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

2020-12-18东明县东明集镇政府王艳玲闫勇张丽

农业知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纹枯病病虫分蘖

文/ 东明县东明集镇政府 王艳玲 闫勇 张丽

播种前准备

对耕种地块进行深耕,目前我国已经大面积推广深耕,深耕能促进小麦根系伸展;把底肥撒施均匀,通过深耕使肥料均匀分布在地表25 厘米以下。底肥选用,中高产田以N-P-K为18-18-9 或20-18-7 为主,中低产田以17-18-5 为主,秸秆还田地块以20-19-7 为主,一般每亩施40 ~50 公斤。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提前5 天对预选(购买)的粒大饱满、整齐一致、无杂质的种子进行晒种,提高生存力和发芽率,使出苗快而整齐。由于我国多年来的耕作习惯,导致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增加,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加重,因此应注重防治病虫害。可选用2%戊唑醇、20%的三唑酮对种子进行包衣,以减少损失,增强幼苗的存活率。

播种技术

打埂筑畦,应适当扩大畦宽,以3 ~4 米为宜,畦埂宽不超过40厘米。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600℃为宜,一般最佳播期为10 月10 日前后。播种时选用机械播种,精确调整播种量,严格掌握播种深度3 ~5 厘米,苗带宽度7 ~11 厘米。采用等行距种植的地块,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株形特点,平均行距一般定在25 厘米左右;采用宽窄行种植的地块,播种行距按照窄幅13 ~25 厘米、宽幅25 ~28 厘米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 万~18 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12 万~15 万。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1 ~2 遍,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幼苗管理

墒情不足的地块,播种后适当浇水,使土壤水分充足,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出苗后,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情况及时补苗。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冬灌要提早进行,灌溉过晚,会造成死苗现象。适当冬灌不仅可以保护幼苗顺利过冬,还能确保小麦返青用水,是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由于全球变暖,对我国小麦生长受到影响,可根据麦苗生长情况进行冬前管理,如冬前镇压等。

田间除草

春季小麦返青,伴随着杂草复苏。小麦返青时可在2 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以播娘蒿、荠菜等为主的,可选用双氟磺草胺、2 甲4 氯钠、2,4-滴异辛酯等药剂;以猪殃殃为主的,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啶酯·双氟磺草胺等;对阔叶杂草混生麦田,建议选用复配药剂,如氯氟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加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加唑草酮等,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喷施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推荐剂量和方法操作,避免随意增大药剂使用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留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

控旺壮苗

旺长麦田要及时镇压。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可有效抑制分蘖增长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调节群体结构合理,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是控旺苗转壮的重要技术措施。

对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地力消耗过大,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追肥可选用N-P-K配方肥进行追施,每亩15~20公斤;对于没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应在镇压的基础上,将追肥时期推迟到拔节后期。

防虫治病

返青拔节期是麦蛛蛛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防治纹枯病、根病可选用250 克/升两环唑乳油每亩30 ~40 毫升,或300 克/升苯醚甲环坐·丙环唑乳油每亩20 ~30毫升,或240 克/升塞呋酰胺悬浮剂每亩20 毫升,兑水喷小麦茎基部,间隔10 ~15 天再喷一次;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可每亩选用18.7%两环·密菌酯50 ~70 毫升,或每亩用40%戊唑醇·味鲜胺水剂60 毫升,喷淋小麦基部;防治麦蜘蛛,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 ~8 克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 ~50 毫升喷洒。以上病虫混合发生的可采用上述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用进行药防治。

防止早春冻害

倒春寒是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水汽在发生凝结时释放潜热。因此,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若早春发生了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因为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主要补救措施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 公斤左右。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弥补主茎损失。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猜你喜欢

纹枯病病虫分蘖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