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甲减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评价

2020-12-09刘鑫琪

关键词:组间依从性护理人员

刘鑫琪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为甲减,临床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部分患者伴有抑郁、呆滞、缺乏自信等心理状态异常[1]。为提高治疗效果需配合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84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2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2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甲减临床诊断标准,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2),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18~69岁,年龄均值(37.69±5.6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17~65岁,年龄均值为(37.54±5.85)岁,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常规基础护理,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护患沟通、心理引导等。(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个体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合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其实施健康宣教,通过集中讲座、一对一讲解、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讲解甲减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重点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甲减治疗的影响,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2)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表达个人诉求,发泄不良情绪,给予其充分的关爱及尊重。对患者进行正向心理引导,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信心,改善个人心理状态。(3)心理引导:甲减患者需常期用药治疗,部分患者受病情影响,治疗依从性降低,为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引导,鼓励患者发表对治疗的观点,评价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疏导策略。日常开展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可故意出现小差错,引导患者纠正,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干预中,进而实现护理效果的提高。

1.3 评价标准

利用SF-36量表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包括社会、情感、生理等,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利用SDS评分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得分与抑郁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评估组间社会、情感、生理等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分别为9.8±1.5、9.8±1.3、9.6±1.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2±1.1、6.4±1.2、5.9±1.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SDS评分,研究组为1.7±0.7,对照组为5.4±1.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甲减属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嗜睡、智力下降、耳鸣、记忆力减退等,部分患者伴有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甲减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重点关注甲减患者的心理状态,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实施甲减患者心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与心理引导结合,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错误的认知得到纠正,护理质量显著提高[2]。

由此可知,甲减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组间依从性护理人员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