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之群文阅读策略初探

2020-12-13王振华

关键词:诗歌鉴赏复习群文阅读

王振华

摘 要:诗歌是中国的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现代教学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严重不足。本文依据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体验,结合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课题,探讨如何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诗歌鉴赏 复习 群文阅读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7.008

一、诗歌教学的难点

1.年代久远

诗歌体现了作者所处年代的思想、精神、情感,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学生来说,由于年代久远,对作者要表达的很多情思并不能体会到,所以对诗歌的情感非常淡薄。

2.语言晦涩难懂

一提到诗歌鉴赏,很多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这首诗歌是什么意思。这主要是由于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古代诗歌的遣词与现代的词义、语法、表达有着千差万别,要读懂古代诗歌,必须能熟练地理解文言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诵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以分为重的现在不太现实。

3.学生不够沉稳

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学生的心境也被打破,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不适用于不够沉稳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外物打扰。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难以读懂古代诗歌,诗歌鉴赏无从谈起。

4.教师的认识偏差

教师单纯地把疏通字词当成教学重点和难点,把诗歌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能背能默写就算及格,忽视了诗歌的意境和风情,导致学生对古典诗歌失去兴趣,使风格多变的诗歌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二、诗歌教学的方案

1.解析诗歌“环境”

诗歌短小精悍却蕴藏深意,区区五言七言就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诗歌是诗人的精神产物,诗人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诗人,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风尚深远地影响着诗人,决定着诗歌的风格。可以这样说,要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必须让他们去了解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才能与作者相知。教师要把诗歌放在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认知,才能真正鉴赏诗歌作品的意义。所以,了解诗人、作品的社会环境是诗歌教学必须要做的准备。

2.解析诗歌“时代”

导引学生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为了把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中,在历史时空之中看见沧桑。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诗歌的时代气息。例如学习李白的诗歌,必须了解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强大的盛唐是李白豪迈诗风的基础,时代环境和李白的诗歌是相生的关系。李白生活的盛唐经济繁荣,国力上升,文化昌盛,对儒释道各学派采取兼容政策,这一切使他的精神自由活跃,自由发展,盛唐诗人的精神天地是广阔的,盛唐诗歌在艺术风貌上也表现出盛唐的“气象”。这种时代的精神孕育出李白这样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3.用心感受诗歌感情

了解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只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起步基础,用心感受才是与诗歌的深入交流。在解析与欣赏诗歌时,不能简单地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极个别的字眼,应该从诗歌整体来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领悟到的感情去体会去推测作者写诗的情意。抓住这一点,才可以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提高鉴赏水平。

4.理解诗歌手法

古代诗歌大多都运用比喻、拟人、象征、互文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短小的诗句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感人。例如李商隐的《锦瑟》,它的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用“瑟”的美来比喻自己的才华之美,用“五十弦”象征年华流逝,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淡淡的伤感之情。

5.解析诗歌线索

在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引导高三学生开展诗歌鉴赏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主题,构建完整的诗歌鉴赏体系,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开展诗歌鉴赏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诗歌题材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高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咏物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抒情诗等等,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题材相同的诗歌组合到一起,应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地掌握这一类型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如讲解咏物诗时,教师可以将类型相同的诗歌组合到一起,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之能够把握所用之物的形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讲解送别诗时,引导学生对不同诗人的写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强化理解深度及把控能力。应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将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加以分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习体验。

其次,教师可以考点为线索进行教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诗歌鉴赏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把控考点,规范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所以在复习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历届考题,将诗歌鉴赏划分成人物形象类、写景类、语言风格类等不同的类型,以不同的类型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单项群文训练以及综合群文训练,加强复习效率,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诗歌是我国有文字以来最华美的一章。诗歌教学要立足于传统,但要用新理念,在教学上大胆创新。教师应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作为老师,必须自己读透诗歌,将自己融入到诗歌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高庆友《群文阅读视角下的高三古诗词复习——以古诗词中“词”的复习为例》,《中学语文》2017年第33期。

[2] 赵男《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之探讨》,《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6期。

[3] 吴岳峰《群文阅读观照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析》,《才智》2020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复习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