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及对新疆的启示*

2020-11-28张秋岳萍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新疆

张秋,岳萍

(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在借鉴西方典型创新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最终选择了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1]。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第51 位降至2012年的第67 位。2014年后俄罗斯的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到2016年升至第43 位,2017—2019年连续三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分别排在37、43、43 位。

俄罗斯创新指数与其全球竞争力同步变化,从2008年的第48 位降至2009年的68 位,到2010年创新指数位次不断走高,2017—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一直保持排在45、46、46 名,创新竞争力明显增强[2]。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俄罗斯虽然继续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但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现代创新体系的形成。俄罗斯创新服务模式对新疆乃至全国当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模式及特点

由于受前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科研成果与生产严重脱节,“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强大的科研能力无法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当局深刻认识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采取的科技创新措施如下。

出台创新激励机制与科技成果共享分配方案。2011年出台的《2020 前俄罗斯联邦创新发展战略》拉开了俄罗斯以创新拉动经济多元化的结构转型的序幕。其中涉及科技成果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科技成果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对产学研结合、法制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16年俄罗斯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构建高效的国家智力资源创造和全面利用系统,使科学、技术和创新有机统一,并与国家经济社会体系充分融合,保证国家独立和竞争力。2017-04 启动“总统专项研发计划”,时间周期为2017—2023年,俄罗斯政府在这7年间预计将累计投入585 亿卢布,支持领军科学家长期开展基础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上述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1.1 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的模式

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模式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两种。

1.1.1 “创新电梯”服务模式

为推动俄罗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俄罗斯实行了一种被称作“创新电梯”的运行机制[3],它可以被看作俄罗斯为克服“市场失灵”创造出来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创新电梯的运行机制是由一批具有投资能力的机构的组成的。它包括俄罗斯风险投资公司、俄罗斯自治非商业性机构项目推进战略计划署、促进科技型小企业发展基金等8家机构。

主要运作方式是将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有效结合,以设立基金的方式开展投融资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培育和扶持各类成果转化、生产应用、市场推广等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用政策杠杆进行调控,保障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顺畅实施,推动本国经济多样化与现代化的转型。

创新电梯承担的主要职责有:搜寻潜在的合作开发项目,提交创新电梯部门评审;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个阶段提供资金支持;与非公有制企业或个人投资合作开发项目,吸引参与投资开发;制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筛选、评估、立项和实施的统一方案。

1.1.2 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区域创新集群

为了将产学研各行业优势更好地发挥,推动行业创新战略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俄罗斯建立了13个领域的技术开发合作平台[4]。

平台确定的研发领域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光子学等13个领域。每个领域确定各自的主攻研究方向,共34个研究方向。

为了给平台提供资金援助,俄罗斯制定了《2007—2012年俄罗斯科技研发优先发展方向联邦专项计划》和《2020年前基础研究联邦计划》,同时还有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促进科技型小企业发展基金、新技术开发及商业化发展基金等资助。为激励平台的业务发展,俄罗斯联邦政府每年对各平台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后给予不同数量的配套资金支持[5]。

13个技术开发合作平台是按照专业研究方向将产学研联系在一起,横向覆盖国家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发挥国家学科优势,为产学研紧密结合打通了通道。

1.2 创设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铺平道路

出台法律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研人员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法律基础。统一科研机构的考核标准,督促发展,提高其研发和服务能力。政策环境的优化,促进了企业和科技机构的创新和发展。

制定法律,解除束缚。为了解除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产业的羁绊,俄罗斯还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法》和《发展中小企业法》中涉及国家拨款科研机构和大学成立企业的有关限制条款。上述法律的出台使得科研与生产的科技创新活动联系更为紧密。科研与市场“两张皮”现象得到了控制。

实施统一的考核标准,鞭策督促民用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类机构的发展。2013-11,俄罗斯颁布实施《民用科学研究、试验设计及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与监察办法》[6],本办法参照了发达国家科研机构绩效评估的经验,将所有民用国家科研机构按照机构的组织和法律形态、研究方向、专业任务等相似度划分为不同的参照组,设定最低指标,进行同类对比评估,每5年评估一次。同时还增加了年度监察制度,动态跟踪掌握绩效完成情况,将评估和监察结果在联邦教科部监察署门户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产品(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创新管理上的协作。定期评估经济领域关键技术应用的效果,并制定后续的改进计划;协同行业协会、本国及外国投资者,定期评估管理成效,促进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

2 俄罗斯科技成转化服务模式对新疆的启示

新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及体系建设应参照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策环境,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2.1 营造社会环境,加大对各类科技成果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

因新疆经济、科研水平与国内发达省市存在差异,导致新疆的科技服务企业发展较为滞后,政府应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新疆科技政策及社会上的地位。

制订合理的奖惩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各方机构及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各类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大胆尝试,注重质量、效果和示范。重点支持建立一两个能为企业鉴别技术并能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的国家级技术中介机构,办出效果及影响,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2.2 强化各方作用,完善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层次上提供不同的创新服务。政府发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评估监督、信息交流服务的作用。企业是市场中的主角,政府搭台的目的是引导企业唱戏。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成果产生的主体,根据市场或企业的需求进行项目的研发。科技中介指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企业、高校和科技机构之间进行牵线搭梁。而金融则起到支撑作用。在体系内各参与者都是主体,但政府要起到主导强化作用,对各参与主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强化各方作用,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2.3 搭建服务的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快捷服务

当前随着互联网+战略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与推动,信息与数据的搜集、发布、共享对一个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平台是一个窗口,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只有通过平台才能将各方信息进行汇集和交流,新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备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因此,建立新疆科技成果大数据和信息系统,在线提供各项专业化服务、市场需求、融资渠道及产学研合作等相关信息已迫在眉睫。

3 结论

新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区域创新建设工程,需要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机构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在不同的层次上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新疆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逆行者的武汉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