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衰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2020-12-09曹莎莎

关键词:心衰组间护理人员

曹莎莎

(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国药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心力衰竭属于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对心衰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以12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别,针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和分别护理,并对组间护理效果展开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20年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衰患者为我院开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中60例患者,对照组中60例患者;实验组男女患者数量为35:25,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为34:26;实验组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3岁和62岁,对照组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63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3.8±4.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5±5.1)岁。在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中,对比P均>0.05,可以对比。

1.2 护理方法

1.2.1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感,强化患者的求生意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对于患者以及家属的提问,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倾听并细致作答,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1.2.2 开展健康教育

心衰患者普遍年龄相对较大,所以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同时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不断增加,进而强化了患者紧张、焦虑等多种负性情绪,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基于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文化水平等,使用患者能够轻易理解的语言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认知,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程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2.3 完善家庭和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的家属以及朋友进行沟通,强化患者家属以及朋友对患者的关怀,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温暖,从而提升患者回归社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孤寂感,起到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56(93.33%)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47(78.33%)例,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心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出现急性的心脏病变,并导致其自身出现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以及急性淤血综合征,能够引起患者的缺氧以及高度呼吸困难,所以必须及时予以患者缓解措施。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治疗过程中,受到患者心理压力过大的影响,存在治疗过程不顺利的情况,所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已经成为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在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工作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护理人员在于患者进行交流时,亲切的态度、关心的语言等,均能够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也就能够起到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并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2]。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56(93.33%)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47(78.33%)例,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在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对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促使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心衰组间护理人员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