18例患者为气管插管,8例患者为气管切开,医师利用院内呼吸机机行有创机械通气,如患者无法自主进食,常规留置胃管,配合采取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解痉、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措施。待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后行营养支持疗法,全部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采用鼻饲低渗型全营养素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治疗,初期营养支持疗法浓度设置为0.6 kcal/ml,单次治疗剂量为100-150 ml,间隔2-3 h治疗1次,每日治疗5-6次。如患者胃肠道适应情况良好,可增加百普力浓度,单次管饲量增加300-400 ml,每日治疗6次,最高浓度为1.0kcal/ml,结合患者机体恢复情况逐步过渡至食物匀浆。

1.3 评价标准

评估2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营养指标,包括淋巴细胞数、BMI指数、血清白蛋白等。统计26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观察其应激性溃疡、胃肠道症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淋巴细胞数、体重、血清白蛋白(x±s),检验方法为t,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6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均值为(14.28±2.79)d,其中1例患者便秘,1例患者胃潴留,2例患者应激性溃疡,无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死亡2例。评估2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营养指标,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

表1 评估26例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s)

组别 淋巴细胞数 体重(kg) 血清白蛋白(g/L)治疗后(n=26) 871.55±50.49 63.29±8.64 35.54±2.38治疗前(n=26)1200.15±117.62 58.72±7.48 34.02±1.86 t值 13.090 2.039 2.565 P值 0.000 0.046 0.013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且进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ICU重症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多脏器衰竭,调节神经体液,缓解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ICU重症患者受病情影响,营养吸收较为困难,极易合并营养不良等症状,为此需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26例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后淋巴细胞数、BMI指数、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患者主要并发症为胃肠道不良反应,提示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常规营养支持疗法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肠外营养能够为患者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其主要缺陷为消化道刺激作用不足,极易诱发肠道微生态紊乱及肠粘膜萎缩等不良反应,患者肠道功能异常也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偏高[3]。肠内营养支持可短时间内改善ICU重症患者营养状态,调节负氮平衡,加速蛋白质合成,增加机体免疫球蛋白合成量,预防感染加重,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支持可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且治疗过程中与人体生理代谢高度相符,患者可经由肝肠循环获取各类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4]。同时,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增加胃肠道激素分泌量,预防黏膜屏障损坏及肠黏膜萎缩,控制内毒素及细菌,避免发生异位,有效预防肠源性感染,改善胃肠道功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患者早期拔管脱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除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物质外,也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正常能量代谢,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为确保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治疗期间需逐步增加剂量、浓度、速度,使患者肠道对营养液充分适应,以此来降低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医师需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营养液,本次研究采用的百普力主要成分包括麦芽糖糊精、淀粉、乳清蛋白水解物、植物油、柠檬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可直接将其应用于管道喂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5]。另外,实施营养支持疗法期间,需在输入营养液前确认患者胃排空情况及胃管准确位置,控制营养液总量及输入速度,避免机体营养代谢紊乱等症状加重。

由此可知,ICU重症患者采用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液胃肠道重症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
食用菌生长后期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