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12-09王杜艳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

王杜艳露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607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0)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指的是人体内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脑膜与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肺外结核中大约有5%~1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本次研究主要针对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流程展开探究,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因“急起头痛伴发热20天,双下肢无力8天”于2019年05月05日入院,在20天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发热,最高体温39.3℃,无咳嗽、咳痰、肢体抽搐症状,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两天后(具体不详),头痛反应加重,后于县医院行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均提示异常(具体不详),于4月27日转入我院治疗,查脑电图提示广泛中-重度异常脑电图(以θ波为背景,额颞区可见稍多δ波)。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为: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核细胞计数:323 10^6个/L,单个核细胞:95%,多个核细胞:5%。脑脊液生化检查:脑脊液葡萄糖1.33 mmol/L,脑脊液蛋白:2.40 g/L,脑脊液氯:108.3 mmol/L。脑脊液细胞学:白细胞:334/uL,中性:4%,淋巴:91%,单核:5%。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119 mg/L,脑脊液白蛋白:1190 mg/L。脑脊液病理结果显示: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淋巴细胞为主性,未查见隐球菌及异型细胞。入院予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患者神志逐渐转清,但出现鼻出血、呕吐咖啡色液体1次,于05月04日上午转省人民医院治疗,患者经治疗后鼻出血已止,今又转入我科治疗。Braden评分10分。跌倒坠床评分5分。Barthel评分0分。Padua评分3分。后予以心电监护、吸氧、流质饮食、脱水降颅压、活血化瘀、抗结核、护胃、保肝等治疗。

入院查体:T:37.6℃,P:100次/分,R:18次/分,Bp:112/86 mmHg。双上肢肌力5°,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2°,肌张力低,四肢腱反射(+),颈抵抗,颏下3横指,感觉及共济检查不能配合,双侧巴宾斯基征(+)。

治疗:(1)静脉给药:地塞米松、异烟肼、阿拓莫兰、甲钴胺、左氧氟沙星、烟酸、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斯沃注射液、阿米卡星、甘露醇、氯化钾注射液;(2)口服药物: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欣可来、杜密克、奥克、碳酸钙D3片。

经药物治疗、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该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头痛、呕吐等不良症状均有了明显的好转,并于2019年9月出院。

2 护理要点

2.1 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必须要定期对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清洁、打扫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同时,适当调整病房内的温度、湿度情况,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喜好对病房进行简单的装饰,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1]。另外,为了防止部分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现象,可在其病床旁安装防护栏进行保护。

2.2 心理指导

部分患者受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响,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的心理情绪,进而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满足其所有合理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患者感兴趣的事物来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2.3 健康宣教

护理工作人员还可以组织科室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前来参加相应的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其讲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即: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与了解程度。对于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还可对其进行一对一讲解,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列举在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解除患者内心的疑虑,增强其自信心[3]。

2.4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和病情变化情况(意识、瞳孔),在出现异常现象时,护理人员必须要立刻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急救准备;

2.5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密切关注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于部分头痛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其疼痛的部位、程度进行分析,必要时可在咨询医生后给予其适量止痛类药物进行服用[4]。另外,在患者发生呕吐时,必须要及时调整体位,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误吸现象的出现。

2.6 饮食干预

在饮食方面,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喜好为其搭配,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蛋白质丰富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类食品,与此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润肠类食物,保持其大便的通畅。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人体内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以及AIDS病患者的逐渐增多,结核性脑膜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也在逐渐增高,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术后恢复效果,必须要及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从环境、心理、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用药指导、日常饮食等方面进行干预,从而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Vaccination
脑子也是水做的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