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肿瘤高发地区防治科普宣传中的作用

2020-12-02文朱蓉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

保健文汇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科普癌症

文朱蓉(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

正所谓人有生老病死,就生病而言,很多人谈“癌”色变,这是因为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癌症等同于绝症。在去年深圳市慢性疾病防治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中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深圳市中属甲状腺癌、肺炎、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等位列头榜,同时在深圳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癌症患者多为肺癌,而女性则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发病率在近些年来不断提升,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癌症的正视。近些年每年都有大量的人群被检测出患有癌症,但是实际上癌症并非人们所想象的“绝症”那般复杂。现阶段医学界已将癌症等同于慢性疾病去看待,也就是说,患上癌症并非等于绝症而无药可救。根据世卫组织公布资料所显示,在癌症“大军”中,有三成癌症都可以得到有效治愈,而有三成癌症可以通过规范预防工作降低癌症发病率,而另外三成癌症可以在现如今的医疗技术下显著提高寿命延长质量。所以,癌症预防与防治科普宣传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癌症防治科普宣传工作的全面推广,我国癌症率将会得到显著控制。

肿瘤防治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的发展,肿瘤早已与“绝症”一词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肿瘤一般分为良性与恶性,而恶性肿瘤就是民间常说的“癌症”。很多民众认为,出现肿瘤等同于癌症,并且相当于绝症。实际上,肿瘤只能算做人体某个部分在非正常情况下生长出的一种肉瘤,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肉块(异类分子),这是因为肿瘤通常以肿块或包块的形式所出现,但是肿瘤并不绝对为癌症。肿瘤中的良性肿瘤可以从字面含义上来解释属于一种良性疾病,这种肿瘤生长速度相对比较慢,且不会对人体器官组织带来侵袭、破坏等非正常作用,更不会对外扩散或转移。所以从医学角度上来看,良性肿瘤一般危害十分小,并不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疾病后果。但是由于良性肿瘤在包块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压迫到其他器官组织,此时患者的正常生活、器官功能便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除此以外,良性肿瘤尽管属于“良性”疾病,但是也有可能会产生病变而转化为恶性肿瘤,这也对患者的肿瘤预防工作带来了极其险峻的考验。

接下来来说一下恶性肿瘤,实际上恶性肿瘤与民间常流传的癌症说法基本相同,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对比较快,同时具备良性肿瘤不具备的侵袭性、扩散性与转移性等特征,恶性肿瘤的增殖分裂速度十分快,可以迅速侵袭周边组织,同时在扩散、蔓延中展现出极为强大的杀伤力与破坏力,更具有可转移特征,导致其他细胞受到严重危害。因此,恶性肿瘤的控制工作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癌症都是因为在外界因素干扰下导致基因产生损伤、在长期积累中出现的恶性结果。尽管致癌因素就目前来看非常复杂,不仅与物理、化学、感染等因素有关,更与遗传、免疫、免疫、生活方式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做好肿瘤预防工作,就必须要从全国各地范围内形成规模化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工作,提升人们对肿瘤病因的重视与预防,从根源上解决不良因素所致而引发肿瘤出现的可能性。而防治科普宣传工作指的是针对某一群体开展医学科普工作,在医疗服务队的宣传中,提升广大民众对肿瘤的认识,并主动学习肿瘤预防知识、显著控制肿瘤发病率。尤其是我国一部分肿瘤高发地区,开展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工作变得具有十足的必要性。

传统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存在问题

就目前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工作来看,我国很多城乡肿瘤高发地区多以应用电视、广播、科普杂志等手段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尽管在这些方式中,很多居民都有机会对肿瘤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实际上在社会与科技不断发展中,这些宣传渠道早已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人们普遍不再对这些灌输式宣传渠道抱有浓郁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实际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工作质量普遍不佳。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宣传渠道深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如在电视中,很多时候节目宣传并非在黄金时间去播放,很多居民日常工作结束后无法兼顾到看电视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而广播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除非一些紧急性事件,很多城镇地区的广播无法在宣传工作中体现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就是科普杂志,随着人们对知识求知欲的不断提升,科普杂志中的有限内容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应用科普杂志宣传肿瘤防治科普知识的渠道似乎变得不再受欢迎。

互联网应用于肿瘤高发地区防治科普宣传工作的意义

得益于20 世纪起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加上近些年来互联网革命的崛起,现阶段俨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得信息者得天下的时代中,互联网的开放与应用,真正改变了人类历史上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无论哪行哪业,都可以在互联网系统中获取自己想要获取到的相关信息,人们的知识视野在互联网的应用中不断被放大、扩增。纵观互联网发展历史,尽管我国在互联网发展中并不如其他发达国家,但是由于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的相继问世,我国在互联网服务质量上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而在此之间,传统媒体宣传工作仿佛变得十分苍白实力,很多科普网站的浏览与关注,可以远胜一本权威科学刊物。与此同时,在知识的普及与互通之下,知识呈现方式也变得十分多样,人们在互联网应用中既体会到了互联网的乐趣,又在其中显著增长了知识视野,在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如此迅速的时代,传统科普渠道早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而传统肿瘤防治科普宣传工作自然也变得与信息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除此以外,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科普领域一度陷入了亏损状态。由于纸张印刷费用在近些年来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邮政发行费用也水涨船高。据有关资料所统计,全国图书动销品种在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显著降低,预计在2020 年以后的增长速度更创新低。在这样的图书领域需求背景下,传统科普出版普遍不够景气,再加上投稿审核时间过长、交互性功能不足以及更新速率较低的情况下,导致很多居民纷纷取消了传统科普刊物的订阅与配送。反观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居民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电脑上下载相关文件,同时由于强大的搜索引擎以及个性化搜索功能,具备十分优异的交互性,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互动质量,使很多居民热衷于互联网接受肿瘤防治预防知识,而传统防治科普宣传渠道的优势在互联网对比下早已黯淡无光。

与传统医学科普手段将比,互联网医学科普手段变得更具个性化与目的性特征。在肿瘤预防知识防治科普宣传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更在物联网的应用中,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致癌因素都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互联网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使居民们能够在成熟、系统化的物联网生态体系中显著控制致癌因素的危害,有效降低肿瘤发病率与致死率。除此以外,由于很多肿瘤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性特征,相关医学专家也早已表明,防肿瘤科普宣传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段在多发地区中形成快速性、规模化的宣传工作,充分提升人们对肿瘤知识的认识与了解,有效强化自身的防癌意识以及群众对肿瘤防治科普工作的支持与认可。最后,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居民们一旦确诊肿瘤,医疗单位可以为之提供科学、合理的肿瘤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最大化降低恶性肿瘤的病变危害,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升其生活质量。

肿瘤高发地区的互联网防治科普宣传应用

据了解,2019 年深圳“癌症榜”一度将甲状腺癌送上了新闻热搜。显然可以看到,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去年发生率已经超越了多年占据第一的乳腺癌——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专家雷林明确指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来医学检测手段不断进步,超声检查手段在基层医院中变得十分普及,导致患者机体甲状腺结节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而深圳市许多市民在体检中发现到了甲状腺结节之后,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了甲状腺癌。针对此等现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应用,为深圳市市民们开通“甲状腺癌科普网站”,同时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优势,将甲状腺癌的相关资料信息,以趣味化、直观化原则进行重新组合,使深圳市市民们能够在轻松阅读中提升对甲状腺癌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可以在其中为市民们适当普及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医学研究进展状况,使之能够有效针对甲状腺癌的预防工作进行查阅与关注。从目前我国其他地区的肿瘤互联网科普宣传工作来看,爱科普(www.ikepu.com/)网站做的比较好,该网站中不仅能够为网民们提供丰富、专业的肿瘤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在生活预防、饮食控制、用药方案等方面有着极为优异的宣传价值,甚至包括一些常见的中草药以及西药的相关资料信息,为网民们进行动态化更新科普文章,每日随时随地接收到最新的科普文章以及研究进展信息等。

就笔者个人见解来看,我认为在互联网应用于肿瘤高发地区的防治科普宣传工作中,网站宣传并非最为理想的宣传渠道。从近些年来互联网发展趋势来看,先是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大鱼号的相继出现,普通老百姓们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简洁、直观的领域前沿信息,后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以及直播市场的发展,在全民短视频的时代中,科普宣传工作也可以趋向这一风口所开展。建议在开通科普网站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创建肿瘤防治科普微信公众号,通过各大医院渠道的引流作用下,每日将科普文章进行整理与分类,定期推送至关注用户。用户们可以通过公众号不仅能够有效接受更多的新闻信息,更能够在肿瘤防治方面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长而久之之下,充分提升人们对防癌意识的重视程度,尽早通过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等渠道控制肿瘤病发率。

未来展望

尽管在现如今时代中,绝大多数癌症在得到规范治疗过后,癌症患者们的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增长,谈癌色变的时代也逐渐成为老皇历。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中,由于存在肿瘤高发性的地域性特征,加上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肿瘤病发率在近些年来得到增长是预料中的现象。而科普宣传工作对于肿瘤防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就目前来看,有效加强互联网在医学科普工作中的推广力度,是现如今肿瘤防治与科学抗癌的主要大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科普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科普达人养成记
癌症“偏爱”那些人?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