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南靖3种省级被子植物新记录

2020-07-29叶宝鉴陈新艳陈永滨陈世品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柔毛基部长约

叶宝鉴, 陈新艳, 陈永滨, 马 良, 陈世品

(1.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三明市园林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0; 3.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4.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5.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南靖地处福建省南部,福建省唯一的南亚热带季雨林自然保护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此。该区水热条件丰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育,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1-2]。开展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有利于厘清该区植物资源本底特征,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3-4]。笔者团队在开展本土植物全覆盖和全国第4次中草药资源普查期间,陆续在南靖县内发现了3种《福建植物志》未收录的物种。经过相关资料查证,3种植物分别为扇叶薹草、光叶丰花草和杯苋。其中,杯苋属为福建省新记录属[5]。

1 扇叶薹草

扇叶薹草(CarexpeliosanthifoliaF.T.Wang & Tang ex P.C.Li)属莎草科(Cyperaceae Juss.)薹草属(CarexL.)(图1)。秆侧生,高40~45 cm,粗约2 mm,疏被短柔毛,基部叶鞘褐色(图1D)。基生叶2~3片丛生于根状茎的节上(图1C);叶片长圆形,长20~35 cm,宽3.8~7.0 cm,有3条隆起的脉及数细脉,基部渐狭,边缘稍粗糙,顶端渐尖;叶柄长约20 cm(图1A)。圆锥花序有10余个支花序(图1B);支花序总状,双生或三出,有1~2个小穗;次花序柄纤细,长2~10 cm,密被短柔毛;小苞片鳞片状,卵状长圆形,长约3.5 mm,背面密被短柔毛。小穗从囊状,长圆形,长5~10 mm,两性,雄雌顺序。雄花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 mm,顶端渐尖,膜质,两侧白黄色,密生褐色斑点和短线;雌花鳞片与雄花的近同型,但背面疏被短柔毛(图1E)。果囊斜展至水平展开,椭圆形或三棱形,长3.0~3.2 mm,基部近圆形,上部渐狭成外弯的长喙,膜质,白黄色,密生褐色斑点和短线,具多条隆起的脉,无毛;花柱外弯,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小坚果椭圆形或三棱形,长1.9~2.0 mm,成熟时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种产于广西,生溪边潮湿处,福建新记录种。凭证标本拍摄于福建南靖和溪镇乐土村,生于密林之下,生境阴湿,地理坐标为N24°54′30″,E117°25′10″,海拔1 060 m,陈新艳采集、拍摄,2019-09-07。凭证标本(fafu095561)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馆(FJFC)。本种叶形与棕叶薹草接近,但本种基生叶2~3片,而棕叶薹草基生叶单生[6]。

2 光叶丰花草

光叶丰花草(SpermacoceremotaLamarck)属茜草科(Rubiaceae Juss.)丰花草属(SpermacoceL.)(图2)。多年生草本,高65 cm,茎近圆柱状,具棱,无毛或具缘毛在角上(图2A、2B)。叶柄短,约3 mm;叶纸质,狭椭圆形到披针形,(10~45) mm×(4~16) mm,被微柔毛或无毛,基部及先端锐尖;叶脉2~3;托叶被微柔毛或多毛,后渐脱落,鞘1~3 mm,具5~7条带红色刺毛(图2B)。花多朵形成球状生于叶鞘内,直径5~12 mm;苞片多数,丝状,0.5~1.0 mm。花萼被微柔毛或多毛,后渐脱落;裂片4,狭三角形,0.8~1.0 mm。花冠白色,漏斗状,裂片外部无毛或被微柔毛;花筒0.5~1.5 mm,在喉部被短柔毛;裂片三角形,1.0~1.5 mm(图2C)。蒴果椭圆体,(1.8~2.0) mm×(1.0~1.2) mm,被微柔毛;种子棕黄色,椭圆体,稍有光泽,具皱纹。花果期6月至翌年1月。

产于新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台湾有分布,喜生于阳光充足的环境,海拔不超过300 m[7]。凭证标本拍摄于福建南靖和溪镇乐土村,生于阳光较好的空旷地,地理坐标为N24°53′16″,E117°12′02″,海拔650 m,陈新艳采集、拍摄,2019-09-07。凭证标本(fafu095582)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馆(FJFC)。本种与丰花草较为接近,但本种叶片狭椭圆形、种子具皱纹,而丰花草叶片线状长圆形、种子光滑[8]。

3 杯苋

杯苋[Cyathulaprostrata(L.) Blume]属苋科(Amaranthaceae Juss.)杯苋属(CyathulaBlume)(图3)。多年生草本,高30~50 cm;根细长;茎钝四棱形,具分枝,有灰色长柔毛,节部带红色,加粗,基部数节生不定根。叶纸质,菱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4~6 cm,宽15~30 mm,顶端圆钝,微凸,中部以下变狭,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幼时带红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有长柔毛,具缘毛;叶柄短,有长柔毛。总状花序由多数花丛而成,顶生和上部叶腋生,直立;总梗延伸,不分枝,密生灰色柔毛;花丛具长约1 mm的花梗,下部花丛由2~3朵两性花及数朵不育花而成,愈向花序上部,花丛内的不育花数目愈减少,最上部花丛仅有1朵两性花,而无不育花;两性花的花被片卵状矩圆形,长2~3 mm,顶端渐尖,具凸尖,外面有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5脉;雄蕊花丝长3~4 mm,基部连合部分长约1 mm;不育花的花被片及苞片黄色,长约1.5 mm,顶端钩状,基部有长柔毛;苞片长1~2 mm,顶端长渐尖。花果期6—11月。

产于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越南、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以及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小河边,福建新记录属。凭证标本拍照于福建南靖南坑镇新罗村,生于阳光较好的空旷地,地理坐标为N24°33′29″,E117°12′54″,海拔527 m,叶宝鉴拍照、采集,2019-10-03。凭证标本(fafu100512)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馆(FJFC)。

本次调查共发现3种植物新记录,扇叶薹草原产广西,本次在福建省发现,增加了扇叶薹草的分布点,扩大了该物种的分布区,有利于进一步评估其资源分布。光叶丰花草在我国大陆仅分布于广东海拔100~300 m地区,而本次发现点海拔为600 m,扩大了该种的海拔分布范围。根据吴征镒[9]对被子植物属分布区划分,光叶丰花草、杯苋的属分布类型为泛热带分布,福建南靖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新记录种在该区分布。3种新记录植物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本土植物基础资料。

猜你喜欢

柔毛基部长约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系1. 囊距翠雀花系 Ser. Brevicalcarata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厘米和米的争吵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