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行情低迷60 天后“五一”将迎涨价潮?

2020-12-14

北方牧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五一猪价屠宰

4 月21 日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显示, 我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33.40 元/千克, 价格较昨日下跌了0.22 元/千克, 较上周(4 月14 日)下跌了0.38 元/千克,较上月(3 月21 日)下跌了2.48 元/千克,环比跌幅为7.43%。

从近期猪价涨跌幅度来看,今日下跌幅度达到近日最大!但与去年同期(2019 年4 月21 日)相比,今日猪价上涨了17.96 元/千克, 同比上涨了116.32%。 上述数据显示,短期内我国猪价走势在回调, 但整体猪价仍在高位运行, 养殖利润依旧可观。

从各省生猪价格报价信息来看, 今日我国猪价最高为海南省37.20 元/千克,最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0.41 元/千克, 总体价 差为6.79 元/千克。从各省猪价水平来看,目前省份分布最多的是“31 元”价格水平,共计有9 个省份。

目前我国各地猪价虽仍存在区域差异化,但总体价差在不断缩小。南方高价区近期持续受外地低价猪源入市冲击,当地猪价出现连跌,目前平均报价在35 元/千克左右。而北方地区由于大量生猪外调, 缓解了当地市场猪源过剩的局面, 猪价出现企稳态势, 平均报价为31.50 元/千克。 经过近段时间的运行,目前南北猪价价差逐步缩减到3.50 元/千克左右。

从猪价走势可知, 本轮猪价下跌是从2 月中下旬开始, 截至目前已经将近持续两月时间, 期间虽出现偶涨,但从整体走势来看,意义不大。 今日猪价较2 月18 日下跌了5.35 元/千克。

众所周知,本轮“猪周期”下行时间过长,受各方因素影响:从供应端来看,大猪集中抛售,屠宰企业顺势压价,拉低猪价水平;从消费端来看, 受新冠疫情影响, 各地消费不振,需求有限,无法拉动猪肉以及生猪价格上涨。

但同样, 近一周来我国生猪价格有企稳迹象,加上“五一”假期临近, 这让不少养殖户开始咨询后市猪价走势,尤其是“五一”期间猪价会否上涨成为养殖户的热议话题……

关于 “五一” 期间猪价走势如何?能否顺利上涨?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从供应端来看, 受前期生猪大量出栏影响, 目前市场猪源较为充足, 不少屠企在猪价下跌期间压价备货, 不排除有部分屠企选择为假期消费补充库存,但收购量有限。 并且我们了解到, 目前大量养殖户存栏生猪有些达到了150 多千克,为了减少损失不断出栏, 这降低了屠宰企业的收猪难度。 而受市场行情影响, 其实目前屠宰企业已经在减少收购量,即便有屠宰企业“剑走偏锋”选择大量购入,养殖端一旦集中出栏,同样会“拖累”猪价上涨步伐。

从消费端来看, 目前我国猪肉消费量对提振猪价是 “心有力而余不足”。 “五一”假期出行人数增加者不可避免, 有人认为: 外出消费增加,猪肉消费量自然也会提升。 但结合我国目前形势来看, 我们只能提醒那些同样有如此想法的猪友们;有些事情咱们不能“空想”。 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但并没有消失,随着无症状患者出现,疫情“隐形”风险增加。 在此背景下,其实很多人都会慎重选择,出行不可避免,但人数与往年相比势必会有大量减少。 官方监测数据显示, 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同比双双下降,其中支出降幅达到12.5%,这些数据已经表明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结构产生明显变化。

在如今大环境下, 报复性消费概率较小,而猪肉方面更是有限。 加上现在“每周一度”的储备肉投放,“五一”假期大概率上是少不了它的“身影”,相较于热鲜猪肉,储备肉价格更亲民, 在可支配收入降低的情况下, 不少居民会更倾向于选择储备肉。

综上所述, 五一期间猪价 “纯粹”上涨存在大量利空因素,上涨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猪价水平依旧维持高位, 但震荡涨跌大概率上是5 月初期最合理的走势。

猜你喜欢

五一猪价屠宰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消费低迷供需博弈 全国猪价大致稳定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