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的高职经管类学生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1-28钟明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竞赛素质学科

钟明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

一直以来,学科竞赛在中国高校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和全面人才培养的兴起,全国各高校都倡导通过参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的方式,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来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彰显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学科竞赛具有较强的竞技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培养具有高水平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发布《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2012—2017)》,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高校的大学生竞赛。同时,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学生竞赛的知名度、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扩大,各个高校对于参赛的热情日益高涨。

1 经管类学科竞赛概述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和经管类学科有关的学科竞赛主要分为2 类:①技能型竞赛。这类竞赛专业性很强,每个专业都有一个或多个竞赛类目。省级到国家级的竞赛主要有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技能、“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电子商务技能、会计技能、市场营销技能、企业管理技能、智能财税技能、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数据运营等技能竞赛。此类竞赛规模宏大,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每年竞赛期间群英荟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变成各省高校师生竞技和交流、展示自身的一流竞赛平台。次一级的市级竞赛主要是由各个教育机构或行业协会牵头,联合高校一同举办的技能竞赛,例如“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此类竞赛影响力稍弱,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竞技也具有重要作用。②创新创业型竞赛。这类竞赛不强调专业性,但十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规格高、平台广、影响力巨大,经过整个赛季的洗礼,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参赛学生,都对商业认知和商业运作流程有全新的体会,期间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也更有助于参赛高校单位增加曝光率、提升口碑和国内影响力。因此,虽然此类竞赛难度较大,仍然受到高校的追捧和重视。此外还有各省教育厅组织牵头举办的各种大学生“创业+扶贫”竞赛,例如广西“筑梦助飞”贫困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此类竞赛难度有所降低,旨在能够发现更多梦想创业的好苗子。

技能型竞赛主要针对二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专业课刚起步,不具有较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对竞赛流程规则及实操还缺乏系统性认知,只能作为人才梯度备选。创业创新型竞赛则着重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能力,是跨专业跨院系组队的最好选择。选人要求相对较低,但考虑到对商业模式和流程操作的熟悉程度,团队的组建依然偏向二年级学生和毕业不足5年的毕业生群体。

2 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成效分析

2.1 拓宽专业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渠道

目前,高校专业教学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辅以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工具,同时,加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实操的保障,并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起到锻炼学生个人素质的作用。学科竞赛作为竞技性、专业性、时效性很强的竞赛,是培养专业和综合素质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备赛、训练、竞赛等各个环节,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

2.2 促进专业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学科竞赛毕竟只能惠及部分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科竞赛带来的红利,就必须对现有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将竞赛技能要求融入实践教学,针对竞赛要求的技能知识点,增加新的或改进现有实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促进跨专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科竞赛既强调专业性也强调综合性,特别是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导,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为重点,培养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主动走出去,以实践教学和竞赛要求为契机,主动接触社会团体和行业企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树立优秀标杆,形成优良学风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科竞赛的奖励十分优渥。除了奖金、第二课堂学分和评奖评优之外,在专升本等环节也有直晋的优势。因此,在学校内营造积极活跃的学科竞赛氛围,十分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群体行为。个体行为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而群体行为也会以个体行为为标杆。参赛选手收获的荣誉足以让其成为学生群体的榜样,对推动优良学风、形成良性学科竞争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

学科竞赛不仅考验学生,也考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重新梳理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融会贯通之后才能指导学生,熟练掌握竞赛技巧,才能带领学生取得好成绩;参加双创类比赛时要熟悉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要能指导学生与各种社会团体接触、合作,还要负责学生的路演,辛苦程度不亚于参赛选手。一次完整的竞赛,从前期筹备到人员选拔,从指导培训直到最后的收获,其间凝聚了师生团队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因此学科竞赛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经过总结经验,再实施到日常教学任务和课程改革中,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

3 基于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策略

3.1 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种动态、长期的过程,要紧跟行业变化和企业需求。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该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体系于其中。应仔细研究学科竞赛的技能和素质考查点,找到对应专业或实践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完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科竞赛平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竞赛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

3.2 优化竞赛机制,提倡全员参与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竞赛机制,首先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宣讲的方式从系部发动大学生积极报名参赛,从系赛到校赛都有完善的晋级标准,设立相对公平客观的选手选拔机制和内部竞争机制,对参赛选手和陪练选手都有相应的激励,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人力、财力支持力度,协同多部门联动,配合备赛,为学生从竞赛项目培育孵化到打磨成品提供相应培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竞技水平。

3.3 加强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实际产业与教学相互融合,可以借助产业的实践性来满足教学实践性的需求,同时教学可以满足产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加强产教融合,是深化学科竞赛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学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向企业一线技能实践要求倾斜的内在要求。学科竞赛评委中企业领导应占据一定比例,对竞赛流程中学生操作的专业性做出评估,对竞赛成果从商业价值层面衡量,对技能要求做出清晰认定,进而指导教学课程体系优化,才更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实践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竞赛素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