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赏竹种质资源评选与园林景观应用研究进展

2020-12-17张靖瑶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造景种质竹子

张靖瑶, 郑 蓉

(1.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竹类植物属禾本科竹亚科(Bambusoideae),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以及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全球现有130属1 700种[1]。受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竹子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及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竹子分布中心产区之一,现有竹林面积641.16万公顷,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98%、森林面积的2.94%[2],已有竹种资源共43属800多种(含引种)[3]。我国的竹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研发水平与生产能力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竹产业成为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着鲜明的生态、经济与文化属性[4]。

古往今来,竹类植物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饮食和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城市观赏栽培竹已有150多种[5]。观赏竹挺拔秀丽,竹叶潇洒多姿、四季常青且竹秆千奇百态,所展示的韵味和自然属性一直为人们所赞赏,自古有 “岁寒三友”(松、竹、梅)及 “四君子”(梅、兰、竹、菊)之赞誉。同时,竹子坚韧硬朗的节、四季常青的叶、中空虚心的腔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相契合,其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6-7]。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观赏竹种质资源评选与园林景观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观赏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

1 观赏竹种质资源评选研究

1.1 观赏竹种质资源收集

观赏竹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竹类植物,以木本类为主,少数为草本类和藤本类,其种质资源包含了竹种各类遗传材料的总和。观赏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以筛选优良观赏竹种、保护植物多样性为基础,通过建立公园或专类园实现收集和保存竹类信息资源,对珍稀濒危竹类资源也具有保护意义。专类竹园在收集保存和园林景观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了科研、教学、旅游、生产、传播的功能。国内优秀的专类竹园例如扬州个园、安吉竹博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华安竹种园和北京紫竹院等,均突显出竹种园的科学内涵、特色园林景观和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此外,建立于长沙的观赏竹专类园和种质资源圃,在23属142种观赏竹中有66种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良观赏竹和44种可小范围选择性应用的观赏竹[8]。厦门植物园建园以来引种收集竹类植物共28属165种(含变种、变型、栽培型和杂交种),可作为园林观赏竹种约25属70余种[9]。苏北地区泰州市万竹园保存有86种观赏竹资源[10]。楼观台百竹园作为我国北方竹种资源最多的竹子专类园,引种有18属36种(含种下等级),包括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f.aureocaulis)、高节竹(Ph.prominens)、金竹(Ph.sulphurea)、甜竹(Ph.flexuosa)等观赏价值高的竹种[11]。

1.2 观赏竹种质资源分类评价

观赏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观赏竹进行了特色分类。根据竹类植物的地下茎生长情况,分为3种生态型: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生型。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种类的重要工具之一。郑清芳等[12]对引种和自然分布的具有观赏性和特色显眼的70余种竹种编制特征检索表,依据观赏特征进行特色分类及特色评价,为开发观赏竹资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当前,分子标记技术被逐步应用于观赏竹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分类的研究,为竹种分类提供了分子学依据[13]。

根据竹类植物的观赏功能进行分类评价的研究以观赏性能、生长特性、生态效益等[14]为主。观赏性能评价方法除了简单归纳分析法以外,一般采用多因子综合评判,即选择整体形态、竹秆、枝叶、竹笋、色彩及质感等多项观赏特性因子,通过模糊数学法、隶属函数值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评价。邓伦秀等[15]对贵州94种(含变种)原生竹类植物进行观赏特性分析表明,常用园林观赏竹种为黔竹(Dendrocalamustsiangii)、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s)、紫竹(Ph.nigra)、花孝顺竹(Bambusamultiplexcv.Alphonse-Karr)、毛金竹(Ph.nigravar.henonis)等10余种,并筛选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乡土竹种贵州悬竹(Ampelocalamuscalcareous)、小蓬竹(Drepanostachyumluodianense)等。李文杨等[16]对豫南地区引种观赏竹分析表明,孝顺竹(B.multiplex)、金镶玉竹(Ph.aureosulcataf.spectabilis)、黄秆乌哺鸡竹和矢竹(Pseudosasajaponica)等观赏性高,易于推广应用。王奥奇[17]对长沙市绿地种植的主要观赏竹分析表明,菲白竹(Sasafortunei)观赏性最好;刚竹属(Phyllostachys)、刺竹属(Bambusa)等观赏性较好,包括毛竹、慈竹、紫竹、刚竹(Ph.sulphureavar.Viridis)、龟甲竹(Ph.edulisf.Heterocycla)、罗汉竹(Ph.aurea)、凤尾竹(B.multiplexf.Fernleaf)、佛肚竹(B.ventricosa)、青皮竹(B.textilis)、阔叶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和苦竹(Pleioblastusamarus)。曾庆南等[18]提出了奇异观赏竹观赏价值的量化方法及分级标准,对花毛竹(Ph.eduliscv.TaoKiang)等42种奇异观赏竹进行综合评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观赏竹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园林绿化场所,学者们对竹种适应性和抗性生理多样性也开展了研究[19-20]。孙飞飞[21]将常用的53种园林观赏竹按竹株大小划分成地被类竹、小灌木状类竹、低小型竹、中型竹、大型竹等5种类型,采用电导率法检测其耐寒性,鹅毛竹(Shibataeachinensis)、辣韭矢竹(Pseudosasajaponicavar.tsutsumiana)、金镶玉竹(Ph.aureosulcataf.spectabilis)、斑竹(Ph.bambusoides)、毛竹耐寒性分别为5种类型的前列。高佩刚[22]对自然降温条件下6种地被观赏竹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等10个生理指标的定量分析表明,耐低温能力依次为:菲黄竹(S.auricoma)>鹅毛竹>菲白竹>翠竹(S.pygmaea)>铺地竹(A.argenteostriata)>阔叶箬竹。郑蓉等[23]比较了栽植于福州的13个刚竹属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高节竹、红哺鸡竹(Ph.iridescens)、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竹、绿皮黄筋竹(Ph.sulphureacv.Houzeau)等6种具有较好的光合性能,出笋率和成竹生长量高。冷寒冰[24]以观赏价值、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性作为评价竹类植物引种价值的主要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少穗竹(Oligostachyumsulcatum)、花秆早竹(Ph.praecoxf.viridisulcata)、刺黑竹(Chimonobambusaneopurpurea)、银丝竹(B.multiplexcv.Silverstripe)和金条竹(Ph.aureosulcataf.flavostriata)引种价值最高。

1.3 观赏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观赏竹可供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如在西蜀园林的近24属230余种观赏竹资源中,珍稀观赏竹约50余种,主要有粉单竹(B.chungii)、鸡爪竹(B.sinospinoss)、鱼肚腩竹(B.gibboides)等;乡土竹种约150种。代表乡土竹种有硬头黄竹(B.rigida)、牛儿竹(B.busaprominens)、峨眉玉山竹(Yushaniaehungii)等[25]。扬州园林应用的竹类植物有13个属111种,其中刚竹属50种、青篱竹属(Arundinaria)15种、簕竹属(Bambusa)10种和方竹属(Chimonibambusa)7种等[26]。此外,各地对主要或特色竹种也有不少研究与应用。陈天国等[27]对江苏省地被观赏竹13属45种(及栽培变型)开展了选育与栽培方式的优化研究,连巧霞[28]对唐竹(Sinobmabusatootsik)、橄榄竹(Indosasagigantea)和少穗竹等3种福建特有观赏竹开展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在园林应用的研究,思治贤等[29]对瑞丽市常见的黄金间碧玉(B.vulgarixcv.Vittata)、大佛肚竹(B.vulgariscv.wamin)、泰竹(Thyrsotachyssiamensis)等竹种开展了栽培管护研究。

2 观赏竹的园林景观应用

2.1 观赏竹景观应用方式

观赏竹作为一种景观资源植物,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都有应用。自然景观竹林主要包括风景景观竹林、专类竹园、庭园景观竹林和盆栽观赏竹。人文景观竹林指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加入竹文化特质的景观。在中国,三千多年前竹子就被人们用于美化宅院和环境[9],成为中国园林建设的重要植物材料,形成的竹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中不可替代。以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四川、江苏、上海等南方省份及北方大中型城市的观赏竹应用研究较多[17,30-32],一般集中栽植于竹类公园或园林造景中。古典竹景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传统园林竹景配置,以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和水畔伴竹等配置手法,采用孤植、丛植、列植、片植、竹篱等种植形式。现代景观的应用在传承传统精华的同时,更注重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体现,让更多观赏价值高、珍稀、彩色的竹种运用到城乡绿化中,含有竹元素的配套设施如座椅、垃圾桶、路灯等的加入增强了应用表现,城市绿地常见大面积、大色块的竹景观。国外景观的应用以日本及欧洲国家较多,以崇尚竹景观的整体美感为主,在日本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细致的竹造景,德国等欧洲国家将95%的竹类资源用于观赏栽培[33]。

2.2 观赏竹园林造景的应用

观赏竹资源种类多,具有秆型、秆色、高矮、叶色、姿态等各异特色,在古今中外园林绿化造景中有着不同用途,一般以园林主景(竹林、竹篱、竹径)、配景(与山石、水体配景)以及多种植物配景、制成盆景等应用手法存在[34]。在观赏竹配置与造景原则上突出主题性、美学、艺术、生态性和文化性的原则。扬州市作为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园林植物造景有着独到之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扬州园林中竹子的应用。根据竹在造景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分为竹林主景、竹林辅景、竹子盆景3大类,竹林主景内含竹径、竹海、竹篱、竹院,竹林辅景则内含门、亭、窗、墙、岸、坪、姿、盆景等8小类,可谓无处不在,处处竹影[26]。随着现代竹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集教育科普、科研生产、观光旅游、生态保护和竹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竹子主题公园,如昆明世博会竹园、安吉竹博园等。其中,安吉竹博园总体规划以中国悠久的竹文化历史为主题,划分为4个区(主入口区、竹种观赏区、休闲观光区、中国竹子博物馆),营造的竹景观秀丽独特、寓情于景,具有浓郁人文气息,让人们对食竹、用竹、颂竹有了更多了解[35]。

2.3 观赏竹文化内涵的应用

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与竹有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在古典园林意境中得以充分运用。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竹旅游产业、竹文化景观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深厚的竹文化内涵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历史典故造景、古诗词场景再现、文景相依、竹制品、竹建筑造景以及竹类植物寓意表现等,通过艺术的造园手法,让融入竹文化的景观显现出韵味和灵魂[36]。而现代园林应用中竹类植物应考虑文化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有机融入多元化的竹文化,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提升竹景观的文化品位,避免因设计师对竹子生物学特性不了解,造成搭配不合理、造景竹品种单一,忽略意境和文化内涵的表达等问题[37]。

3 观赏竹种质资源的应用展望

观赏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的广泛运用,已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也符合世界园林崇尚自然、回归淳朴的发展趋势,因此未来观赏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从观赏竹资源开发角度分析,现有观赏竹多突出秆形、秆色、叶形、叶色和姿态上的观赏特性,园林应用的竹种及配置较为单一,而多用途观赏竹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具有发展潜力,例如在城乡绿化建设中,寒冷和干旱是竹景观效果的限制因子[38],兼顾观赏价值和适应能力强的竹种,筛选与利用具有抗逆潜质的观赏竹资源,给人以森林进入城市、回归自然的感受。从观赏竹利用与管理角度分析,观赏竹不同于灌木、乔木等绿化植物,常见有种植密度不当、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容易造成景观效果的下降,制约观赏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园林造景手法层出不穷的当前,应掌握竹种生长特性和以栽植场所条件为前提,着力提升设计水平,实施景观设计与竹景观专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观赏竹苗生产角度分析,现阶段对观赏竹苗定向培育的研究与应用较少,应充分利用现代育苗新材料和措施开展技术创新,改进观赏竹苗生产方式,促进苗木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以提升快速成景的效果和质量。

猜你喜欢

造景种质竹子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