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2020-12-09曹翠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置管输液导管

曹翠丽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受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影响,近年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化疗、手术为治疗肿瘤首选方案,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输液是必不可少的!肿瘤治疗时间长,需反复输液,为了减少病人在治疗上反复穿刺及痛苦,保证输液过程顺利,输液方式临床上会选择置入深静脉导管,首选是置入PICC导管,该技术不需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少,也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病种限制,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但治疗中PICC置管若护理不当反而会增加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临床需在PICC置管同时辅助开展护理干预,以确保置管及治疗效果,本次选择128例接收PICC导管置管的肿瘤患者研究,对比置管中常规护理、护理干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01月~2020年03月接收128例PICC导管置管肿瘤患者研究。试验组36例男、28例女,年龄36~82岁;疾病类型:14例肺癌者、8例肝癌者、3例胃癌者、4例鼻咽癌者、9例乳腺癌者;5例肠癌患者;3例宫颈癌患者;18例其他癌变者;穿刺静脉:43例贵要静脉、1例头静脉、1例大隐静脉、18例肱静脉。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年龄30~83岁;疾病类型:14例肺癌者、9例肝癌者、3例胃癌者、3例鼻咽癌者、5例乳腺癌者;9例肠癌患者;2例宫颈癌患者:19例其他癌变者;穿刺静脉:44例贵要静脉、3例头静脉、0例大隐静脉、17例肱静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做好病人的评估,包括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年龄、营养及意识状态等,行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存在置管的禁忌症。予紫外线消毒,指导患者选择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七步洗手法,戴口罩,备齐用物,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测量导管(巴德瓣膜单腔4Fr、康新单腔4Fr)置入长度、上臂围。先进行皮肤的清洁消毒,穿隔离衣、带无菌无粉手套,打开无菌穿刺包,铺巾,准备无菌物品,扎止血带,自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见血后平行进针1~2 cm,松止血带,推进外鞘管,左手中指在外鞘管上方皮肤按压血管止断血流,右手撤出穿刺针心,将导管送入鞘管内,当导管送入15~20 cm,到达患者肩部时,嘱做配合动作,减少导管上颈机会,缓慢、匀速地送至导管预计长度后,从血管内撤出穿刺鞘管,抽回血,冲管,撤导丝,修剪导管长度(一般外露为7 cm),安装连接器、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固定好导管,外贴透明3M贴膜覆,术后x光定位证实导管末端在理想位置(一般为T5~T7或腰3)方可治疗。在128例患者中,导管尖端位置在T8有9例,导管予退出1~2 cm;导管尖端位置在T9有4例,导管予退出2~4 cm;导管尖端位置在T10有1例,导管予退出5 cm;导管尖端位置在T5有2例,导管予送入2~3 cm;导管尖端位置在T4有1例,导管予送入2 cm;余均未做特殊处理。

常规护理:置管前为患者讲解置管重要性、可能出现并发症、注意事项,置管完完成后密切观察其皮肤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

护理干预:(1)置管前:系统评估患者社会心理方面(包括配合程度、对置管的接受度及经济能力)、生理情况,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针对其年龄、受教育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其次在护理中禁忌询问患者隐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后为其讲解置管流程、注意事项、重要性、优势、配合方法,针对老年患者可参考图片、宣传手册进行讲解,提高其接受程度。此外置管前清洁皮肤、准备袖口宽松棉质衣物、详细示范配合方法。(2)置管中:密切观察患者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变化,定时询问患者置管感受,通过交谈、深呼吸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针对疼痛敏感、一次穿刺失败者可播放舒缓类音乐,缓解其负面情绪[1]。(3)置管后:协助患者穿戴衣服,解释x光拍摄重要性,并陪同其进行x光检查。检查完成后及时护送患者回至病室,协助其选择舒适体位,根据需要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定时检查患者置管肢体的血运情况,嘱咐病人自己按压穿刺点30分钟,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置管问题、导管护理方法、通过发放小册子、观看小视频等方法提高其认知程度,出院时发放导管维护手册,叮嘱其定时入院维护。

1.3 观察指标

①常见穿刺点出血、皮疹、渗出液、红肿硬结、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②评价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2.0分析,t、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x2表示计数资料,P值表示检验结果。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5%与对照组68.75%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63例98.44%;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57例89.0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4.8000,P=0.0285。

3 讨 论

PICC导管是化疗、静脉输液有效通络,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占据及其重要地位,但肿瘤患者缺乏对PICC导管正确认知,致使导管维护效果差,增加穿刺点出血、渗出液、红肿硬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增加病人的痛苦,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提供高效护理干预措施,到达改善PICC置管质量、维护效果目的。

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需求无针对性,且护理措施多基于既往临床实践,致使护理缺乏连贯性、针对性,影响护理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学习全球针对PICC置管护理经验,根据PICC置管流程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护理针对性、有效性。其次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人道主义精神,肿瘤患者化疗、静脉输液均是实施多次穿刺,选择PICC置管可降低穿刺次数,加之PICC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可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及静脉炎发生率,本研究中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44%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可行性,分析:在PICC置管中实施护理干预,为其提供全面、系统护理支持,引导其了解PICC置管对肿瘤治疗重要性、注意事项、维护方法,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2]。

综上,PICC导管置管肿瘤患者选用护理干预,既可降低并发症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又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置管输液导管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