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2020-11-25张敏

科教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张敏

摘 要 公共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还兼具教育的人文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依托教材,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找到契合点,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涵结合起来,发挥高职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22

Abstract Public English course is not only a basic language course, but also has the humanistic nature of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rely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find a suitable point, combine the course content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path

0 引言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高职英语教师应注重探索线上教学和课程思政结合的新方向,创新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家国情怀、历史文化等德育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1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

《纲要》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00”后高职学生个性鲜明,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差,学习动机不强,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呈现出多样化价值取向,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但由于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思维方式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社会阅历、实践经验还有待积累,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自媒体时代,学生易受网络平台影响,面对以英语为主要载体的西方多元文化时容易迷失方向,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中英文差异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语言背后文化和价值体系有辩证思考和认识。

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出现多元化生源,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应(往)届毕业生等,不同生源的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及发展愿景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做好引领,不能做课本知识的“搬运工”,而要在教学上不断地探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让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获得精神成长。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英语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融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实现从知识教育到情感教育,开设有“温度”的课程。

2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1 提升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具备育人意识是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目前高校英语教师思政意识缺乏,不能主动地把思政内容设计进教学中。另一方面,英语教材的编写导向较多倾向于西方文化,缺乏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削弱了中国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教师要挖掘隐性的思政课程元素,在课堂中融入更中国元素和特色文化,渗透思政育人内容,关心时政要闻和世界动态,让思政教育更好地、更多地融入课堂,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真正为专业教学打下精神基础,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师必须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学技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寻找契合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教师要立足当前扩招背景下多样的学情,开展不同生源的学情分析,夯实教学基本功,针对学生特点,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探索分类教学,在传递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机、适时地融入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其次,增加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增加课程思政意识,掌握专业育人、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的原理和技能,了解学生生活系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表现,在课堂中将英语语言知识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从语言层面深耕教材课文,就学科知识层面精简拔高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层面,结合时事新闻,确定课程思政内容切入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其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2.2 改革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融合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综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信息化教学平台,打造“课程思政”新空间。通过改变教育理念,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构建“思政云教育”,形成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跨时空的混合课改教学模式,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体系,紧跟时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育人金课,并对学习效果科学地考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关注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力量和中国特色。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产出导向法”“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的方式,布置产出任务、学生自学与教师导学相结合,进而达成小组促成和产出。教师可以自建思政资源库,打造以英语综合语言能力为主,技能为辅,网络双语资源为补充阅读材料的多层次内容体系,如学习强国、中国日报双语点津网、今日中国、CGTN等。知识点讲述、文化概念输入、跨文化对比,以及跨语言对比,提升学生文化传播与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敏感性,提升民族自豪感,并最终以知识育人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课本知识外,融入不同题材的历史、文学、经济、民俗等为主题的中英对照材料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启发学生思辨;在引領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同时,设计不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当今移动支付、分享经济、网络零售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刻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通过设计相关中译英翻译话题,让学生在积累相关词汇的同时,了解不断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和方兴未艾的产业变革,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知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亦将拾级而上。在讲授英语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信文化寓于其中。通过对比中英书信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信文化,并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旺盛活力。具体体现在比较英语书信salutation(称谓语)与中国传统书信“提称语”的异同,complimentary closing (结束语)与中国“结尾敬辞”的异同。在课文讲解中,联系文章主题,引用相关中英对照的古诗文,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积累相关英语词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2.3 筛选甄定课程教学内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高职英语改革中需要不断创新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建立“师生共同体”。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包括对以语言为载体对社会各方面现象的认知、对语言背后文化和价值体系的辩证思考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是十分有必要的。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在选择教学材料和录课形式方面精心准备。特殊时期,教师们通过讲好战“疫”故事,弘扬中国自信,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家国情怀。如在线上课程中,精心挑选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材料,展现抗疫期间我国团结一心、积极抗击疫情的真善美精神。在每个单元的主题上,挖掘现实的和即时的课程思政要素,并合理融入知识点和任务点。通过慕课上传有关新冠病毒的阅读材料,微信公众号辅助发布拓展资源,让学生完成相关听力练习、书信体写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英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甄选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的甄定方面,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主题,从课程内容的导入到课堂讨论的话题,再到课后作业的安排,选择具有多样性、时效性以及经典性的题材,让战“疫”成为“活教材”,发挥“政能量”,将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寓于语言学习中,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当前形势的同时,增强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从而提升语言教学的格局。

3 结语

高职英语教育不仅要深化课程育人的内涵建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供价值的引导,凸显德育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更需将课程思政和网络技术“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教学,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的探索,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聚焦社会热点,从全民战“疫”中汲取鲜活的教育素材,润物无声引领学生价值塑造,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丁水芳.协同育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1):67-70.

[2] 陈哲臻.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198-199.

[3] 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4(05):126-128.

[4] 王卉.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54-55.

[5]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2020年5月.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