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分析

2020-12-09曲国海

关键词:出血量资料骨折

曲国海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在临床中,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患者在解剖过程中具有复杂性,且软组织覆盖性较差,增加了治疗的难度[1]。在术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导致预后较差。通过有效的影像资料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3D打印技术属于新型的影像技术,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2]。本文择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患者,观察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是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纳常规影像资料,观察组36例采纳3D打印技术,其中观察组(36例):女17例、男19例;年龄在20~63岁,年龄均值为(40.11±6.24)岁。对照组(36例):女18例、男18例;年龄在21~62岁,年龄均值为(39.87±6.19)岁。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在术前实施消肿治疗,在肿胀消退后才可实施手术,一般为7~14 d。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将跟骨外侧扩大为“L”形入路,实施无牵拉技术,充分显露出来,在患者跟骨外侧放置钛板,利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在必要的时候,利用C臂透视调整突螺钉的准确位置,对复位情况进行验证。对照组采纳常规影像资料,即采用CT二维图像或者X线技术,选择合适的跟骨钛板实施手术。

观察组采纳3D打印技术,在术前,利用软件将CT图像导入,建立三维模型,实施数字化重建处理,在进行模拟复位后将跟骨3D模型打印出来,利用钢板预塑性,对复位标准模块进行打印,在导航模块置钉,然后实施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C臂X线暴露风险,观察患者手术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以SPSS 20.0软件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述,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述,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分析手术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12.11±99.84)ml、手术时间(135.27±19.84)d以及C臂X线暴露风险为(16.67%),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17.36±81.25)ml、手术时间(89.55±9.73)d以及C臂X线暴露风险为(2.78%),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跟骨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跟骨骨折患者会出现关节塌陷、骨质缺失以及跟骨变宽的问题,需实施手术治疗方案。复位骨折是主要的治疗目的,但是跟骨结构具有复杂性,且跟骨关节面不够平整,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愈合畸形等现象,甚至影响患者走路功能,需提高其重视程度[3]。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C臂X线暴露风险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CT扫描或者X线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跟骨骨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但是常规影像资料不能对复位后状态、置钉位置及钢板形态进行准确评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需实施3D打印技术,根据CT图像数据,还原患者骨折部位,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将重建后的图像数据打印出来,并建立跟骨骨折模型。临床医师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实施虚拟手术,可增加治疗策略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果。针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3D打印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跟骨骨折患者中应用3D打印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

猜你喜欢

出血量资料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