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以奥斯卡短片《包宝宝》为例

2020-12-04武琳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包子跨文化语境

□武琳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追溯往昔,中国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放眼当下,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正稳步迈进,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故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效的跨际传播,成为当前愈加突出和紧迫的重大任务。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已明确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电影作为跨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国家形象和推进中华文化传播上的作用难以替代。通过电影研究这一途径,发掘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新出路,不仅能为国内影视文化产业提供崭新的启示,且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向国际电影领域靠拢,将优秀中华文化传播向海外,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

二、短片《包宝宝》介绍

《包宝宝》是由加拿大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指导,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电影公司发行的一部中国题材短片。2018年6月15日,《包宝宝》贴片与《超人总动员2》北美同步上映,时隔一周在国内上映。2019年2月,该短片突破重围,荣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这部时长不到8分钟的影片讲述了一位因儿子成年离家而郁郁寡欢的空巢母亲,意外拥有了一只“包宝宝”(由包子变成的孩子)的故事。包宝宝的到来使她重燃了对生活的热情。她对它极尽宠爱,开始母子相处十分融洽。但随着“包宝宝”长大并学会叛逆,他开始厌烦甚至抗拒老母亲的关心,二人产生隔阂,让老母亲倍感失落。当小包子带着女友回家并准备搬离,母亲在劝阻无效后悲愤交加,一口吞了小包子。此时母亲惊醒,发现一切都只是梦,与此同时她真正的儿子出现了,原来包宝宝不过是儿子的意象化身。短片的最后,母子重归于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包起了包子。

短片中现实与梦境两部分完美组合。老母亲梦到的包子儿子是虚,当老母亲从噩梦中惊醒看到真儿子形象清晰化的一瞬,梦境又转回现实。这样的交替设置使影片充满创新感却又不至于脱离现实。且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将琐碎的生活细节一一串联。独特的手法佐以精细画风、奇妙想象、立体多面的形象,使得这样一个具有东方内核的亲情故事在细致的镜头语言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包宝宝》

(一)“跨文化传播”相关概念

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并涉及各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首次运用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高-低语境”理论。该理论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中的社会成员在历史传统民俗方面有着高度的重叠性,故而大部分信息都已储存于被继承的语境中,为全体成员所共享,另有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讯息中。与之相反,低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输出进行语境传达,对传播的意义不明显。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当代,跨文化传播有效地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但由于传受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传播隔阂与文化折扣现象仍时有发生。所谓“文化折扣”指的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输入到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致其价值减低。这也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文化折扣现象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而言也是一大困境。尤其是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理念、教育背景等都会造成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

(二)《包宝宝》跨文化传播分析

按照前文所述的“高-低语境”理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区域。而低语境文化区域的北美,所受到的具体语境的限制较少。因此,对中国不太了解的受众群体,想仅仅通过简单粗浅的符号呈现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较为困难的。再者,“文化折扣”也是制约异域文化背景受众接纳认可中华文化的关键壁垒。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如今仍多为西方人心中的“他者”想象,是站在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角度上对中国文化的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因此跨越文化障碍,减少“文化折扣”现象,对于满足电影受众的期待视野,顺利实现跨文化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包宝宝》基于皮克斯动画体系,加之华裔导演石之予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获取的灵感,用美食寓意家庭关系。大量的中国元素与西方风格、理念融合,间接地提高文化接近。包宝宝的成功经验,或许能为中国影视的跨文化传播和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些许启发,从而有助于打开用影视作品讲中国故事的新视界。

1.短片主题

短短8分钟的《包宝宝》用动画的形式探讨了面临“空巢症候群”的中国妈妈内心的空虚,又以具有中国文化象征意义的“包子”符号诠释母亲对孩子的深爱,巧妙进行文化融合,成功获得评审们的青睐。影片最先带来的惊艳,是“爱的语言—食物”在银幕上的巧妙呈现。而美食及其背后的母亲、家庭、爱……消除了语言的障碍,让拥有巨大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包宝宝》英语原名《Bao》,一是指中国的传统食物包子;二是代指宝贝、宝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把握、掌控;四是指包容与理解。这些丰富的含义编织出了影片的情感主线,将“疼爱—养育—控制—决裂—和解”这一难以言喻的亲情体系演绎得深入人心,完美诠释了内敛含蓄的中国式亲情。

作为美国成熟的电影工业规范体系下的产物,该片之所以能够成功打动观众,是因其跨越文化差异,捕捉到共同的羁绊和情感——家人和亲情。虽然不同文化和成长背景下的受众定有不同的观感,但总体而言,影片成功地唤起了西方观众的“共情”。短片中忧郁而深情的母爱超越了群体差异,而谨慎且独断的母爱又是亚裔家庭关系的剪影,这种复杂的母爱,在银幕上表现出了思想的张力。

短片兼具传统东方文化表达的含蓄与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赢得了国际认可。这也说明了中国风动画并不该一味走唯美复古风路线,而更应重视中国文化元素的现代性开掘。该片无疑是无数“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而除了中国式亲情之外,整部影片的结构脉络叙事口吻及动画形象也独具中国韵味。片中大量中国元素(如包子、福字、太极拳)的植入也极其妥帖,并非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地渗入了情节转变之中。当然,影片也混搭了西方风味,融入了美式嘻哈文化与自由理念。人物造型一改传统的纤细柔美,变得更像是中国人物与迪士尼人物的混血儿;不羁的表情,大幅度的肢体语言也透出浓浓的美式风格。当然墨镜、飞车、派对等叛逆期包宝宝喜欢的东西也打着深深的西式烙印。东西方元素的融合拉近了中国文化同国际文化的距离,使影片更易为西方受众所理解。

2.传播方式

从短片的传播方式来看,《包宝宝》和《超人总动员2》同步上映,这种“短片+长片”向来是皮克斯动画独有的方式。上映前,皮克斯动画打出了“包宝宝—包你喜欢”的广告语,更通过大量宣传使得此短片和石导演备受关注。短片上映之后成功吸引世界的目光,皮克斯趁热打铁继续造势,进一步扩大了影片的知名度。2020年伊始,皮克斯携贺岁短片登陆中国各大媒体,“包宝宝”现身于短片《与皮克斯一起包包子》。短片中,“包宝宝”甚至陪观众一起和面、拌馅、擀皮、包、蒸包子,极具互动性。可爱的动画人物搭载喜庆的春节,斩获了一大批观众的好感。皮克斯动画一直践行的多元创新的宣传方式和传播方式为影片增加了不少曝光度,值得国内动画短片工作者借鉴和使用。

3.视听语言表达

《包宝宝》多元化的视听语言表达极为出色。精心设计的多镜头切换,配合恰到好处的冷暖色调、极具中国特色的配乐,使得整个短片更加生动,充满韵味,给观众带来惊奇的视听享受的同时,完美诠释了剧情,展现了人物心理,更容易让受众群体产生情感共鸣。

影片的开篇集中运用中近景和镜头特写展现包包子工序,随后集中运用近景镜头极力渲染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全片镜头切换流畅自然。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整部短片几乎都由短镜头组成,只在最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包子时使用了一个推拉长镜头。短片展现的主人公对家庭、亲情,尤其是对团聚的天然需求,人所共通。无论是极具独立意识的西方人,还是家族意识更强的东方人,这种需求都是强烈且本能的。

影片中的配乐服务于电影叙事,以补充加强画面中的情感冲击,烘托电影气氛。短片中,乐曲与色调搭配得当,如一开片在主人公和面时的音效中就已出现中国传统民乐琵琶。另外,二胡还占据了主声部分,画面拍摄妈妈在包包子时的镜头加了暖色调,合理展现了妈妈包包子的娴熟、家庭的温馨与包子的诱人。“包宝宝”出场时使用笛子独奏和欢快民乐合奏体现妈妈的惊讶。当包宝宝进入叛逆期,将妈妈狠狠关在门外时,运用大鼓表现关门“嘭”的一声。包宝宝正要与女友离家时,用钢琴表达了妈妈的不舍与失落。紧接着在两人的撕扯中,民乐合奏二度响起,节奏渐快,情节冲突达到高潮,随着妈妈一口吞下包宝宝,音乐戛然而止,画面也跟着转为冷色调,卧室紧闭,光线冷暗,空气中只剩妈妈的哭泣。配乐、色调的一致转合,不仅引导了受众的情感体验,还在受众与电影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打破了跨文化交流的不确定性。

语言表达中,对白是电影的关键,除传递交流外,还能塑造人物形象并推动剧情发展。《包宝宝》打破常规,不借助台词,仅透过夸张的卡通化人物,描绘了母子间深刻而敏感的情感。片中尽管无任何对白填充剧情,却通过背景环境、表情、肢体动作、光线等非语言符号的隐喻将中国家庭情感体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老母亲把包宝宝捧在手里,贴在脸上亲吻,微妙地表露出母爱的浓郁。这些非语言符号的巧妙运用恰到好处地减少了文化误解和误读,有效削弱了各文化群体间交流的不确定性,为跨文化群体间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在解读影片时无论是外国观众在比较视野中得出的结论,还是国内观众在对照式反思下得到的思考,都可以触摸到该片的亲情内核。

短片在叙事上采用“陌生化”手法展开情节,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层进的情绪渲染成功唤醒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而陌生化也成为情节冲突和情感张力的最佳表现背景。我们说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完全陌生的价值体系会导致受众接受困难,但是适度的陌生化是跨文化传播的助推器。据影视受众论,“陌生化”的影像更易引起受众共鸣。在跨文化的传播中,陌生化、异化的文化对象不可避免,适度的陌生化变得必然,增加了两种文化契合的可能性。影片开头,包子幻化人形就是被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当它还像面粉一样散落虚空、一片混沌的时候,用水将他聚拢成型,揉捏打磨,就像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过程;当它等待填充馅料,变成真正的包子的时候,又像是嗷嗷待哺的新生儿;包子外化为人形,又延续了它“养育孩子”的含义。这段养育塑造的过程再现,暗合着东西方文明共通的创世理论——人由神造。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受造”的共通记忆与历史传说,易于找到文化及心灵共情的契合点。将一场奇异的母爱安置在中国家庭,《包宝宝》中无论是唐人街的标志、客厅悬挂的“福”字,还是包子、麻婆豆腐等中国菜肴,或者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面庞,都在强化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包宝宝长出胡子为分割线,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保护转变为干涉与抢夺。前者具有普遍性,是所有母爱的基础;后者具有特殊性,是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对中国式母爱做出的陌生化处理。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主题内容、传播方式、视听语言表达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电影作品跨文化传播的运行规则。根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将《包宝宝》个案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普遍的电影创作中,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全球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短片中体现的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规律可以为我国的电影创作提供参考性意见和一些启发。

首先,中国电影内容应贴近生活,选用普适性主题。满足国内观众的观影需求外,还应把握世界文化差异下不同受众的期待视野。影片要对中国元素与中国式美学深层次挖掘,或是传统美食、装饰等物质元素,或是音乐、太极等非物质元素,或是精神文化元素,如《包宝宝》中的情感内核,借此讲出“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观。此外还要注重探寻文化表达与交融,渗透国际视野,结合受众兴趣点,找到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共情契合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去除高低语境文化间的隔阂。《包宝宝》中,中外观众的共同尺度应该来自普适性的温暖母爱,加以特定性的东方情调使《包宝宝》成功完成观众的期待视野,拿下小金人。于国内影视业来说,创作要挖掘真正的优秀艺术,让观众共情之余,得到智慧启迪,不应停留在对忠孝勇等传统理念的表面说教。要讲蕴含中国文化、情感与价值观的故事,传递中国深层次的文化思想与特色,进而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要注重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以故事的民族性打基,使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契合,不断摸索中西文化交融点。中国电影人可借鉴皮克斯动画的营销策略,以高影片质量结合深具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创新讲中国故事的方式,以动画技术结合中国故事,开拓国际市场,让新一代具备国际格局和中国内核的国产大片早日进入全球观众视野,实现跨文化传播使命。

当然,多元的视听语言也极为重要,在确立好电影主题的基础上,对镜头语言、配乐、光线色调进行综合考究,深化视听效果。通过意境表达,使受众不自觉沉浸在中国故事中。语言表达方式上除传统对白外,还可借非语言符号来减少因文化差异等导致的接受障碍,使受众较好地理解电影情节。叙事方式上或破除传统的平铺直叙,选择虚实结合,或打破单线结构,提供多维度叙事。故事情节也可适度“陌生化”,既在一定程度上带给观众新奇的感官体验,还有利于文化共鸣的产生。

五、结语

《包宝宝》作为一部中国题材的动画短片,最终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内容上贴近生活,主题普世化,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期待视野,创新传播方式,注重多样视听语言的表达便是一条出路。期许这些路径探索能助力国内影视业打造中国电影的“中华民族新史诗”,为赢得国际市场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包子跨文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包子有毒
卖包子
跟踪导练(三)2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