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某社区女性居民健康素养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

2020-11-2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年龄组体育运动维度

张 璐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HPL)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为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以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所采取的自发性、多层面的行为和感知[1]。健康促进行为的目的是积极地增进个体健康、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采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使个体保持健康[2]。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3]。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都被认为是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4]。目前国内关于健康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关注在老年人、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对于社区女性的关注较少,尤其未见社区女性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分析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对于提高对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认识、促进女性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其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为改善社区女性居民的生活方式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未央区某社区的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为统一研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 个方面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6 个问题,共80 道题。判断、单选题1 分/题,多选题2 分/题,满分共计100 分[5]。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问卷Ⅱ:该量表由Walker 等人编制[6],共包含52 个项目,6 个维度分别为健康责任、体育运动、营养、精神成长、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所有条目都按照4 分Likert量表(1 分:从不,2 分:有时,3 分:经常;4 分:总是)计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各维度的得分使用52 项和每个子量表(8 项或9 项)的平均得分来计算,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行为水平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不同人口学特征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各维度得分和健康素养得分及3 个方面、6 类问题的关系用Pearson 相关或Spearman 秩相关。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调查了西安市未央区某社区女性居民255人,调查对象以18~45岁年龄段为主,占65.9%;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65.1%;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62.4%;家庭平均月收入以≤5,000元为主,占66.3%。

2.2 社区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情况

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为19.6%。3 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基本知识和理念(45.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6.5%)、健康技能(7.5%)。6 类问题健康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71.8%)、科学健康观(65.1%)、传染病防治素养(42.7%)、慢性病防治素养(31.0%)、基本医疗素养(14.9%)和健康信息素养(14.9%)。

2.3 社区女性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

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

结果显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2.56±0.50),各维度中精神成长的平均分最高,为(2.73±0.64);体育运动的平均分最低,为(2.35±0.68)。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的平均分分别为(2.36±0.56)、(2.58±0.53)、(2.69±0.60)和(2.64±0.63)。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营养、体育运动维度在婚姻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异/丧偶女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未婚女性的得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维度在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 元的得分显著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的得分。另外,年龄组的差异只体现在体育运动维度上,46~74 岁年龄组的得分显著高于18~45 岁年龄组的得分。文化程度组的差异只体现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及以下年龄组的得分。见表1。

表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得分(±s,分)

表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基于人口学特征的得分(±s,分)

项目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健康责任营养体育运动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精神成长年龄(岁)18~45 2.55±0.50 2.38±0.57 2.57±0.53 2.29±0.68 2.72±0.59 2.64±0.64 2.71±0.64 46~74 2.57±0.51 2.30±0.55 2.60±0.53 2.48±0.66 2.64±0.62 2.63±0.62 2.78±0.63 Z -0.783-0.752-1.237-2.606-0.631-0.090-1.167 P /0.434/0.452/0.216/0.009/0.528/0.928/0.243婚姻状况已婚/未婚2.58±0.49 2.37±0.56 2.60±0.52 2.37±0.67 2.71±0.58 2.66±0.61 2.75±0.62离异/丧偶2.18±0.60 2.05±0.61 2.13±0.61 1.95±0.93 2.33±0.80 2.29±0.89 2.30±0.83 Z -2.342-1.665-2.446-2.102-1.657-1.744-1.589 P /0.019/0.096/0.014/0.036/0.098/0.081/0.112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2.51±0.52 2.30±0.60 2.56±0.53 2.39±0.72 2.55±0.57 2.57±0.63 2.69±0.61大专及以上2.59±0.49 2.39±0.54 2.58±0.53 2.33±0.65 2.78±0.60 2.68±0.63 2.76±0.66 Z -1.850-1.737-0.451-0.647-3.393-1.460-1.020 P /0.064/0.082/0.652/0.517/0.001/0.144/0.308家庭平均月收入(元)≤5 000 2.50±0.49 2.31±0.57 2.49±0.52 2.31±0.66 2.63±0.57 2.58±0.62 2.69±0.62>5000 2.67±0.51 2.45±0.54 2.74±0.51 2.43±0.70 2.82±0.63 2.75±0.63 2.83±0.66 Z -2.506-2.033-3.919-1.166-2.283-1.592-1.379 P /0.012/0.042/0.000/0.244/0.022/0.111/0.168

2.4 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数据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用Spearman 秩相关比较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与健康素养得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呈显著正相关;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另外,人际关系维度得分与健康素养得分及3个方面、6 类问题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体育运动维度得分与健康素养得分及3 个方面、6 类问题得分均没有显著相关性。见表2。

表2 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r)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健康素养高的女性居民的生活方式较健康。类似的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是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社区女性居民的健康素养越高,对健康生活方式越重视,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就越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得分越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除体育运动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具备的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越丰富,越有利于女性居民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就越容易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1]。

婚姻状况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营养、体育运动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异/丧偶女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未婚女性的得分。这可能是由于已婚/未婚人群受到父母、配偶规范的约束,从事不良健康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更小;相反,离异和丧偶人群由于家庭的变故,要承受婚姻破裂和失去配偶的压力,其心理状态较差[7],从而影响到她们的生活方式。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 元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 元组的得分。说明收入越高的女性居民越有能力购买更健康的食物和更有保障的健康保险,享受到的医疗服务也越多,并且越有可能生活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7],也会接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拥有更好的健康理念,从而会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在年龄组的差异只体现在体育运动维度上,46~74 岁年龄组的得分显著高于相对年轻的18~45 岁年龄组的得分。可能是由于18~45 岁女性居民在生活上处于结婚生子阶段,经济水平也处于一般状态,花费在体育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少于家庭与工作[8]。反而是46~74 岁人群,因为没有太多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家庭中子女一般也都长大,从而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散步、跳广场舞等体育运动。

健康素养的6 类问题中,传染病防治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及除体育运动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跟平时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慢性病、传染病的防治宣传较多有关。

综上所述,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显著相关性,提高女性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利于其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就需

要根据女性居民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女性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会带动下一代甚至整个家庭、社会提高对健康生活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

猜你喜欢

年龄组体育运动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体育运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呆呆和朵朵(13)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