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方法研究

2020-12-13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

摘 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主要存在教材缺少传统文化元素和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两个问题。通过适当增添传统文化内容、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中西方文化有效结合和设置傳统文化探究任务四种融入途径,将英语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认知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学生的英语素养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课堂 融入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7.0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浓缩,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由于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为学生介绍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少涉及。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补充中国元素,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缺少传统文化元素

由于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因此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比较注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导致教材缺少传统文化元素。这样一来,无论是课堂还是教材之中,都会流露出浓郁的“西方味”,比如学生知道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对中国传统节日却逐渐淡忘。

2.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英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式英语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之下,即便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也缺少学习的机会与空间,更多的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英语习题,或者对语言输出的训练,而学生接触的文化也以英国、美国等西方文化为主。究其原因在于英语教师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融入意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

1.适当增添传统文化内容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通常局限于课本知识,注重对学生的教材内容传授,而往往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小学英语课堂上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因此,英语教师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就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适当增添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接触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从而还有助学生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实现英语学习的高效性。

比如译林版《Unit 8 Happy New Year!》一课,需要学生认识uncle、adoll、a robot等词汇,学会运用句型Happy New Year!What’s this/that——It’s...、This is for you等。由于当下的大多数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比较追崇,尤其喜爱过圣诞节、万圣节,反而对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很少,通常认为在春节时只是收红包和压岁钱,对贴对联、包饺子和守岁等习俗毫不关心。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中国春节的教学,做好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便学生从小热爱中国传统节日。

2.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情境,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要尽可能贴合学生的生活来构建情境,让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高效率的英语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还能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促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最终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英语素养。

比如译林版《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本单元主要围绕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话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句型What are you/they doing?I’m/We’re...。因此,英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的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务劳动模拟活动,展开角色扮演,尝试运用词汇clean the table、sweep the floor、wash the dishes等等,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体验到父母的辛苦,来激发学生帮助父母的意识,以便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真正将中国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3.中西方文化有效的结合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抛开学生正在学习的英语知识体系,独立学习中国本土文化,而是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将中西方文化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英语知识点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与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实现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英语水平的同步提升。

比如译林版《Unit 2 Dinner is ready.》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rice、broccoli、fish、soup、meat、noodles等食物名称,会说句型What’s for dinner?Have some broccoli,please.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美味,习惯用筷子,而西方人侧重营养,习惯用刀叉,而且中国人以咸香为主,西方人爱吃甜食。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分别列出中西方的食谱,例如中国主食为米饭、面条,西方主食为汉堡、披萨等等,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与运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设置传统文化探究任务

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加之英语教学任务繁重,所以英语教师想要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抓紧课堂的每一秒钟,来构建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设置探究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去自主经历传统文化的发现、了解与认知过程,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同时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学习空间,以便使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英语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思维与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译林版《Unit8 Chinese New Year.》一课,在以往的学习中教材通常以“holiday”为话题,所以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有关春节及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虽然不陌生但却难以表达。因此,英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运用“be going to”制定春节的活动计划,去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春节风俗,同时小组成员可以运用英语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春节活动,从而在无形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語课堂,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认知与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学生的英语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英语教师将英语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合,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学丽《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第25期。

[2] 许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对策浅析》,《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

[3] 杨丽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中外交流》2018年第31期。

[4] 李书亚《中西合璧——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中外交流》 2019年第26期。

[5] 闫绍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6期。

[6] 张颖、李林虹、刘扬等《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初探》,《报刊荟萃》2018年第6期。

(王路,出生于1990年,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