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演进及启示

2020-12-17许翠芳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大学生

许翠芳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史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也体现了特定时期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我国的校园文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开始恢复生机并大力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调整恢复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稳定提升阶段,总体上呈现出由简单到丰富、由静态到动态、由调整到平衡的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大学校园文化也经历了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学界对于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相关研究论文非常少,每年仅有一两篇,直到1991年才突破个位数;1992年以后可以明显看到关于校园建设的相关论文逐渐增多;2000年以后很快突破三位数;2004年首次出现高峰并稳步增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文化的功能不断得到丰富,也逐步呈现出立体特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调整恢复阶段(1978—1992年)

此阶段我国校园文化总体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读书热,一种是功利化。高考制度的恢复让很多人怀揣读书的梦想,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又使人趋向于功利主义,影响了学生纯粹的求知欲望。此时期校园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校园文化活动由简单走向丰富多彩。

1.恢复阶段(1978—1986年)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开始复苏。此时期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开始追求人格的自我独立,学习气氛浓厚,能够理性分析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劣,力求取精华、弃糟粕,校园文化以弘扬发奋读书、励志成才为主。由于恢复了高考制度,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即兴起一股读书热,当时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大学的知识,还要补习之前所落下的知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开展,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等西方文化也曾被大学生倍加青睐。

2.调整阶段(1986—1992年)

随着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地开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切向钱看,唯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逐渐滋生。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建设成为社会的主潮流,商品经济的意识也很快成为校园的主旋律,经济也成为最大的政治。一些青年学生的理论兴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掀起一股“西方哲学热”,他们热衷于尼采的超人哲学,研读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对理论的狂热关注俨然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文化思潮。一些青年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滋生享乐主义、政治意识淡薄等冲击主流校园文化。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有着深刻的底蕴[2]。为了塑造学生的价值观,1986年4月国家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口号,“校园文化”的概念迅速兴起,“推进校园建设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展开。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十二届学代会上,参加学生会主席竞选的几位大学生在竞选中都提出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也隆重举办了“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随后,华东化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也用文化艺术形式举办以建设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活动。1990年在首都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会上各位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校园文化建设正式提上日程,此时校园文化开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迅速发展阶段(1992—2012年)

1.开放阶段(1992—1998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校园内一度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良风气。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取舍,也是其自身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是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挑战下的积极回应。

大学生开始将目光转向各类实业家的发迹史,并开始关注个性和一些影星。校园文化的消费开始转向各类通俗小说,纪实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大学生开始欣赏流行歌曲,品读朦胧诗,创作学院诗。从追星热到社团热,从霹雳舞到交谊舞,从喇叭裤到灯笼裤,大学生校园文化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的色彩。青年学生经常议论的话题集中在经商、合资企业等方面,校园文化趋于实惠和多元化。

2.理性反思阶段(1998—2012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追求不同,思想也开始活跃。一方面,快餐文化正在侵蚀着青年的心灵领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回归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学习,对领袖传记的阅读逐渐升温,对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著作开始研读和学习,甚至青年学生开始珍藏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和画像。

199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3]。此时,西方的哲学热也逐渐降温,《精神分析引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等书籍渐渐受到冷落,曾被追捧一时的尼采和叔本华等人的书籍也被弃置一旁,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能在经济大潮中带来较大收益的经济管理、商务以及法律等书籍。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学生开始研读马列原著,此阶段“寻找毛泽东现象”和“邓小平理论”热是大学生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各高校组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习读书会开展学习,体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大学生积极探索的向上精神。琼瑶、三毛的言情小说不再热得被奉为“恋爱的教科书”,而大陆青年汪国真的诗以其清新、细腻之风在大学校园流行开来。大学生开始体验网上冲浪,开始通过互联网认识外部世界,虽然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假和是非,思想上也难免会被误导,但逐渐能用理性去思考和应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3]。此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生不再盲目崇拜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开始理性思考,能够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三)稳定提升阶段(2012年至今)

此阶段的基本趋势是“网络冲击—回应—提升”,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普遍流行,校园文化也是在此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色。一方面,网络的冲击使校园文化呈现出丰富新媒体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海量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4]。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财经、娱乐等等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微信、微博以及一些自媒体形式的普遍使用更是催生了各种诸如快手、秒拍等快速的视频工具。对大学生来说,搜索信息更为便捷,同外界的沟通也更为迅速,一部手机知天下大事,网络和智能手机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便捷工具。网络成为每天的伙伴,看新闻,看动态,发朋友圈。大学生普遍喜欢看朋友圈、发朋友圈,在网上阅读、交流、购物、订票订饭、看新闻等。校园网络文化弥补了现实中交流的障碍,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有助于学生实现与世界的沟通。

科技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被提到国家的高度,但是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多,传播方式隐蔽等一些不易控因素也给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带来一些问题,导致出现不良后果,如学生因缺乏理性判断而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道德水平下降,责任意识淡薄遇到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这给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冲击,但是技术带来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技术来解决,可以加强网络监管,对校园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建设一个纯净的网络文化空间。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原则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研究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对策[5]。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演进的特点,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相结合

多元并存是指允许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多元化,但是必须有一个保障——主导文化。网络环境催生了高校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6]。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校园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环境,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也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工具,他们是信息的接受者,也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新颖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相统一

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校园带来了现代化的技术,提升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发展的水平,同时增强了校园物质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校园育人平台和形式,拓宽了校园育人空间,大学校园文化是思政教育的一股隐性教育力量,也是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7]。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让人对大学生的甄别能力非常担忧,网络空间亟须监管,这孕育了与网络文化相关的制度文化,这些网络监管制度会对大学生产生隐性影响。新媒体对校园文化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有效结合净化了网络空间,使学校的网络平台更加稳固,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网络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虚拟的网络世界要与现实的大学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新媒体技术对大学校园的渗透在快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之中,仅依靠网络就能实现与外界的大部分交流,网络在带给人便利的同时,也让人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人与外界沟通的全部。虚拟的网络文化环境束缚了人的能力,缩小了人的真实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人是被网络束缚的,是不自主的。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引导学生将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区分开来,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世界,正确使用网络。自媒体时代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8],校园网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另一个家园,是学生归属感的一个体现。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与老师、家庭和同学进行平等交流,还可以在网站上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但是校园文化必须以现实活动为主要方式,注重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融合。

三、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展文化自信的实践场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展示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合适的时机用丰富的形式向学生融入文化自信教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使学生产生共鸣和认同,在感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

(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应该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文化并存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绳,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培育大学校园文化,把大学校园打造成具有民族精神的家园,给大学生一个可靠的精神归宿[9]。在高校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注重学生的道德培育,以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将先进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学生的德育之中,课堂教学、知识竞赛、橱窗展览、板报设计等等都是进行先进文化教育的很好的方式。

(二)依托新媒体技术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上建设一个文化阵地,包括各种微信群、公众号、学校官方网页等,可以建立学校文化宣传主页,并利用各种纪念日在网络平台宣传主流文化,扩大红色网站的覆盖率。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创办各类群、公众号,更为及时地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群内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以新媒体为依托为学生接触社会文化提供良好机会,网络教学、网络平台、网络阵地、网络校园文化等都是不错的方式。各学校的网站内容要趋于丰富多彩,既体现学校文化活动的内容,也体现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大学教师可以开通个人微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丰富课外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要丰富多彩,注重时代性、趣味性、先进性、针对性。校园文化“是将各种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等进行过滤和优化,并且积淀下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加以传承。[10]”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娱汇演、主题班会等。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全面的掌握,以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和及时调整。校园文化建设适宜以班为单位,建设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楼道文化、板报文化、橱窗文化等,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学生向上的风貌,并以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学校图书馆要为校园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为学生提供方便,因为学校图书馆文化一般是校园文化的缩影,学生在图书馆内更能接受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折射着社会文化,也体现着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从起步、调整到发展经历了波折,也一步步趋向完善。新媒体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严峻挑战,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网络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1]。随着全面决胜小康的伟大战略的实现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际交流会更加频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将会朝着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大学生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大学生之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