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本科院校跨境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模式、问题及对策

2020-12-17唐懿滢

关键词:国际化云南协同

唐懿滢,欧 颖

(1.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 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即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的是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构建一种政治互信、平等交流的多边合作机制。云南是我国西南门户,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云南将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将再次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改革开放前沿。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持久驱动力,国际交流、区域合作以及云南省“前沿阵地”“辐射中心”的建设都需要国际化人才的支撑。服务“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既是云南高校之责任,也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云南独特的区位使其有着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先天条件和优势。积极寻求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合作,着力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了云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此研究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仅指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同时,由于不同层次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上的目标、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限于篇幅,仅探讨云南省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协同培养。

一、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理论,他将“协同”定义为系统的所有部分之间相互协作,让整个系统在微观个体视角下实现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特征与结构,其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连接,尤其是动态的资源共享,借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出1+1>2的协同效应。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有效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显然,国际化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得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然为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单一高校的努力难以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要积极寻求与外界的协同合作。这种合作包括高校与境外其他不同层次的高校、各种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各类企业的合作。合作形式可以是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师生互派等等。

协同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于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和利用系统内部各因素,还要注入开放性的发展理念,充分与系统外部进行资源、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实现与整个社会系统的协同。高校协同培养人才理论可以理解为高校突破不同系统、不同区域间的壁垒,将不同的要素进行组合,充分发挥高校、企业、政府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及各主体的特质,调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校在协同理论指导下,与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平台,从而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更新理念,寻求国际合作、协同培养、互惠互利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经之途。

二、云南本科院校跨境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模式

通过实地调研及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梳理,云南省本科院校跨境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两种。

(一)校校合作

校校合作是指云南省本科院校与境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南亚东南亚国际化人才,主要包括师生短期交流、招收留学生以及中外合作办学。

1.师生短期交流

师生短期交流是指一所高等院校的教师或学生到另一所合作的高等教育机构参加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之一。高校每年提供不同主题的国际交流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是云南高校与外国高校在科研、教学和实习等方面的合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搭建学术平台。例如,西南林业大学向云南省教育厅申报开设林学专业双外语(英语、泰语)本科专业,自2010—2016年西南林业大学已连续送选了6批共107名学生到泰国农业大学林学院参加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作为同等交换条件,西南林业大学也先后接待了泰国农业大学林学院选派的7批次教师和学生来云南与该校师生开展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实习。2016年1月,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为泰国农业大学林学院14名学生(1名带队教师)组织了为期2周的全英文GIS课程教学和实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招收学历型留学生

学历型留学生所占比例可以较好地反映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实际上也反映了该大学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高校可通过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来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校就读。2016年中国共接收了205个国家的44.3万外国留学生。其分布在中国31省区的829所高校、科研院校或其他办学形式。2017年来华留学生达48.92万人,2018年达49.22万人,来华留学人数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其中,2017年云南省外国留学生总人数达18 778人,其中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占比最高,留学生人数排名进入全国前十[1]。云南省有30所本科院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作为云南省属重点高校,1997年经云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留学生招生权,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国际化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留学生工作在办学规模、层次及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学历型留学生办学层次已从本科延伸到了博士研究生,在国家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云南农业大学奖学金的资助下,每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人数已达百余人。

3.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云南本科院校在国内与境外高校合作,通过“3+1”“2+2”等办学形式进行,即学生3年在国内,1年在境外合作高校学习,或者两年在国内,两年在境外合作高校学习,共同培养学历型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在于实质性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人才培养途径,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鼓励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一直以来,云南高校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和特殊地理位置,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院校数量不断增长,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涉及专业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例如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国际学院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与服务、对外汉语3个外向型专业,实行“2+2”“3+1”和“1+3”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分段在云南师大和东南亚国家高校学习。该模式实行“1+2+2+2”的培养目标,即通过4年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学习应用英语和东南亚国家小语种两门外语,获得国内国外两个毕业文凭,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就业市场,致力于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2]。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类形式,一类是高校与企业直接展开合作,即“高校—企业”形式;另一类是凭借中间桥梁,云南高校与南亚东南亚企业展开合作,即“高校—高校—企业”形式。

1.“高校(国内高校)—企业(国外企业)”形式

“高校(国内高校)—企业(国外企业)”形式是云南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最基本形式。云南高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充分发挥学科、师资、实验设备等资源优势,而南亚东南亚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充分发挥资金、基础设施等物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例如云南大学与缅甸《金凤凰》华文报社的合作。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是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最早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之一,缅甸《金凤凰》作为缅甸唯一的华文报社,在传递中华文化和沟通两国友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云南大学与缅甸《金凤凰》华文报社签订了共建海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协议,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定期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新闻采编等工作,《金凤凰》华文社提供相应实习工作条件,双方根据各自需要,适时展开业务交流、项目合作等。

2.“高校(国内高校)—高校(国外高校)—企业(国外企业)”形式

“高校(国内高校)—高校(国外高校)—企业(国外企业)”形式是校校合作后再共同与企业合作。首先是高校与高校之间建立知识联盟。高校在实现某一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高校之间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知识联合体,其核心内容是知识共享和创新[3]。云南高校与南亚东南亚高校之间展开合作,将优势的教育资源共享来弥补高水平教育资源不足,消除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语言沟通障碍,通过国际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共同为位于南亚东南亚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例如云南农业大学与缅甸耶津农业大学和与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属于典型的“高校—高校—企业”形式,云南农业大学属于省属重点农业类院校,在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杂交粳稻、西双版纳微型猪、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和辣木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4]。缅甸耶津农业大学是缅甸唯一一所高等农业大学,其优势学科包括水稻育种、土壤、作物营养与施肥等,与云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相契合,具有开展科研、人才培养等广泛交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化集团)是以磷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和磷肥、氮肥、共聚甲醛制造商,目前拥有磷矿采选、磷肥、氮肥、工程材料以及商贸物流五大产业集团[5],并在东南亚设立有缅甸仰光天际生物科技(仰光)有限公司和瑞丰年肥料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云天化集团与耶津农业大学三方的共同合作,于高校而言,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实践场所;于企业而言,为云天化在缅公司不仅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持,也为消除文化、语言障碍提供了便利。

三、云南本科院校跨境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1.缺乏整体设计和具体方案

国际化人才的协同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教育发展中,应通过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与支持的重要功能。但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在组织引导高校与境外机构开展协同合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在调查中,高校相关人士普遍反映在寻求国际合作中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相关政府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这些文件过于抽象,对于高校如何“走出去”寻求合作缺乏具体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设计和可操作方案。省级层面的统筹规划、实质性支持政策以及具体操作方案的缺失导致高校在国际合作中缺乏平台,缺乏信息沟通,缺乏统一行动,缺乏省内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各高校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效率偏低。

2.对高校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无论是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稳定投入。政府对高校财政支持力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国际合作能力。云南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高等教育生均拨款长期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20 298.63元,较2016年增长8.27%。大部分省市的生均经费在15 000~20 000元之间,有3个省市高于30 000元。2017年云南省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仅为15 424.55元[6]。显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入不足。统计显示,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云南省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一直没有提高,有些年份反而下降。全省由省财政负担的高校预算内经费总额已经长年维持在千万元水平上没有增加[7]。此外,云南高校在扩招、扩建、搬迁中导致普遍负债严重,高校本质上属于学术组织,不是营利性经济组织,很难有能力偿还高额债务。高额的负债严重阻碍了云南高校的软硬件建设,从而影响着高校的国内外竞争力和办学实力。例如,在留学生生源竞争中,访谈中许多高校反映,云南高校由于财力不足,高校能提供给留学生的校级奖学金数量非常有限,而沿海地区一些高校不仅奖学金数量更多,在提供奖学金之余,还提供免住宿费及生活补助等优惠条件,从而导致原本意欲到云南留学的云南周边国家学生转而去了沿海“有钱”的高校。

3.平台搭建力度有待加强

合作平台是各种交流与合作的生长土壤和载体。平台建设包括实体平台建设和虚拟平台建设。实体平台包含着各种相应的机构、组织、国际学院、定期的国际交流论坛或交流会等。目前云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实体平台大多是高校层面平台,如各高校成立的国际学院、外事处、高校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论坛。省级层面专门服务于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服务机构缺乏,省级政府组织的常态化的国际教育展、教育合作洽谈会等缺乏。平台不足使得自身办学实力不足的本科院校“走出去”步履艰难。欠缺共享平台也使各高校的市场拓展成本大大增加。

虚拟平台指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的网络平台,为交流各方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组织之间、系统之间突破壁垒进行信息交流变得十分迅速而便利。交流合作势必“信息先行”,合作各方只有互知信息,互通有无,知己知彼,才可能产生合作的需求与实际行动,从而实现协同共赢。目前,云南省高等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需求。高校、企业、政府之间沟通不畅,高校感觉“合作无门”,知名度相对较低的院校在寻求合作中往往是需要依靠“熟人”介绍,才能搭建合作框架。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难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集教育交流、教育服务、科技合作、政府服务于一体的专门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电子服务平台有待搭建。

(二)高校层面

1.定位不明造成恶性竞争

由于政府的组织和统筹规划相对缺失,导致市场竞争无序。某些高校在国际合作竞争中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层次作出准确定位,导致一些高校未在合作层次、合作领域、合作类别上错位竞争。一些高校在竞争中缺乏长远目光和准确定位,致使高校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彰显,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还有个别高校甚至以不规范行为竞争生源,从而造成降低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潜在危害,同时影响着云南省高校的整体形象[7]。定位不明造成高校间竞争相对集中于同类资源、同类领域,一旦缺乏监管,恶性竞争难以避免。

2.师资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师资结构是高校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云南省本科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升,但具有一年以上海外交流背景的教师比例依然偏低。真正具有运用英语或是某种外国语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普遍国际交流经验少、国际化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从教师的学缘结构看,云南省高校教师中,从海外名校获得学历的海归教师比例明显偏低。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其授课语言、授课模式、学生评价方式等都不完全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难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化课程建设亟待加强

课程和教材国际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数量和比重不仅迅速增加,而且已经成为实施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云南省本科院校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止于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专业的双语教学。但随着各国课程和教材国际化改革的推进,双语和多语言课程、具有跨国文化背景的课程、互换师生互认学分的课程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之下,云南高校的国际化课程从课程种类、开课数量等方面而言都显著不足,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云南本科院校跨境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政府应承担起统筹规划与服务的职责

省级政府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牵头各高校、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云南省本科院校国际化办学的中长期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和协调各高校在办学层次、合作领域、合作对象上发挥优势、错位竞争;同时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办学条件制定相应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根据各高校的实施方案和服务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和规则。在政策制定上,既有“指导性”政策,又有“操作性”程序和规则。加强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明显制约高校、过于刚性的政策规定,应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变通办法。例如,在访谈调查中,高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提前一年报批”规定,严重束缚了高校的“外交”行为,高校方面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出国”进行合作交流活动。云南是边疆省份,临近泰国,与缅甸、越南、老挝直接接壤。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高校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较为频繁,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这一普遍问题设计出更为灵活的管理办法。

2.构建平台提供服务

一是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或机构,负责统筹和协调反馈,并为高校寻求合作或是“走出去”拓展市场,搭建“东南亚教育展”“南亚东南亚教育科研合作论坛”“高校科技园”等平台,促进各方的信息互通。平台建设应常态化,持续化,着重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设。平台建设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在常态化建设中不断改进。二是政府应积极鼓励高校、企业和社会人士建设各种实体和虚拟平台,为高校与境外组织的协同合作提供“牵线搭桥”服务。同时,注意培育和引导各种教育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发展,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缓解政府人力财力不足的窘境。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平台,其专业性、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更加灵活和实用。政府对第三方平台的建设,在突出管理的同时,还应给予政策上和经费上的支持。

3.协助高校尽快解决负债问题

政府一方面应尽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另一方面还需尽力协助高校尽快解决债务问题。从其他省的情况来看,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无一不是主要依靠政府。解决高校负债问题,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应着眼调动社会力量和高校自身动力,通过拓宽资金渠道来解决。一个省的经济水平通常很难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因而相关部门的经费供给,在短时期内也很难有质的提升。相关部门应本着“宽路子、多渠道”的思路,制定措施鼓励私人、企业、国际非营利性组织等捐资助学;鼓励高校多样化创收。如高校可以通过专利开发建立公司,直接走向市场创收;可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如提供咨询和企业培训、组织和安排会议、出租学校设施、提供法律咨询、进行科研合作等创收;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收等[8]。采取各种奖励措施鼓励高校积极还贷。

(二)高校层面

1.合理定位,错位发展;突出优势,打造品牌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高校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根据高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优势,确定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错位竞争。具体而言,“国字号”云南大学可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层次上大力发展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学历教育,着眼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协同培养;省属本科院校应着眼于培养以优势学科为专业基础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稳定本科层次,逐步扩大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规模;其他本科院校应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性国际化人才。人才协同培养中注意努力打造高校自身品牌,如云南师范大学的语言培训优势、昆明理工大学的理工科优势、云南民族大学的小语种优势、昆明医科大学的医药学优势、云南农业大学的农科优势等等,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建口碑,以特色主动吸引合作。特色的非同质性必然带来合作机构的类型、领域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从而各高校在错位竞争中实现长远发展与共赢。

2.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方面,高校应支持和帮助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国际化知识和体验,同时注意引进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外籍人才、海归人才[9]。一要引进充实。加大引进海外专业学者的力度,公开招聘具有国际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二要走出去培养。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政策,安排教师到南亚东南亚地区接收培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逐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和管理队伍。

3.强化课程国际化建设

国际化课程建设,首先应着眼于双语教材建设。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可根据实际需求共同开发、编制国际化教材。课程设置应面向国际化就业市场需求,研究市场,主动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灵活设置应用性强、市场适应性高的课程小模块。其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推进MOOC网络教学平台,融合国际知名院校的优秀课程,开展远程国际教育,使各专业学生都能够享受2~3门国外高校的高级课程。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云南协同
聚焦港口国际化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