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估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2020-12-10侯俊华

关键词:效应政策大学生

侯俊华, 李 敏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有关创业政策的研究是在创业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我国相关创业政策的研究开始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才逐渐关注创业政策的研究[1]。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首要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从而降低创业的难度,最终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近几年来,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国家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税收优惠、信贷支持、项目扶持、用地优惠等,效果显著。《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7年的六年时间里,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上升了将近一倍[2]。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成功率仍不足5%,处于较低的阶段,说明大学生创业有较大地提升空间。根据现状,对现行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进行有效性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完善现有的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于政策评价研究,西方有各种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学者韦唐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价模式分为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模式三种[3]。我国学者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较滞后,可参考的文献内容不多,在有限的资料中关于政策评价的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缺乏。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实践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的研究内容涉及的不多,国内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兰剑和温晓兰,他们将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总体分为创业总体竞争力评价、创业效益评价以及创业服务评价三类指标并进行了构建[4];薛浩和陈桂香以及汤明、王万山和刘平分别依据这三类指标进行了构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5,6];肖潇和汪涛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了定量评估[7]。在政策的评价过程中,为解决指标难以量化这一问题,学者们常运用灰色综合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本研究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西省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有效性评价与分析。

1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供给

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鼓励大众创新创业,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以及支持和优惠政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税费减免政策。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从事自营职业的,可以凭就业失业登记证获得一定的税费减免。具体表现在未来3年内每年度限额8 000元可用于抵消本年度应支付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等各项税费;从事个体经营非当年毕业的,可在毕业2年以内,从登记注册日起三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将之前的求职补贴变更为求职创业补贴,并且其补贴对象范围扩大,其中包括获得国家助学金的高校应届毕业生[8]。第二,信贷扶持政策。若创业项目属于微利项目,可享受至多10万元贷款的财政贴息扶持。第三,进一步改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合工作机制,增加启动资金的金融投资,拓宽资金渠道,引入风险投资资金。

除上述创业政策优惠以外,江西省人力资源网发布了一些其独有的政策来激励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例如:政府机构可免费保管创业大学生的档案;取消之前对于落户的限制条件,消除创业毕业生的忧虑;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障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加大对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投入等优惠扶持政策。高校还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等,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积极性,从而改善整体创业氛围。

2 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以一定的评价标准为原则,借鉴《城乡统筹背景下江西省农民工创业政策绩效评价研究》中的政策效应、效率、公平与回应四个标准,以政策前期宣传、中期执行、后期取得的成效以及最后的反馈这四方面为主线,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初步构建出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政策公平标准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在各相关利益主体间公正合理的分配,这点大学生相对比其他创业者获得更多的优惠,因此该指标体系侧重点由政策效应评价、政策效率评价、政策回应评价三部分组成。

政策效应评价指标重点考查大学生创业政策由宣传到执行过程中获得的效应,构建的准则层包括创业政策落实效应和实施效应。创业政策的落实效应主要考查有关政策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执行为子准则层,政策的宣传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创业者对政策知晓程度和获取政策信息时的便利情况两个方面指标。政策的执行分为创业者对政策的利用情况和在利用时的难易情况两个方面指标。创业政策的实施效应,按其做出贡献的类型分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子准则层。经济效应通常是指通过对政策的利用而使创业者得到的回报,具体以创业者所选择的行业领域和创业的成功率两部分指标进行进一步的体现。社会效应则从激发创业者的意愿和改善创业环境两个方面指标进行体现,这样就得出前期宣传、中期执行和后期取得的成效。

政策效率评价主要是考查政策的投入成本和实际经济成效。实际经济成效目前难以量化,此部分可以从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看出。

政策反馈效应集中体现在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上。依据国家现有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供给,政府的优惠政策具体可细分为八个指标: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创业培训、对创业者提供的绿色通道、创业信息的服务、创业项目的扶持、创业孵化基地的完善度以及创业占用场地的优惠政策[1]。由此构成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江西省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专家评分得到两个指标之间的相互重要程度以及每个级别的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计算,最终得出可接受的指标权重。本研究通过多种渠道最终共收到11份有效的专家评分问卷,经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1。其中,政策落实效应占到了0.163 4,政策反馈效应达到了0.297 0,政策实施效应则为0.539 6,这说明政策的实施情况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3.2 模糊综合评价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1月至12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形式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两年内的学生。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以及纸质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了6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10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率为89.7%。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和表1得出的各层级指标相对权重,构建单因素评判矩阵从而得到各层级评判向量。

表1 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权重

由于政策评价是一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为了对数值进行描述,我们将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的集合定义为5个等级,即{差、低、中、良、优},相应的赋值系数集合定义为{20、40、60、80、100}。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可以得出政策有效性评估的结果,各项评分数据如表2 所示。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一系列处理可以得出最终得分为56.99,对照评判等级,其分值在40至60之间,结果为中等,即创业政策效果总体表现一般。

在这三个因素中,得分最高的是政策反馈效应62.47分,评价结果为良好,这表明创业者在了解并使用相关创业政策以后,对于政策的满意度较高。调查中发现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和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对于他们已经了解到的相关扶持政策的态度是较满意的,认为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解决了很多现实的问题。而政策落实效应评价结果分数较低,为52.14分,说明政策的宣传力度与执行力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导致其评价结果低的原因是政策宣传力度较弱,只有46.85,这一指标严重影响到了政策绩效评价的总体分值。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只有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会对相关的创业政策进行了解,而对于大部分没有创业意向或者创业意向较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会主动去关注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很难非自主地接收到有关政策的信息。这主要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日后的政策宣传应该作为工作重点。另外,政策实施效应中的社会效应这一因素的评价得分为61.34,与总体相比较得分较高,这表明现阶段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前景良好,创业环境较好,若进一步加强宣传,大学生创业率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4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建议

4.1 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的参与度,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4.1.1 加强与大专院校的联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现行的一些政策主要是各级行政部门制定的,然后由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联合发文,大学生参与度低,这样往往导致政策需求精准性不够。在制定政策时,应关注有意向创业大学生的参与度,各政府部门可以与大专院校联合,使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需求,并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制定后续跟进措施,使政策具有连续性[8]。

表2 江西省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得分

4.1.2 拓展宣传渠道,扩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由于政策政出多门,没有专门的权威部门进行协调与解读,一方面,导致有创业意向或潜在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相关政策的支持,或者由于无法及时地了解到有关政策,这可能导致创业积极性的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可能会导致有意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找不到可求助的渠道,最终放弃创业[9]。因而,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可以使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本身能够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新媒体传播相关政策可能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新媒体的传播可以使其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优惠等。有关部门还可以与当地各大高校达成“联盟”,建立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定期带领大家学习最新相关政策,解答政策中大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将宣传扩展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做到大学生不用有了创业想法之后才去主动收集相关信息,而是使其在校期间能不断接收到相关创业信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4.2 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区域规划与设计,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进行了相关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各地方政府应予以积极地配合与引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地方政策趋于雷同,差异性不是很明显,地域特点表现不足,缺乏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方区域、资源、创业周期等不同特点做好政策扶持规划,江西省应当结合其自身的自然地理特点,使大学生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其次,创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扶持政策不同,创业前期后期的重点有所不同。政府在创业初期的扶持优惠力度较大,后期持续性支持则显得不足,尤其在创业孵化阶段需要资金、场地、人才和物资等不断地扶持,政府应当全方位地进行规划,依据大学生创业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政策。

4.3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

首先高校要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硬实力[10],加大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扶持力度,对大学生创业所需信息、资源、技能等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提升创业意愿与技能;其次要联动政府部门、企业与高校,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或者创业孵化基地,依据大学生创业需求给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及相关政策支持,不仅是提供创业方面的服务,还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必需的创业信息咨询、经营模拟、大数据分析、人才资金支持等方面服务,要将孵化基地打造成综合性服务平台;最后完善大学生创业联动机制,保障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效应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助企政策
政策
死海效应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