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0-12-18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张春阁

营销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张春阁

一、调查背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很多高校春季延期开学,老师以线上教学与居家办公为主。师生因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很容易变得懒散,居家教学办公的效率降低,老师为网课的效果而焦虑……久而久之,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心里充满压力、挫折、失望和不满,这样对他们的工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会给教师个人、学生、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很有必要性。

二、调查目的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对症下药,为寻求有效解决对策提供依据。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社会和高校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校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调查对象

本文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从9个院系和机关部门的550名专任教师中抽取了10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送100份问卷,有效填写问卷86份,合格率为86%。该问卷来自目前研究职业倦怠问题使用最为广泛、公认最为有效的马斯拉奇职业倦怠量表。

四、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调查,搜集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及其成因的相关数据,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二)统计分析法

针对已获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讨职业倦怠程度、特点及规律,分析职业倦怠与教师的性别、教龄、学历、任职情况、职称等这些基本变量的相关性,为寻找倦怠成因、对策研究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

(三)访谈法

通过对一些老师的访谈,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学校老师倦怠的实际情况和老师们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五、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文使用了两个问卷,问卷一是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问卷二是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问卷。第一个问卷由两部分组成,教师基础信息和题目。

1.教师基础信息

借鉴以往职业倦怠研究问卷,教师基础信息中包含了与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相关的基本变量,如性别、工作年限、学位、教学职称。

2.题型设置

该问卷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测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来自目前研究职业倦怠问题使用最为广泛、公认最为有效的马斯拉奇职业倦怠量表,为了使问卷更符合汉语情景,台湾学者根据中国的语言习惯将其做了修订。共22道单选题,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人格解体,各纬度分别包括8道题、8道题和6道题。量表采用李克特5等级评分,A=1代表“根本没有这种情况”,B=2代表“很少有这种情况”,C=3代表“有时会有这种情况”,D=4代表“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情况”,E=5代表“完全符合”,其中第9题至16题为反向记分题,即A记为五分,B记为四分,以此类推。这样被试得分越高,说明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严重。

第二个问卷共有30道选择题,是根据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大量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中挑选出来具有典型性的因素。此问卷也采用5等级评分,分别是A.非常不同意、B.不同意、C.不好确定、D.同意、E.非常同意。以五分制记,即A表示一分,B表示二分,以此类推。分数越高,表示同意的程度越高,说明这越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二)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基本描述

对收集的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Excel、spa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问卷一的第九到第十六题是反向计分。统计的分数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严重。问卷二的得分越高说明这个因素越容易引起职业倦怠。

从表1职业倦怠得分的平均数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被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严重,整体倦怠水平为2.55,属于轻度倦怠,而且教师个体之间差异也不突出。从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平均值看,教师的情绪衰竭维度2.82和人格解体维度2.83比较突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维度2.00比较低;从标准差得分看,人格解体维度0.5084相比较来说较大,其他两个维度及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差别相对较小。

表1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的基本描述

2.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倦怠分布

图1 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得分占总分的比重

从图1可以发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中情绪衰竭的得分40.64%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职业倦怠中情绪倦怠维度最严重。同时低成就感28.78%所占的比重最小,说明职业倦怠中低成就感维度最轻。人格解体30.58%则居中。

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基本变量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

表2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基本变量和职业倦怠的平均值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变量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男教师的倦怠水平比女教师的倦怠水平高,且三个维度中两个维度都高于女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男性应承担更大的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加之男性追求事业成功的期望值普遍高于女性,这些都无形给男性教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所以在关注女性教师职业健康同时,也应给予男性教师更多的关怀,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

(2)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教师的倦怠水平最高,其次是5年以下的,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处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也不尽相同。教龄在6—10年的教师正处在事业和生活的起飞期,他们所面对的身心压力巨大,因此倦怠程度也最高。

(3)本科学历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硕士学位,就其原因主要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一般都是一定时代背景下老教师,他们拥有很高的资历,因而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倦怠程度是最低的。而有硕士学历的教师一般是30-35岁较多,他们以是学院青年教师骨干力量,从而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更容易对工作产生倦怠。

(4)讲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是最高的,其次是副教授。因为在这两个级别上再想向上晋升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就2020年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称晋升量化考核细则看,主要评价标准是教学质量、技能大赛、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疑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所以相对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分析和分布分析

量表中每题得分为1分的属于微度水平,得分为2分的属于轻度水平,得分为3分的属于中度水平,得分为4或5分的属于重度水平。统计出各维度有多少老师属于微度水平的,然后除以总的样本数,得出微度水平。再按同样的方法计算出轻度水平、中度水平和重度水平。

表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分布表

由表3可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被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各个维度水平分布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53.43%的被试教师表现出轻度的情绪衰竭,有25.89%的被试教师已产生了中度情绪衰竭,只有15.68%的被试教师 (也就是说10名被试教师中只有不到2名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轻微。可以看出,绝大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有比较累的感觉,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情绪衰竭的程度比较严重。这一点,值得社会与学校的进一步关注。

(2)在所有被试的教师中,有36.42%的教师对自身的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成就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而有55.78%的教师成就感低落,7.8%的教师在工作中很难体会成就感。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论是社会期望还是个人追求都是比较高的职业,个人成就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学术科研、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在人格解体这一维度上,有47.23%的被试教师呈现轻度水平,有14.64%的被试教师程度较高。由此可见,被试教师中有超过60%的人对工作不像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热心和投入,而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这将导致不关心学术科研、教学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等情况的发生。

(4)68.26%的被试教师出现轻度的职业倦怠问题,或者说绝大部分被试教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而有8.37%的被试教师,也就是每10个被试教师基本上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虽然在调查中尚未出现重度倦怠,但是实际上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并且具有普遍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5.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图2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排名前九的影响因素

排名前九的重要成因的具体题目如下:

第28题:绩效考核制度不明确、存在不合理之处 4.44%。

第30题:同时从事行政、教学、班主任工作,老师压力大 4.33%。

第20题:奖惩措施不够公平、透明度不高4.23%。

第15题:对老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够重视4.13%。

第13题:规章制度和要求有很多不人性化的地方4.03%。

第23题:自身科研能力不强. 3.93%。

第6题:缺乏认可,怀疑自己工作的重要性3.83%。

第22题:不得不教自己没受过培训或不太有信心的课程3.73%。

第29题:对学校教学设施条件不满意3.73%。

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是工作因素与教师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多学者研究结论认为教师个体因素不如工作因素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大,这表明工作倦怠感更多的是一个组织性的现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原因分析如下。

(1)绩效考核

学院教师工作量由教学工作量、服务工作量、专业建设工作量、科研教研工作量及班主任工作量五部分构成,工作量以学时为单位进行计算。理论教学工作量:教师岗位每年达到300学生,标准班人数按40人计算,自然班人数不足40人数时按标准班计算(>15人), 按照1+(上课人数—40人)×0.008以此类推,上限≤1.8。实践教学工作量包含:实验(训)教学、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类。目前老师的工作量只有理论教学工作量,其他工作量均未具体量化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不明确,很多教师因此产生抱怨情绪。

绩效考核起到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但不同的系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情况都不一样,绩效考核办法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老师急于追求高的工作量,忽视了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上大班的老师明显是比较划算的,也是比较容易完成任务量的。但对上小班专业课的老师来讲相对不公平,比如音乐表演专业,一对一授课方式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性。老师对绩效考核的不满是老师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

(2)工作压力

学院很多老师超负荷工作,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压力,从而老师可能会出现对工作不尽心,倦怠的心理。以笔者为例,本学期承担4门专业课程(2门新课没受过培训),12个教学班的任务,周学时达到28。除教学工作外,还要做行政工作和班主任工作,1人身兼数职,老师得在这样的压力下,若得不到认可和关怀很容易产生对工作的不满和倦怠。

(3)规章制度

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般是比较规范,但有些规章制度不够人性化。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很多时候会出现形式主义的检查和评比。学生因床单有褶皱、拖鞋没摆成一条直线、暖气缝里有灰尘等问题,在上课期间返寝整改,这不但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还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原本的寝室检查不但起不到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反而会使班主任每天忙于寝室检查之中,教师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负担更容易产生情感衰竭与疏离,影响工作积极性,进而容易导致工作倦怠的产生。

(4)教学设施条件

主要是上课时用的多媒体和实训(验)室设施,学校在这两方面投入比较多。但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上还需改进,有时老师准备了很丰富的课件资料,但是多媒体却打不开或是刚插上U盘却中毒了,不但影响老师的心情,而且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有些专业实训(验)室仪器设备陈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加上大班额上课学生人数过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设备进行动手操作,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实践效果,导致教师对实践课更多怠倦情绪。

六、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职业倦怠的结构及其评价工具的研究在西方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进行相关方面的工具创新。依据西方文化背景所开发的工具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是否适用是一个有待考察的问题。因此希望能对西方测量职业倦怠的工具进行检验,以期为职业倦怠的诊断和预防以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需要较多的数据样本,而后进行系统分析,才更具有代表性,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