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史传记的新尝试
——评《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

2020-11-30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围绕着其历史贡献争议不断,其传记如何撰写,几十年来学术界探索颇多,成果丰硕。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王双怀教授是该领域最为活跃的学者之一,从《武则天评传》(与赵文润合著,三秦出版社1993)到《武则天大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19),再到《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王双怀教授对武则天的研究已经持续了20多年。该书涉及众多珍贵史料,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以理服人。全书分为十一个专题:武则天的家庭关系、武则天的政治生涯、武则天与神都洛阳、武则天和她的大臣们、武周时期的经济形势、武周时期的军事与边防、武周时期的文化状况、武则天嵩山封禅事略、武则天与乾陵、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周政权的历史地位,这样依次展开使得每个部分独立成章,对每个专题有针对性研讨,研究深度更上层楼。

该书客观评价了武则天的是非功过,肯定了武则天的历史贡献,对20世纪的武则天研究,尤其是对改革开放后武则天研究的新成果做了系统梳理,具有可贵的学术史价值。武则天的人生经历,具有唐初时代的烙印,在胡汉融合的大背景下,给了女性参政的自由空间。武则天称帝是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全面超越士族地主的阶段,为中国古代社会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说起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乾陵的无字碑引起世人诸多猜想。帝王陵前立碑为武则天首创,唐高宗的《述圣纪》可以看作是第一块神道碑,上有碑文8000言。武则天的无字碑是第二块神道碑,为何无字,众说纷纭。其中郭沫若先生的“遗言说”最为有名,即“是非功过让后人评说,不刻文字”①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光明日报》1962年7月8日。。但是王双怀教授坚持史料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等传世文献中没有查到相关记载,如此重要的遗言怎么会没有记载呢?由此推断“遗言说”是主观臆断。作者列出一条重要史料,景龙元年(707)春,“大旱,帝(中宗)遣三思、攸暨祷乾陵而雨。帝悦。三思因主请复崇恩庙,旱、顺二陵皆置令丞。其党郑愔上《圣感颂》,帝为刻石”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19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841页。。这条史料有何特殊之处?作者将其与《旧唐书·中宗本纪》与《资治通鉴》卷208 比较,三者记载基本一致。由此推断,乾陵祈雨成功导致中宗大悦,并不言“中兴”,表示承认武则天之当政。无字碑应该就是为郑愔撰写《圣感颂》而准备刊刻的石碑。至于石碑为何无字,作者给出了两种解释,并倾向于第一种,即皇太子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谋反,杀武三思和武崇训等人,随后李重俊兵败被杀,导致武氏失势,刻碑之事被搁置。第二种解释是刻字因郑愔谋反而磨掉,根据玄宗对武则天的态度推断,这完全有可能。至此该书对于无字碑问题给出了一种新解,应给予充分重视。

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随着理学的兴盛,对武则天的评价越来越低,对其身侍二君颇有微词。对于历史问题要放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分析,在唐代胡汉融合的社会背景下,武则天先为唐太宗的才人,后为唐高宗的皇后,当时人觉得完全可以接受。提到武则天的残暴,有很多不实之词。如说武则天把王皇后和萧淑妃打死,砍掉手足,这是把吕后惩罚戚夫人的事安到了武则天身上。下毒害死太子李弘,经作者考证也是无稽之谈。从史源学的角度看,《新唐书》是记载“鸩杀说”的唯一史料来源,其根据是野史《唐历》,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时已提出质疑。作者在此从逻辑上深入分析,武则天没有理由和动机去这样做,况且太子李弘与武则天感情很深,其是因为疾病去世,与武则天没有关系。与这两件事相比,更为著名的是武则天杀死小女儿,嫁祸王皇后的事。此事最早记载是《唐会要》,随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皆载,但此事不符合逻辑。太子李贤生于永徽五年(655)十二月十七日,而不是相传此时小公主出生。王皇后是永徽六年(656)六月被贬,相隔半年时间武则天不可能又生一女,还可以抱起来玩耍。故意将太子李贤的出生时间换作小公主的出生时间,此事应是为了证实武则天残暴而杜撰的。

尽管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分歧很大,但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还需要从实际出发。武则天统治时期到底是唐代马鞍形的凹陷,还是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重要衔接,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详细论证,得出结论,武则天时期承上启下,为大唐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第六章“武周时期的军事与边防”,武则天较好地处理了边疆民族问题,对唐朝延续胡汉二元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继承太宗和高宗的民族怀柔政策,任用了诸多少数民族将领,利用和亲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摆脱儒家的华夷之辩,得到了四方少数民族的爱戴。但是也有例外发生,当某些不安定因素出现时,武则天坚持大一统的治国理念,坚决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难能可贵的是,武则天能够提出与很多名臣针锋相对的观点,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比如从吐蕃手中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能够重用王孝杰、唐休璟,扭转失败战局,最终控制天山以南,经营西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晚清时期慈禧太后重用左宗棠,收复新疆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值得我们重视。收复安息四镇以后应如何处理,是派兵驻守,还是弃置不管,名臣狄仁杰提出放弃不守,武则天采纳了崔融的主张,移安西都护府到龟兹,全力镇守西域。同时否定张柬之的意见,镇守西南边疆,并实行军屯,使士兵自给自足。随后整顿各都护府,集中力量加强边防,设置北庭都护府掌管天山以北,与安西都护府形成南北呼应,较好地保护了西北边疆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吐蕃、契丹、突厥的战争,均取得了胜利。作者据此提出武则天统治时期“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最辽阔的程度,这是女皇武则天最值得肯定的功绩之一”①王双怀:《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82页。。

能够较好地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得到令后人满意的结果,当然跟武则天知人善任有决定性关系。王双怀教授对于武则天用人政策之了解,缘于其编撰的《帝范臣轨校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臣轨》是武则天所作,专门论述用人之道的。可见只有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深刻的宏观研究,专题史传记写作的尝试,正是这种厚积薄发的生动案例,愿该书能给传记写作以新的启示。

猜你喜欢

武则天
“离猫为你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妙解恩怨
公法
为武则天守陵的61尊石像为何都没脑袋
《武则天》
飞蛾扑火
武则天的度量
悠悠千载无字碑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