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护理孕妇产前抑郁的社会心理?

2020-12-02文丨但群英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7期
关键词:负面家属孕妇

文丨但群英(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导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成为现代主流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大众对社会心理问题与健康的关系关注程度不断增加。而孕妇产前抑郁是我国乃至全球育龄期妇女疾病重要组成之一。那么如何护理孕妇产前抑郁的社会心理呢?

产前抑郁发病机制

现阶段产前抑郁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与妊娠期孕妇雌激素水平大量分泌具有一定联系。雌激素水平上升,会导致孕妇5-HT1A受体数量、功能下降,5-HT2A受体数量、功能上升,进而产生抑郁情绪。同时在妊娠期孕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释放量也会增加,进而对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产生抑制作用,最终引发孕妇抑郁等负面情绪。

产前抑郁表现

产前抑郁主要指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绝望、空虚感、焦虑、烦恼、胆怯、悲伤、愤怒、抑郁等。从本质上而言,产前抑郁是妊娠期孕妇心理健康紊乱、负面情绪状态,因其无法适应妊娠引起心理变化、生理变化,导致其需要经历调节难度较大的低落情绪,最终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失控的情况。一般产前抑郁症状会持续两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以上,孕妇自身条件状况(受教育程度、抑郁症病史、年龄、是否存在妊娠合并症等)、孕妇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夫妻关系等)、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环境、医疗条件支持、工作支持等)均对孕妇产前抑郁具有一定影响。而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谐的家庭关系、适宜的年龄则是产前抑郁的抑制因素。

产前抑郁危害

孕妇产前抑郁极易致使妊娠期孕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出现睡眠质量不佳、食欲不振,最终对孕妇分娩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如生产时出血、剖宫产率、早产率上升等。甚至会影响婴幼儿脑部发育(情感、智力、认知、行为等)。

产前抑郁护理

产前抑郁不仅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需要综合采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方法,给予孕妇心理支持、护理干预,改善产前抑郁孕妇妊娠结局。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现阶段在产前抑郁孕妇护理干预中应用范围较广的手段,主要包括认知行为干预、人际心理治疗等,可以有效治疗产前抑郁孕妇注意力过度集中、自我认知不足导致的焦躁抑郁情绪。考虑到产前抑郁孕妇大多存在婚姻关系紧张、婆媳关系紧张等社会人际关系紧张情况,其人际交往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采取集体IPT(人际心理治疗)手段,在妊娠期产前抑郁孕妇熟悉的氛围中,引导其与自身病情相似的群体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接纳、相互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妊娠期产前抑郁孕妇负面情绪。同时正念干预也可以通过团体干预的形式,促使产前抑郁孕妇焦躁情绪得到改善。正念干预主要是指导孕妇进行自我干预,达到减轻焦躁、缓解压力的目的;而CBT(认知行为干预)则是一种改善产前抑郁孕妇情绪、行为的有效手段,其主要通过改变产前抑郁孕妇信念、思维、行为,促使其摒弃不良认知。如针对部分婚姻关系紧张的产前抑郁孕妇,可以解决婚姻冲突为主题,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降低其负面情绪。

健康教育

产前健康教育是针对产前抑郁孕妇的有效干预方法,根据妊娠期产前抑郁孕妇相关危险因素及个体焦虑原因,可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如对胎儿健康担忧、社会支持不足、对分娩疼痛恐惧、对妊娠合并症认识不足、缺乏新生儿照料知识等。通过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妊娠期孕妇抑郁、焦躁情绪。考虑到妊娠期产前抑郁孕妇社会心理,可以采取孕妇学校集体授课的形式,为妊娠期产前抑郁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教育指导。同时为帮助妊娠期孕妇学会自身情绪调节方法,产前抑郁孕妇及家属应主动与产科医护人员沟通,学习与妊娠期心理调节相关的知识,以便达到及时识别抑郁情绪、及时调控的目的。

日常护理

让孕妇在妊娠期保持愉悦的心情,是产前抑郁护理的主要原则。因此,在产前抑郁孕妇出现明显的焦躁、低落情绪时,家属应第一时间对产前抑郁孕妇进行安慰,了解其负面情绪产生源头,进行恰当排解。或者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为产前抑郁孕妇营造愉悦、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帮助产前抑郁孕妇摆脱抑郁症状。同时孕妇及家属应针对孕妇情绪波动情况,从整体入手,借鉴医疗档案制定手法,制定详细的孕妇妊娠期档案。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妊娠期产前抑郁知识。同时从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规律作息等方面,建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产前抑郁护理效果,孕妇也可以主动与专业医护人员沟通,接受孕期瑜伽、音乐疗法、针灸按摩等方法,以避免产前抑郁对妊娠结局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孕妇产前抑郁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但是由于人们对孕妇产前抑郁认识不足,导致其潜在风险因素无法及时防治,最终导致围生期后遗症潜伏存在。因此,产前抑郁孕妇及家属应从社会心理视角进行分析,主动了解与产前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主动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或者音乐疗法、孕妇瑜伽等放松训练方式,以便从根本上降低产前抑郁发生率,保证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

猜你喜欢

负面家属孕妇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警惕孕妇缺乏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