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舞身韵的艺术表现及学习技巧

2020-11-28李亚彬

群文天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身韵古典舞表演者

李亚彬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经典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古典舞因身韵的创立,使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成熟,理论基础日趋稳固。古典舞身韵也称身法,是古典舞的外在表现动作。“韵”也叫作韵律,是古典舞表达情感的方式,“韵律”是古典舞艺术的内在神采。“身韵”就是形神具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古典舞的特别标志,也是古典舞的精髓。

一、古典舞身韵艺术表现力的分析

(一)古典舞身韵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一位优秀的古典舞表演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还一定要具备古典舞所具有的艺术审美特点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這个特点就是身韵。

身韵并不是简单的肢体练习和组合练习,它要求的是培养表演者形态、神态兼备,同时还应该具备内外相统一的艺术气质,将舞姿体态的古典美和以往传统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要求内涵和外形和谐统一。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包含艺术教养、专业技术、美学感悟、兴趣爱好以及文化内涵等,这些因素对表演者的表现意识、作品完成的质量情况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艺术形态如果没有表现力,就像花朵没有绿叶、水中就没有鱼一样,是死板的,缺乏生命力。

(二)古典舞身韵艺术表现力分析

1.肢体控制能力——以意领形

古典舞身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标志、一种审美发展趋势,是因为身韵对表现力有着特别的训练方式和内涵要求。上面说到古典舞身韵所要求的是形态和神态都具备,内外相统一。为了实现这种内外兼修,就要注意每一个动作过程都应该符合以意领形的规则。

身韵当中所说的“手、眼、身、步”,指的古典舞的外形,身体表面每个部位的动作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形态。而精神意念指的就是内涵,是指内心和思想以及意识的内在表现,内外兼备,缺一不可。

古典舞要求“手到、眼到、腿到、身到”这种形态和神态都具备、一气呵成的表现形式,除了一些特定的情绪以外,主要还包括一种潜在的、深刻的、源自内心的意识或者意念、肢体感觉,通过内心对人体激发出来一种神韵。要想跳出舞蹈的形态就应该先领会舞蹈精神、内涵、意念以及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情感,然后利用肢体动作展现给人们。比方说,在完成一个比较简单的“提沉”这个动作的时候,表演者不能只依靠肌肉和骨骼做出上下起伏的动作,应该以内心所产生的意念来控制肢体,形成呼吸,这样才能带动肢体动作。

2.风格与性格的类型化——体现审美

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动律包括提、沉、冲、靠、含、腆和移。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由基本韵律转变出来的动作和舞姿。几个单独的舞姿形态还可以结合在一起,编成一个完整的身韵组合。通过这些动作的训练可帮助演员在表现力方面有一个好的把握和追求,更好的展现身韵美。身韵组合的情感刻画,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完美地展现在脸部表情上,这就是对表现力的释放和磨砺。

例如大穿手组合、水袖组合和小快板组合。这些组合当中,需要腿脚灵活,肢体以快速的闪躲展现出欢快激情的风格。组合当中要求脚下动作一定要连贯起来,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同时还应该做到有点有线,这就是身韵训练内容的全面和独特之处。

3.情感表现——以情为真

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出不一样的人物类型及情感,需要表演者将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展现出来。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将这样的情感表达具体化,是表演者将内心情感和外在肢体运用最好的结合和展现。这种激烈的情感渲染为舞蹈作品带来了惟妙惟肖的活力,同时还为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舞蹈不能将真实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的事情进行复制,也不能自己随意表演。古典舞中最重视的就是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创造意境,它主要是用叙事抒情方式来表达舞蹈的情感,舞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具备浓重的虚拟色彩,要给观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技巧分析

(一)古典舞身韵技巧元素的运用

身韵为古典舞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元素,将训练身法以及体味身韵相融合,把“形、神、劲、律”当作古典舞动作的技巧元素,同时将他们结合成一个整体。身韵技巧具备特殊的训练方法和要求。古典舞身韵要求表演者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因此,身韵技巧是古典舞训练和表演当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位成熟的古典舞表演者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动作,之所以具备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将“形、神、劲、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古典舞身韵技巧的主要表现。“形、神、劲、律”就是身韵的全部,“形”就是直观动作,是动作和动作之间的连接再到姿态之间的路线。身韵中的“形”,主要就是在形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在气质上要展现出“刚健、挺拔、含蓄、柔韧”。接下来是“平圆、立圆和8字圆”的三圆运动的轨迹,尤其要注意腰部的“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原则。“神”就是舞蹈中身韵,也是舞蹈的精髓。“劲”就是舞蹈动作的内在节奏和力度的结合。“律”就是舞蹈的律动性和我们在平时运动中应该遵循的规律。舞蹈中我们要将这四者有效融合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身韵技巧中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和旁提,这些元素的运用,它们对表演者上肢的表现力有更高的要求。身韵技巧中的动作绝大多数都是以圆形为主的,也是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表现。

(二)古典身韵的学习技巧

1.重视基础素质练习

不管古典舞教学的高度是什么样的,身韵都是一直存在的。在古典舞的身韵教学中,一定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从古典舞的神韵学习开始,同时和形体训练、素质训练、技法训练和艺术表现力训练相结合,虽然古典舞是一种特别的舞种,且单独存在,但它毕竟属于舞蹈,所以还是要重视舞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软开度、爆发力以及肌肉素质、韧性和重心的平衡感等方面的训练。

2.熟练把握身韵元素

古典舞的身韵元素有很多,技法、神韵、呼吸、身法和形、点、态、线等都是主要的因素,在学习技巧上应该以神韵元素当作起始点,把韵律当作入手点,双方面进行,通过“燕子穿林”和“云间转腰”等例子作为学习技巧的案例,虽然教学素材是很多,但还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3.以身韵步法为扩展

在古典舞教学当中,上半身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虽然下半身的脚位和步法结合了一些民族特点的步位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沿用了芭蕾舞中一、二、四、五位进行训练。把杆“单腿蹲”,在芭蕾舞中的训练就叫作“Battement fondu”,就是由主力腿做蹲起动作的同时,动力腿做起曲伸动作,这是为了训练腿部的力量和膀根的力量,增加韧性以及每个关节韧带的柔韧度和灵活度、控制水平以及平衡水平,为把下的训练奠定好基础。这个动作是以五位半脚尖以及动力腿挪脚尖为基础才可以完成的。但是古典舞的训练中“单腿蹲”完全就是模仿芭蕾舞的“Battement fondu”,就是在上身形态上有一些变动,脚下和芭蕾舞是一样的。

古典舞身韵的步法是非常丰富的,在基本功训练当中的步位,前弓步和旁步、扑步以及夜步,这些步位通常情况下和上肢形成的舞姿以及身法的技巧相配合。基本步法的圆场以及云步等等都是身韵训练中的联系內容。脚下应该多重视下半身步法的练习,在组合练习中将身韵的步法融入其中。有勾、端、化以及十字步、滑步等丰富的步法。

古典舞是舞蹈中非常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还是在我国衍生出来的,伴随着我国文化的传播,古典舞的知名度将会越来越高,有很多国外的朋友也加入到学习当中。对于古典舞身韵的表现力以及学习技巧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古典舞不管是在表现力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都离不开身韵。由此可见,加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学习,使其技术技巧具备身韵的神采,才能更有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内涵,才能使中国古典舞在表演上更加具有舞蹈性和民族审美性。

参考文献:

[1]张琳.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与教学方法研究[J].黄河之声,2017(07):123.

[2]汪小标.中国古典舞身韵及教学[J].影剧新作,2015(04):161-163.

[3]战扬.试析中国古典舞身韵艺术表现力[J].音乐生活,2015(08):84-86.

[4]代婷婷.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J].戏剧之家,2015(08):162.

[5]李佳妮.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及学习技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03):239-240.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文艺活动部)

猜你喜欢

身韵古典舞表演者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
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