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胃癌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0-12-1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生存期贫血进展

李 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9)

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至晚期[1]。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很容易受肿瘤浸润程度、疾病消耗与慢性失血等因素影响,使其并发贫血,尤其是化疗药物使用后出现骨髓抑制,会直接提高贫血几率。在既有研究中指出,贫血可能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甚至会增加复发与转移的几率,因而被当做预后不良独立性危险因素。由此可见,针对晚期胃癌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对于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十分有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 0 1 8 年6 月~2 0 2 0 年6 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 0 例, 其中男3 3 例, 女2 7 例, 年龄36~77岁,平均(64.93±8.54)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不低于两周期SOX化疗方案治疗,并检测其化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判断贫血的标准:男性血红蛋白值小于120 g/L,女性血红蛋白值小于110 g/L[2]。化疗前,贫血患者37例,非贫血患者23例。经化疗后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完全缓解(CR)(2例)即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16例)即靶病灶最大径总和较之于治疗前减少不低于30%,至少维持4周;稳定(SD)(20例)即处于部分缓解和进展间;进展(PD)(22例)即靶病灶最大径总和增加不低于20%,亦或是出现新发病灶。化疗有效指疾病控制,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稳定患者总和;化疗无效指疾病进展。治疗期间,每两个疗程复查CT,后因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而终止化疗患者通过电话随访,而随访终点即患者死亡。无进展生存期(PFS)即随机化至患者出现肿瘤进展亦或是死亡时间。总生存期(OS)即随机化至患者死亡时间[3]。

1.3 评价指标

(1)对比分析化疗后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2)对化疗前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化疗后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研究

经化疗治疗,有效患者指标较之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化疗后有效、无效患者血红蛋白含量(±s)

组别n血红蛋白含量化疗有效38118.19±18.86化疗无效22102.37±16.58 t 3.3276 P 0.0015

2.2 化疗前贫血患者、非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对比

化疗前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5.23±1.17)个月、总生存期(1 3.9 8±3.3 6)个月,非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7.37±1.86)个月、总生存期(17.74±3.88)个月,t值分别为5.4813、3.9708,p值分别为0.0000、0.0002,前者指标与后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癌这一恶性肿瘤是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经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胃癌患者约7.3万人,而我国占比在35~40%[4]。大部分胃癌患者晚期容易出现肿瘤相关性贫血,其发生和肿瘤相关性溶血、失血、铁代谢异常以及造血原料摄入不足等因素存在直接关联。在此研究中,晚期胃癌患者经化疗后,其血红蛋白含量均下降,化疗前并发贫血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对于非贫血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后期客观有效率比贫血患者高,因化疗药物所引起的骨髓抑制与生成红细胞量下降,均降低了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于化疗之前贫血患者则以心悸、食欲缺乏以及乏力等表现为主,且患者免疫力有所下降,很难耐受化疗治疗。

在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缺氧发挥着重要作用,贫血则会使肿瘤组织缺氧程度明显加重,进而对化疗药物扩散期间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会减少氧自由基,致使化疗药物破坏肿瘤细胞DNA作用被严重削弱,影响化疗药物治疗效果[5]。在相关临床研究中,针对胃癌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化疗效果相关性进行分析,证实化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和疗效存在直接关联。另外,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其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样可使化疗效果增强,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

在研究中,随访并观察了化疗前贫血患者、非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证实贫血患者各项指标均比非贫血患者差,可能和晚期胃癌贫血患者出现侵袭与转移等因素存在关联。在国内相关研究中指出,化疗前胃癌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的预后不理想,然而平均生存时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此研究中,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和研究对象贫血程度相对严重存在一定关联[6]。此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病例少且没有根据贫血的程度细化分组胃癌患者,因而无法研究不同贫血程度对于患者化疗以及预后的具体影响。为此,在后期临床研究中,应适当扩大研究病例规模,增加评价指标,以系统化地探讨血红蛋白含量对于化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

总体来讲,晚期胃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直接关系到化疗的效果与预后,为此,在临床工作开展期间,需针对胃癌患者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加以观察,并积极治疗贫血,及时调整临床化疗方案,尽量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延长其总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生存期贫血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