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然与北魏的使者往来研究

2020-11-30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魏书朝贡中华书局

柔然①在史籍中,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北朝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己的称号或姓氏。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蔑称。由于柔然叛服不定,屡次南下犯魏,拓跋焘怒之,“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402—555)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实力雄厚,存在了153年。北魏(386—534)存在了148年。在存续时间上,双方有着132年的交集。柔然与北魏的关系错综复杂,战和无常,使者往来也十分频繁。本文拟对柔然与北魏的使者往来加以探讨。

一、北魏首次遣使柔然的动因

天兴五年(402),社崘称可汗,建立柔然政权。柔然政权建立后,很快发展成为威震漠北的强大力量,“小国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1页。柔然的兴盛对北魏造成威胁,从社崘到大檀执政的二十余年,柔然几乎每年都要袭击北魏的边境,北魏也多次北讨柔然。柔然成为北魏进取中原的后顾之忧,而北魏又成为柔然南进的障碍,二者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虽然柔然和北魏之间战争频繁,但双方迫于政权内部及周边形势的不断变化,也有着使者往来。使者在二者关系转圜和对外政策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柔然与北魏的最早通使始于神瑞元年(414),“八月戊子,明元帝诏马邑侯元陋孙使于姚兴。辛丑,遣谒者悦力延抚慰蠕蠕,于什门招喻冯跋。诏平南将军、相州刺史尉古真与司马德宗太尉刘裕相闻。”③(北齐)魏收:《魏书》卷3《明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北魏是遣使的主动方,8月,明元帝派遣使者出使后秦、柔然、北燕和南朝刘宋。北魏这次遣使的动静很大,共派出四路使者分使不同的政权。北魏向柔然派出的使者是悦力延,其官职为谒者。悦力延出使柔然的主要目的是安抚。在此之前,北魏与柔然一直处于战争的状态,是什么促使北魏主动遣使柔然,并且又向后秦、北燕和南朝刘宋同时派出使者呢?柔然建立后,为了对抗北魏,与北燕、后秦、夏、北凉、南朝刘宋等政权都结成了联盟。柔然最先与后秦姚兴建立联系,“社崘与姚兴和亲”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0页。,双方通过联姻结成政治军事联盟。是时姚兴所统治的后秦势力非常强大,“南至汉川,东瑜汝、颖,西控西河,北守上郡。”②(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历代州郡形势三·晋十六国附》,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3页。二者的联盟对北魏造成威胁。为了破坏柔然与后秦的关系,北魏试图通过联姻来拉拢后秦。“天兴五年(402),道武帝派遣北部大人贺狄干献马千匹,求婚于后秦,秦王兴闻珪已立慕容后,止狄干而绝其婚;没弈干、黜弗、素古延,皆秦之属国也,而魏攻之,由是秦、魏有隙”。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2,晋安帝元兴元年正月戊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534页。后秦姚兴拒绝了北魏联姻的要求。北魏遂派兵攻打后秦,柔然出兵援助后秦。由此看出,柔然与后秦的关系非同一般。柔然与北燕也通过姻亲关系结成了联盟。“义熙七年(411),柔然可汗斛律遣使献马三千匹于跋,求娶跋女乐浪公主。跋以乐浪公主妻之。”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4,晋安帝义熙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47页。3年后,柔然再次与北燕结亲,斛律将女儿嫁给北燕王冯跋,“神瑞元年(414),柔然可汗斛律将嫁女于燕。燕王跋纳其女为昭仪。”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68页。柔然与夏的关系也不简单,为了救援夏而出兵攻击北魏。柔然还通过朝贡南朝刘宋,与其建立了联系,“(柔然)常南击索虏,(北魏)世为仇雠。故朝廷每羁縻之。”⑥(梁)沈约:《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页。柔然与诸政权建立联系的目的就是对北魏形成包围圈,制衡北魏。

柔然积极的外交政策,使北魏也行动起来,对与柔然关系密切的诸政权采取破坏和拉拢的政策。北魏还是竭力争取后秦,“永兴五年(413)十一月,魏主嗣遣使请婚于秦。秦王兴许之。”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九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63页。后秦同意了北魏的通婚请求,双方通过联姻改善了紧张关系。神瑞元年(414),后秦、柔然、北燕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更促成了北魏的积极遣使。是年,后秦姚兴之子姚弼趁其父患病发动叛乱,被诛。北魏趁机派遣元陋孙出使后秦,对姚兴进行慰问。后秦态度恭顺,很快向北魏派出使者,“姚兴遣使来聘。”⑧(北齐)魏收:《魏书》卷3《明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柔然斛律在嫁女的过程中政权发生内讧。斛律长兄之子步鹿真借斛律与北燕联姻,挑拨大臣树黎等发动叛乱,将斛律及其女皆送于冯跋,步鹿真自为可汗。“步鹿真谓斛律曰:‘女小远适,忧思生疾,可遣大臣树黎、勿地延等女为媵。’斛律不许。步鹿真出,谓树黎等曰:‘解律欲令汝女为媵,远至他国。’黎遂共结谋,令勇士就斛律穹庐,候伺其出而执之,与女俱嫔于和龙,乃立步鹿真。”⑨(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2页。后大檀又打败步鹿真自立可汗。身处北燕的斛律一再要求北燕助兵送其回柔然,北燕假意答应,途中将斛律杀害。柔然政权内部出现动荡,二次易主。北燕为了免于陷入柔然的政权之争,杀死斛律,柔然与北燕的关系有了变化。

柔然内外形势的变化非常有利于北魏。北魏赶紧派出使者出使柔然、北燕,觇查这两个政权的动向。北魏派遣使者悦力延出使柔然,借安抚之名行窥探之实。柔然对待北魏使者的态度情况虽未见载于史籍。但从当年十二月柔然主动进犯北魏来看,“十二月丙戌朔,蠕蠕犯塞,丙申,帝北伐蠕蠕。”①(北齐)魏收:《魏书》卷3《明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柔然与北魏的关系并未因北魏的主动遣使而有所缓解。北魏向北燕冯跋派出的使者是于什门。北燕对待北魏使者于什门的态度非常强硬。“于什门至和龙,不肯入见,曰:‘大魏皇帝有诏,须冯王出受,然后敢入。’燕王跋使人牵逼令入;什门见跋不拜,跋使人按其项。什门曰:‘冯王拜受诏,吾自以宾主致敬,何苦见逼耶!’跋怒,留什门不遣,什门数众辱之。左右请杀之。跋曰:‘彼各为其主耳。’乃幽执什门,欲降之。什门终不降。久之,衣冠弊坏略尽,蟣虱流溢;跋遗之衣冠,什门皆不受。”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71页。从史料中可知,北魏使者于什门在北燕受尽屈辱。透过于什门与北燕王冯跋之间的争礼能够看出,北魏视北燕为属臣,于什门坚持北燕王冯跋亲自接受诏书。北燕王则认为双方是对等的关系,不肯亲受诏书。于什门也不肯向冯跋跪拜,宁节不屈。北燕遂扣押了于什门。这也是北燕对北魏的直接抗争,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于什门事件后,柔然、夏纷纷向北燕靠拢。北燕杀掉了斛律,使柔然大檀坐稳了汗位。大檀遣使北燕道谢,献马三千匹,羊万只。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69页。“十月,燕王跋与夏王连合,夏王勃勃遣御史中丞乌洛孤如燕涖盟。”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十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71页。如此一来,柔然与北燕、夏三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北魏也向南朝刘宋派出了使者,但南朝刘宋的反应不大。

北魏这次连派四路使者分别出使,史书记载中分别用了“使于”、“抚慰”、“招喻”、“相闻”四个词语进行表述,显示出北魏与四个政权关系的不同。但实质上,北魏遣使的终极政治目的则是察看上述四个政权在内外形势变化下,各自政权内部的情况以及各政权间的联动反应,同时也能试探出各政权对北魏的政策。北魏由此也能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总之,北魏第一次主动遣使柔然,虽然并未改善双方的敌对关系,但是对柔然与后秦及北燕关系的密切程度有了初步的预判。这为北魏日后致力于争取后秦以及征讨柔然、北燕奠定了基础。

二、柔然与北魏使者往来的三个阶段

神䴥二年(429),北魏为了集中力量进攻南朝刘宋和统一北方,决定彻底解决来自柔然的威胁。太武帝亲自率军出征柔然,这也是北魏王朝建立以来对柔然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突袭战争。柔然大檀没有防备,仓皇率部西逃,“绝迹西走,莫知所至,于是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⑤(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3页。柔然惨败,原先附属于柔然的高车诸部遂反,“杀大檀种类前后归降三十余万。”⑥(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3页。柔然元气大伤,呈衰落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新继承汗位的大檀之子吴提开始谋求与北魏改善关系,遣使朝献。双方开始了使者往来。下面分三个阶段来论述柔然与北魏的使者往来情况。

第一个阶段,柔然与北魏使者往来关系的确立。神䴥四年(431),柔然可汗吴提遣使朝献,这是柔然第一次主动遣使北魏。北魏热忱回应,“世祖厚宾其使而遣之。”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以吴提遣使朝贡为标志,柔然与北魏的关系得到缓和。事实上,北魏率先向柔然伸出了橄榄枝,吴提才有遣使的行动。“先是,北鄙候骑获吴提南偏逻者二十余人,世祖赐之衣服,遣归。吴提上下感德,故朝贡焉。”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北魏擒获了柔然南偏逻二十多个俘虏,并没有将其杀死,反而给其衣物并护送回柔然。吴提感其恩德,遂遣使朝贡。双方使者的往来,使原来僵化的关系得到改善,进入到和平相处的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关系,柔然又与北魏和亲。延和三年(434)二月,“以吴提尚西海公主,又遣使人纳吴提妹为夫人,又进为左昭仪。”③(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先是吴提迎娶了北魏的西海公主。太武帝又派遣颖川王拓跋提出使柔然,将吴提妹妹接到平城。太武帝纳其为夫人,很快又晋封为左昭仪,其地位仅比皇后低了一级。太武帝派遣王室亲王亲自出使柔然迎亲,并且对吴提妹妹的加封,都显示出北魏对柔然的重视。在联姻的过程中,双方的使者不断来往于北魏和柔然,加强了彼此沟通与交流。亲上加亲的联姻,无疑也夯实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在此基础上,吴提又派出以其兄秃鹿傀为首的数百人的使团,携带重礼朝献北魏。“吴提遣其兄秃鹿傀及左右数百人来朝,献马二千匹,世祖大悦,班赐甚厚。”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北魏厚加赏赐,双方关系愈加密切。这次联姻,北魏和柔然各有目的。北魏此时的战略目标是消灭北燕,从延和元年(432)起,北魏开始数攻北燕。在魏燕战争中,北魏处于绝对的战略优势,北燕频频败北,国势日蹙。而北魏一度非常忌惮柔然和北燕的联盟,延和元年(高句丽长寿王二十年,432),北魏在攻打北燕时,先于漠南屯兵,以防止柔然插手。因为柔然的向背完全可以左右北魏讨伐北燕的战局。所以,在消灭北燕之前,北魏先与柔然联姻缓和关系。如此一来,北魏就可以倾全力对付北燕。北魏与柔然联姻在二月,同年四月,北魏便对北燕发动了战争,由此显现了北魏与柔然和亲的政治目的。柔然自从被北魏大败以后,实力大不如前,需要养精蓄锐,不敢再与北魏进行正面交锋。因此柔然与北魏的双重和亲完全符合各自的利益需求。

北魏与柔然虽然实现了使者往来,但这次使者往来的时间并不长,仅持续了5年。通使关系结束的节点是北魏讨伐北燕事件。太延二年(436),北魏对北燕发动了最后总进攻。在北燕生死存亡之际,柔然插手魏燕战争,出兵北魏以支持北燕,从侧翼给北魏造成巨大的压力。柔然与北魏、北燕都有姻亲关系,但从双方的利害关系来讲,柔然与北燕的关系要比北魏近得多,二者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北魏。一旦北燕灭亡,柔然将会面临北魏的威胁,很可能会成为北魏下一个平灭的目标。所以,柔然不再顾及与北魏的姻亲关系,“吴提乃绝和犯塞”⑤(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4页。,打破了使者往来的和平局面。从此,双方再次进入到无休止的战争状态,关系崩裂。

第二个阶段,柔然与北魏使者往来的密切阶段,时间断限为公元469—484年,这个阶段柔然的统治者是予成,共向北魏遣使16次。皇兴三年(469)二月、十月,柔然两次主动遣使朝贡北魏。这是柔然与北魏对立三十多年后的再次遣使。但这次遣使并不是诚心想恢复与北魏的关系,而是有着查看北魏动向的政治目的。从遣使的次年(470),予成进犯北魏边境就足以证明。北魏予以坚决反击,大败柔然,“柔然虏众奔溃,逐北三十余里,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旬有九日,往返六千余里,改女水曰武川。北魏遂作北征颂,刊石纪功。”①(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5-3256页。予成这次大败后,开始遣使北魏以缓和关系。延兴五年(475),予成遣使北魏求通婚聘。北魏朝廷就予成求婚问题展开了大讨论,有司认为予成屡次犯边,应该拒绝与柔然联姻。孝文帝则认为,“蠕蠕譬如禽兽,贪而亡义,朕要当以信诚待物,不可抑绝也。予成知悔前非,遣使请和,求结姻援,安可孤其款意?”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6页。孝文帝意存招纳,允许通婚,前提条件是柔然必须以重礼相聘,以示诚意。予成心怀谲诈,虽于475年,478年两次请婚,但“款约不著,婚事亦停”③(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6页。。联姻虽未实现,但双方的通使关系却日益频繁起来。柔然遣使岁贡不绝,从474年开始直到予成去世前一年(484),柔然每年按时遣使北魏朝贡,从未中断。甚至有时一年2次,承明元年(476)更是达到一年4次遣使的最高纪录。遣使期间,关于柔然使者出使北魏史籍记载得最为详细的当属太和元年(477)的遣使。“四月,予成派遣莫何去汾比拔等入北魏进献良马,貂裘。比拔等称伏承天朝珍宝华丽甚积,求一观之。乃敕有司出御府珍玩金玉、文绣器物,御厩文马、奇禽异兽,及人间所宜用者列之京肆,令其历观焉。比拔见之,自相谓曰:‘大国富丽,一生所未见也。’”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6页。柔然使臣比拔等久慕北魏国库的藏品,请求一睹为快。北魏遂其愿,比拔等大开眼界,为中原的繁华富庶所折服。

这个时期双方遣使频繁,主要原因在于北魏放缓了对柔然的战争,防守成为北魏对柔然的基本政策。这与柔然需要休养生息以增强实力的目标大体相符合。在与北魏的多次较量中,柔然实力不断被削弱。加上盟友南朝刘宋三次北伐失败,北强南弱的局面业已形成。南朝安于江南一隅,北上一统中原的斗志已大为降低。加上刘宋内部矛盾激化,太和三年(479),南齐取代刘宋而立,柔然与南朝的关系需要重新梳理。柔然联合南朝南北制衡北魏的政策出现失衡。反观北魏在内政和外交上都已趋于鼎盛,统一北方的大定方针基本达成。北魏实力的迅速强大对柔然的触动无疑是最大的,适时调整政策才是明智之举。这也是柔然密切遣使北魏,竭力缓和与北魏关系的主要动因。

第三阶段,阿那瓌与北魏的使者往来,时间断限为520—534年。

阿那瓌与北魏的渊源很深。阿那瓌因内部斗争失败,被迫降魏。北魏助其东山再起,成功返回柔然重登汗位。阿那瓌帮助北魏镇压六镇起义,双方的关系再次密切起来。在北魏分裂前(534),阿那瓌遣使北魏7次,北魏遣使柔然5次。虽然在阿那瓌执政之前,柔然的两位可汗伏图、丑奴都曾遣使北魏,以求和好。伏图遣使2次,“正始三年(506),伏图遣使纥奚勿六跋朝献,请求通和。永平元年(508),又遣使勿六跋奉函书一封,并献貂裘。”⑤(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7页。北魏宣武帝恼于柔然的反复无常,恐其再次使诈,拒绝与柔然通使和好。诏敕柔然使者勿六跋曰:“蠕蠕远祖社崘是大魏叛臣,往者包容,暂时通使。今蠕蠕衰微,有损畴日;大魏之德,方隆周、汉,跨据中原,指清八表。正以江南未平,权宽北略,通和之事,未容相许。若修藩礼,款诚昭著者,当不孤尔也。”①(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7页。伏图之子丑奴遣使北魏3次,“永平四年(511),丑奴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延昌四年(515),遣使俟斤尉比建朝贡。熙平二年(517),遣使俟斤尉比建、纥奚勿六跋、巩顾礼等朝贡。”②(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7页。北魏以柔然藩礼不周为由,不予通使。“神龟元年(518)二月,明帝临显阳殿,引顾礼等二十人于殿下,遣中书舍人徐纥宣诏,让以蠕蠕藩礼不备之意。”③(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7页。北魏一直不接受柔然的遣使通好,双方的僵化关系自然未得到有效的缓和。

阿那瓌重启了与北魏的使者往来。正光二年(521)九月,阿那瓌在北魏使者的护送下返回柔然,重登汗位。阿那瓌感恩北魏的支持,向北魏遣使称臣。正光三年(522)十二月,阿那瓌遣使北魏乞粟作为粮种,北魏赐粟万石。双方的关系不断升温。但摩擦也时有发生,正光四年(523)九月,柔然发生饥荒,入寇北魏边塞。北魏派尚书左丞元孚持节诏谕柔然,“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瓌于柔玄、怀荒二镇间。阿那瓌众号三十万,阴有异意,遂拘留孚,载以韫车,日给酪一升,肉一段。每集其众,坐孚东厢,称为行台,甚加礼敬。瓌遂南过,至旧京。後遣孚等还,因上表谢罪。有司以孚事下廷尉,丞高谦之云孚辱命,处孚流罪。”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64《奉使部·辱命》,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944页。柔然囚禁北魏使者元孚,并以其为人质,抢掠北魏边塞良民及牛马无数,达到目的后释放元孚,并向北魏上表谢罪。北魏派军讨伐阿那瓌,但阿那瓌早已北遁,北魏无功而返。同年,其长兄俟匿伐出使北魏,孝明帝亲自在西堂接见了俟匿伐,双方的关系得以缓和。

正光五年(524),六镇起义,北魏陷入内乱。阿那瓌趁火打劫,先是助六镇反叛,随后又掉头声援北魏,借机恢复了实力。在烽火狼烟中,柔然与北魏的通使关系反而变得更加密切。孝昌元年(525)春,阿那瓌率兵征讨破六韩拔陵,孝明帝派遣使者牒云具仁赏赐慰劳阿那瓌。阿那瓌接受北魏的诏命,率领十万之众,从武川镇向西直趋沃野,频战克捷。四月,孝明帝又遣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冯俊出使阿那瓌,再次慰劳并予以厚赏赐。十月,阿那瓌复遣使郁久闾弥娥等朝贡。孝昌三年(527)四月,阿那瓌派遣使者巩凤景等朝贡。孝明帝下诏曰:“北镇群狄,为逆不息,蠕蠕主为国立忠,助加诛讨,言念诚心,无忘寝食。今知停在朔垂,与尒朱荣邻接,其严勒部曲,勿相暴掠。又近得蠕蠕主启,更欲为国东讨。但蠕蠕世居北漠,不宜炎夏,今可且停,听待后敕。”⑤(北齐)魏收:《魏书》卷103《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3页。这是北魏顾虑柔然反复无常,遂下诏暂停柔然帮助北魏东讨。柔然为了打消北魏的疑虑,频繁派遣使者入北魏朝贡。在遣使过程中,柔然与北魏也进行着外交的较量。“永安元年(528),楼宝除假员外散骑常侍使蠕蠕。先是,蠕蠕称藩上表,后以中州不竞,书为敌国之仪。宝责之。蠕蠕主大惊,自知恶,谢曰:‘此作书人误。’遂更称藩。”⑥(唐)李延寿:《北史》卷20《楼伏连传》(附楼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57页。

随着北魏起义的风起云涌,北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更加依仗于柔然阿那瓌的相助。建义初年,北魏孝庄帝遣使诏谕柔然:“蠕蠕主阿那瓌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阴山息警,弱水无尘,刊跡狼山,铭功瀚海,至诚既笃,勋绪莫酬。故宜标以殊礼,何容格以常式。自今以来,讃拜不言名,上书不称臣。”①(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63页。这个时期,北魏寄望于柔然能够助其镇御北部,遂下诏允许柔然不必称藩臣,“拜不言名,书不称臣”,而是以平等的关系相待。永熙元年(532)六月,阿那瓌遣乌勾兰树升伐等朝贡,并为长子请尚公主。北魏允婚,永熙二年(533),孝武帝欲以范阳王元诲的长女琅琊公主许配给阿那瓌长子。但是联姻尚未实现,孝武帝被迫逃往关内,联姻之事不了了之。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北魏与柔然的关系终结。

三、柔然与北魏使者往来的特点

柔然与北魏的关系复杂,双方有着激烈的冲突、碰撞与互动融合,使双方的使者往来具有明显的特点。

第一,战中有和,和中有战。柔然民族骁勇善战,利则寇抄,不利则远遁大漠。北魏时期,柔然也是漠北唯一敢于公开和北魏相对抗的强大势力。柔然虽不时也归附于北魏,但由于无法忍受北魏的遏制,叛服无常。双方的战争时期要远远超过和平时期,征战的次数也是创下了北魏与北方和东北诸族战争的最高纪录。据不完全统计,柔然主动进犯北魏21次,北魏反击17次。②王静:《柔然汗国研究》,山西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柔然战败或者内部出现分裂之时,便遣使北魏谋求改善关系。一旦实力恢复,便伺机犯塞。“太和十年(486)正月,柔然犯塞;三月,遣使朝贡;十二月,柔然犯塞。”③(北齐)魏收:《魏书》卷7《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1页。一年之中柔然进攻北魏2次,中间还有1次遣使。这种战和无常的政策,使北魏对柔然失去了信任,终北魏之世,北魏仅向柔然遣使8次,而且有5次遣使集中在阿那瓌执政时期,其他时期仅有3次。从遣使的次数上看,柔然的遣使要远远多于北魏。在双方的关系中,柔然是遣使的主动方,共向北魏遣使33次。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吴提时期遣使次数不多。第二和第三阶段遣使次数较多,虽然这两个阶段双方战争也时有发生,但遣使通好是主流,共遣使25次。其中474—486年是柔然向北魏遣使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柔然遣使北魏15次,除485年未遣使外,其他年份遣使不绝,476年甚至达到一年4次。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北魏还是柔然的遣使次数,仅是根据史籍的具体记载统计而成。而史籍中“频使朝贡”④(唐)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63页。的记载则是无法进行统计的。所以,柔然与北魏实际上的遣使次数可能要远远多于史籍的记载,最终的统计数据可能只是最低的遣使次数。

第二,从遣使的使命上看,柔然使者基本上以请婚和朝贡为主。柔然可汗吴提向北魏请婚1次,予成2次,阿那瓌1次。和亲成功只有1次,即吴提与北魏太武帝的联姻。和亲在柔然与北魏的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双方都出于“为我有利”的目的进行的联姻,大都与建立政治或军事同盟有关。柔然的遣使多为朝贡,主要是为了缓解或是密切与北魏的关系。当然朝贡的同时不乏探查北魏内外动向的使命,以做出最有利于柔然的选择。

第三,南朝成为影响柔然与北魏遣使的变量。南朝是北魏一统天下的头号劲敌,为了牵制北魏,南朝积极联合北魏周边诸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北魏太武帝给宋太祖的诏书,就一针见血指出了南朝刘宋对北魏采取的包围政策,“彼往日北通芮芮,西结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①(梁)沈约:《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6页。诏书中就包括南朝刘宋与柔然的结盟。早在神䴥元年(428),柔然便遣使与南朝刘宋公然结盟,“(柔然)常南击索虏,(北魏)世为仇雠。故朝廷每羁縻之。”②(梁)沈约:《宋书》卷95《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页。据史载,柔然在429—487年间共向南朝朝献10次。③田建平:《略议柔然与北魏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第109页。正因为与南朝有着盟约,柔然便有恃无恐,不断进犯北魏边境。北魏碍于南朝的掣肘,对柔然的征讨不敢孤军深入,总是点到而止。而柔然与北魏的关系一旦缓和,南朝便加以破坏。475—486年,柔然予成与北魏的使者往来密切。南朝便向柔然派出使者谋伐北魏,“南齐昇明二年(478),太祖辅政,遣骁骑将军王洪轨使芮芮,剋期共伐魏虏。”④(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9《芮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3、1025页。南朝主动遣使柔然谋伐北魏,符合柔然的战略利益。南齐建元二年(480),(柔然)国相邢基祇罗回出使南齐,“上表曰:‘皇芮承绪,肇自二仪,拓土载民,地越沧海,百代一族,大业天固。虽吴汉(漠)殊域,义同唇齿,方欲克期中原,龚行天罚。治兵缮甲,俟时大举。’”⑤(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9《芮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4页。柔然表面上与北魏保持着密切的使者往来,以迷惑北魏。背地里却加紧与南朝谋划讨伐北魏事宜。南朝成为柔然与北魏遣使的变量,这也是导致柔然与北魏关系和战无常的重要原因。

总之,柔然与北魏遣使次数并不多,阶段性明显,战争期要远远大于和平期。但双方的遣使却为各自内部政权的稳固以及对外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了民族交流与沟通。使者在双方关系的缔结和改善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魏书朝贡中华书局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魏书》和《宋书》“比”字句南北差异研究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魏书·食货志》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魏书》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安倍“朝贡”特朗普心情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