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活动中家园合作之有效途径

2020-12-17

好家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园幼儿园游戏

文 韦 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方面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深切地感受到家庭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召开主题性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

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对游戏存在偏见,主要有以下原因:1.认为游戏就是“玩”。2.认为游戏除了带给幼儿愉快的体验,并没有其他作用。3.有些家长过于看重学习,认为玩游戏与学习是对立的,游戏会影响学习。基于此,我们召开了不同内容的主题性家长会。

(一)以转变观念为主的主题性家长会

针对家长对游戏的偏见,我们召开了“游戏与孩子的关系”“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等不同主题的家长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家长与幼儿教师达成共识。例如,通过举办学习式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价值,了解游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学习因素;举办分层式家长会,帮助祖辈和父辈都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举办辨析式家长会,选取一些有争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组织家长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达成共识。

(二)以加强认识为主的主题性家长会

根据不同类型游戏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召开了以加强认识为主题的家长会,开展“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建构游戏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等系列活动,帮助家长了解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和特点,以及各种游戏对幼儿发展所具有的不同作用与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性家长会,家长们渐渐了解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知道了不同类型的游戏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建立新型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交往的常用媒介。我园的家园互联网,就如同一辆家园直通车,方便家长更加直接、有效地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益于幼儿园和家庭、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有利于建立开放式的互动关系

由于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希望通过网络了解幼儿的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每天将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便于家长随时观看、随时互动。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亲子和家园之间的双向沟通,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二)有利于建立互助式的合作关系

网络平台激发了家长们参与家园共育的热情,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发挥自己职业资源的优势,为幼儿园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如大班辰辰小朋友的爸爸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当他在网站上看到幼儿们建构“博物馆”时,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指导幼儿完善作品。同时,家长们也会将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或游戏过程上传到班级网站上,与大家共享。此外,我们也会根据教育目标上传一些家教类和亲子游戏类的相关文章,以供家长参考,或是提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家长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一起为幼儿的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认为,这种新型的、朋友式的家园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宽松的氛围、诚恳的态度、平等的关系都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组织家长开放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在以往的家长开放活动中,家长只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要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家长开放活动时,不仅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还应让家长以观察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身份参与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教师们的工作情况。

(一)让家长成为游戏活动的策划者

无论是亲子游戏,还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都离不开活动方案的设计和策划。以往,活动策划者的角色常常由教师来担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引导家长为游戏活动出谋划策,由家委会成员带头,不断带动其他家长。例如,围绕节日举行亲子游戏,围绕主题活动延伸出不同的游戏等。起初,家长们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当创意引起共鸣,思想受到启迪时,教师和家长之间就会形成一种默契,在策划方案的同时,享受用心付出的愉悦。如在“和妈妈、奶奶一起过节”的亲子游戏的策划过程中,家长们设想了很多方案,有的设想让幼儿扮演怀孕的妈妈,感受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有的设想让幼儿亲手为妈妈制作一朵康乃馨,向妈妈表达节日的祝福……家长们既体会到了策划活动的乐趣,也丰富了教育经验。

(二)让家长成为游戏活动的支持者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是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的基本前提。在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常常由于家长不了解游戏材料的特点或用途而影响了幼儿的游戏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方法加深家长对游戏的认识和理解。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时机,举行简短的家长开放活动,主动邀请家长参观各个游戏区域,介绍幼儿最新的活动情况,展示幼儿参与活动的成果,包括教师平时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情况分析。对那些平时收集材料不太热心的家长,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与那些热心积极的家长进行交流,分享收集材料过程中的趣事,交流切实可行的收集方法等。渐渐地,家长们愿意自发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也从中体会到了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和游戏的快乐。

(三)让家长成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园双方应是一种互动互助的关系。家长作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应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给予指导,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教师在活动前应帮助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自己的任务。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家长预留发言的时间,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家长们进行延伸交流,或有针对性地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如在“家长走进角色游戏”的开放活动中,我们通过活动前的简短讲座,帮助家长明确了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向家长推荐了一些在家庭中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引导家长通过角色扮演,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也可以启发家长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职业特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家长以点心店“客人”的身份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在“客人”与点心店“服务员”的互动中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学看价目表,倒茶招呼客人等,从而推动游戏的发展。有了相关的游戏经验后,教师再组织家长进行延伸交流,他们就更易产生共鸣,也有助于交流心得体会。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幼儿游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生活的环境。”因此,选择适宜、贴切的社会实践内容,将社会实践和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能拓展幼儿园的教育空间。家庭作为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引导幼儿接触社会和了解生活,让幼儿融入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实践体会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时,为了加深幼儿的体验,我们计划让幼儿真正走入家庭。于是,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该活动的构想,并推荐一位幼儿(凡凡)学做小主人,邀请其他幼儿去他家做客。这个活动立刻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踊跃报名要接待全班小朋友。活动开始后,“小客人”依次进入“小主人”的家,小主人向“小客人”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小主人”的妈妈还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我引导幼儿们:“凡凡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为了招待小朋友特意请了假,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有什么礼物送给这位好妈妈呢?”幼儿们纷纷表演了自己的拿手节目,让凡凡妈妈感动不已。当幼儿们再次用打击乐器演奏时,凡凡的家人也一起载歌载舞,客厅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又如,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与社区的爷爷奶奶一起举行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们和社区里的爷爷奶奶在花园里玩起“小小木头人”“跳房子”等游戏,爷爷奶奶则教幼儿们玩“翻花绳”,大家觉得有趣极了。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互动合作既是开展家园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原则。两者同步协调,配合一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我们将继续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充分挖掘并利用家长这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园幼儿园游戏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绿家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