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2020-12-18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侯明权

农业知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种猪公猪乳头

文/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 侯明权

因非洲猪瘟疫情及价格影响,过去较长时间由于疫病风险高不敢引种,出现了种猪供应短缺、无处引种、种猪价格高引不起等现象。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养猪场户不得不从三元肥猪中选留母猪留作种用,快速扩大种群。相比二元母猪,三元母猪繁育效能降低20%左右。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最大限度提升三元母猪繁育性能,现就三元母猪饲料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介绍,以供生产参考。

一、种猪选种时间

选种时间要早,不要等到育肥出栏再选,否则对繁育性能影响较大。建议在断奶转群过程即进行首次选种,体重50 公斤左右进行二次选种,配种前进行终末定选。

二、种猪选留标准

(一)首次选种

选择同胞个数多、断奶体重大,乳头多(6 对以上,肚脐以前有3 对以上)、排列整齐、无瞎乳头,阴户发育好,无遗传缺陷的母猪。

(二)二次选种

一选体型,站立高、体长、肩宽、胸深、腹部呈曲线;二选乳头,乳头间隔均匀,长短粗细适中,无假乳头;三选肢蹄,健壮无运动障碍;四选外阴,大小正常不上翘;五选肤色,色泽正常,尽量无花斑;六选健康,无明显呼吸道疾病及其他疾病。

(三)终末定选

一般在220 ~240 日龄进行,淘汰那些8 月龄以上不发情、生长缓慢、贫血、注射疫苗过敏、基础免疫效果差等情况母猪。确定体型符合种用要求、健康、性征表现明显的母猪为能繁母猪。

三、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首次选种后遴选出的母猪要独立于其他育肥猪,单独小群育成饲养。

二次选种结束后,进入专门后备猪舍小群饲养,每头猪饲养面积为0.8 ~1.2 平方米。种猪饲喂专用后备母猪料,每天每头给料2.5 公斤以控制膘情。提高有机锌、有机硒、维生素E、生物素等功能性物质添加,促进后备猪性腺发育与性成熟,同时多添加生殖营养产品,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按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乙脑和猪细小病毒病等基础疫苗免疫和2 次的体内外驱虫工作。按猪群10%抽血检测,重点检测非洲猪瘟、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原或抗体水平,确认基础免疫效果。

终末定选时,每头猪饲养面积不低于1.5 平方米,根据膘情控制饲喂,理想背膘厚为16 ~18 毫米。在配种前3 周减至2 公斤,在配种前2 周,短期优饲到3.5 公斤/天,背膘达到18 毫米。可添加柠檬酸,适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保证后备猪有10 天以上的优饲时间。按猪群10%抽血再次检测,监测确认猪群健康状况。

四、加强生物安全和猪群保健

猪场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控制好人员、车辆、物品、猪群、水料等的流动和消毒,尽可能地杜绝病毒特别是非洲猪瘟病毒传入场内的机会。加强猪群保健,提高猪群自身抵抗力,在饲料中可以添加能够提高猪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

五、做好诱情管理工作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建议母猪的光照强度为200 勒克斯,采用16小时光照+8 小时黑暗模式,日光灯最佳,灯带比灯泡效果要好。建议165 日龄开始母猪的诱情工作。每次喂料后1~2小时内,诱情公猪(或者使用诱情气味剂)进栏与母猪口鼻接触5 ~10 分钟,每天2 次,做好情期记录;可配合适当运动、合群、调栏和人工刺激等方法,促进母猪发情。

六、把握最佳配种时间

为避免过早初配导致母猪自身发育不足,建议母猪最佳的初配时间为7.5 ~8 月龄、体重在130 公斤左右、至少第2 个情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即可配种。

七、与配公猪和配种方式

配种可选择与纯种大白或长白公猪回交,避免杜洛克作为终端副本导致仔猪性状、毛色分离。情期内一般配种2 次,配种间隔为8 ~12小时,夏季可适当增加配种1 次。可采用人工授精或本交方式配种,人工授精可输入多头公猪(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公猪)精液混合稀释后的混合精液;对发情症状不明显的,尽量采用公猪本交方式,情期内也可采用不同公猪进行本交。

八、妊娠期饲养管理

(一)妊娠前期(0 ~28 天)

配种后的母猪最好在单体栏内单独饲养,胚胎着床不稳防止过度活动导致胚胎成活率低。此期提高采食量会引起早期胚胎死亡的增加,故头胎母猪配种当天饲喂0.5 公斤妊娠料,第2、3 天分别饲喂1 公斤、1.5 公斤,第4 ~28 天增至1.8 ~2公斤。

(二)妊娠中期(28 ~84 天)

每天饲喂日粮2.3 ~2.5 公斤,根据母猪的体况增减饲料,以体况评分3 分计,每增加1 分,饲料减少7.5%。

(三)妊娠中后期(84 ~94 天)

换成泌乳母猪专用料,每天饲喂1.8 ~2.3 公斤。此阶段是母猪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高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脂肪含量,会使乳腺组织脂肪沉积过多,容易导致泌乳期奶水不足。

(四)妊娠后期(95 ~114 天)

每天3.5 ~4 公斤料,这个阶段应喂以高营养水平和必需氨基酸平衡的饲料,以提高初生重及均匀度。上产床前2 天开始限制饲喂到2.5 公斤左右,饲料配方中增加5%~8%麸皮以防止便秘。移入产床前应用温水将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进行猪体消毒,防止猪虱和疥螨等皮肤病的发生。

九、分娩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前后一周,是母猪繁殖周期中相当特殊的时期,生理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有特殊性,喂的食要少,易消化,轻泻通便,增强免疫力,分娩后能继续保持体况,畅通乳腺,增强初乳功能。分娩后母猪喂以湿料(料水比5:1),少喂多餐有益。饲喂量干料日采食量(公斤)=(母猪体重×1%)+(0.3 ~0.5×仔猪头数)。

十、二胎综合征防治

后备母猪培育、妊娠期也是其自身发育的关键期,母猪对生产管理要求相对较高,二胎综合征表现也相对明显,所以在三元母猪饲养各个环节要科学精心管理。饲喂的饲料要干净、优质、营养,饲料加工、储运要避免霉菌污染,合理使用脱霉剂;后备猪到240 日龄且130 公斤左右配种最为适宜,要尽可能减少母猪哺乳期掉膘失重;配种、分娩操作和饲养环境要注意卫生,产前、产后一周尽量减少应激,防止出现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疾病,出现感染时要及时针对性采取措施,可适当选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进行保健预防。

猜你喜欢

种猪公猪乳头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