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三创”能力的“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11-28宋丽涵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三创实验改革

宋丽涵

(莆田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351100;福建省高校现代精密测量与激光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 莆田351100)

“三创”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把“三创”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育也是研究的课题。当前学校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吃苦、有后劲的综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规范化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规范意识,对学生的诚信的品质、沟通合作意识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最终提高综合职业能力[1]。因此把培养“三创”能力融入“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学校电类相关专业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电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电子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才开展,从2010年开始独立设课,整个实践课程只有16个学时,实验学时较少,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在实践教学中一直都是按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子技术实践”课程虽已是独立设课,但由于通常是安排在大二时进行教学,且实验内容比较固定,基本没有与专业挂钩,与专业的联系不紧密,这样学生难以把这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难以形成专业思维;②实践课的考核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平时成绩只以考勤情况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决定,没有通过学生平时实验时的态度、努力情况及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考察,这样学生只是应付课程实验,没有主动思考,而且学生的实验报告存在抄袭的情况,教师对报告的分数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这样整体教学质量就大打折扣;③教学中由于软件及硬件设备等条件限制,实验的内容大部分是验证性质的实验,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验占比较少,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④期末考试的公平性和难度存在随机性,尤其是考试中的实际操作的内容、考核的内容不同,测试方法不同,使用仪器不同,学生完成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改革的方案

以任务作为驱动,以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教师放在主导位置的原则对“电子技术实践”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自己专业相结合起来,用课程实验项目按任务形式让学生在课程实验中提升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与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分组训练,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通过完成分配的实践任务来建构知识,从而形成创新能力。为了实现“三创”能力的培养,课题主要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实践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1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是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环节,历史上的许多科技创新成果都源于实践。“电子技术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三创”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教学内容与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学生能通过课程的学习把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没有像理论教学那样受重视,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通常都是在课堂上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因此,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涉及创新设计的任务往往无法胜任,这样就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为了适应社会对“三创”能力的需求,从根本上改革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课题对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实践课程应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要求,按照从认知到验证再到综合再到创新设计从浅到深层次安排独立的实验[2],形成有层次、按模块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且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单纯依赖学生上课时候听教师讲解实验要点,然后根据实验指导书来完成实验,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三创”能力人才的需要,必须对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要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课程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标,处理好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技能之间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完全按照指导书来完成课程实验的方式改革。

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预习实验,其中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和实验指导书方式改为通过MOC 在线视频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前能对实验的目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解答学生的问题,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回复解答学生的提问。

预约平台的使用。当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后,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预约实验。根据所预约的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有问题的部分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实验指导视频,当然也可以当场咨询值班实验教师。

仿真平台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话,那么效果会比较明显。课堂知识理解了,学生学有余力的话,可以进行拓展学习,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每次实验布置一个任务,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每组自行分配组员汇报原理、任务的过程步骤,并对任务进行总结,其他组提问,确保每组学生每个人都参与,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人都参与汇报、总结。因为采用小组形式,学生可以在教中学,帮扶中学习,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帮助理解力稍差的学生,而学习较好的同学也会有成就感。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3],经过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实践能力评价方面改革

因旧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对学生结果的评价,没有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因此要对课程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要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技能。在课程的考核中,重视在平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的参与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不再以单一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与课程改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它能帮助理论基础不扎实,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4 开放创新实验室,把“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与电子设计竞赛相结合

创新实验室的开放制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电子技术实践的创新性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电子设计竞赛,且在竞赛前组织集中培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有计划系统地培训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每年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这个成绩对感兴趣的学生的鼓励特别大,学生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比赛。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的系统方案设计、电路调试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三创”能力的训练。

3 结束语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要求,使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并应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且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对课程的反响也比未改革前好。

猜你喜欢

三创实验改革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改革之路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改革备忘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网站建设》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三创”中的重要性研究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