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亟需建立民众公信力体系

2020-11-24袁龙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区公信力复产

文/袁龙生

一、我国民众公信力薄弱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根据全国疾控中心及防疫专家的部署,需要立即对每一个流动人员开展流行病学史询问调查,目的是有效地调查出从疫区返乡或仍处在潜伏期的人员及密切接触者。但从各地流调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全国因隐瞒流行病学史被强制隔离的案例达30余起,体现出我国民众公信力薄弱。首先是恶意隐瞒,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疫区回来的,由于不想在春节被强制隔离,因此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调查时,恶意隐瞒事实,直至公安部门实施大数据“轨迹”调查或直接发病后,才报出实情。如四川巴州区梁永镇陈某,1月20日,自温州驾车经湖北返回巴中,2月4日,陈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期间,陈某拒不配合调查,恶意隐瞒与他人聚餐、打牌等接触史,造成其他人员被感染。其次是故意隐瞒,这些人与疫区回来的人有过密切接触,但存在侥幸心理,在接受调查时,故意隐瞒接触史[1]。如江苏泰兴吴某,1月17日因儿子结婚在家举办婚宴与多名武汉籍人员接触,吴某在接受流行病学调查时,因担心婚宴喜庆的气氛受到影响,故意隐瞒接触史,但2月3日吴某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在当地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最后是被动隐瞒,这部分人因对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不明确,了解不深入,有些甚至受确诊病例的恐吓等,在流行病学史调查时,汇报不详细、遗漏细节。如浙江诸暨市金某,其孙女在武汉工程大学上学,放假后回上海金某儿子处居住,金某儿子又在接触女儿后回诸暨看望金某,但在多次流行病学史调查中,金某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与疫区人员接触,后金某孙女出现发热,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因金某儿子有较强的防御意识,看望金某期间戴了外科口罩和帽子,并只滞留了一天就回上海,所幸没有造成输入性接触感染。

二、我国民众公信力有待加强

目前是各地复工返工的高潮,为促进快速复工复产,同时也为更多的民众提供出行的便利,浙江省杭州市率先试行推出健康码管理模式,阿里巴巴和腾讯相继应用健康码功能,实施市民和进入杭州人员的“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以辅助各地进行疫情防控监控。截至发稿时,大量返岗复工人员在支付宝内申领健康码,上线首日访问量即达到2000万,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下,支付宝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健康码系统,已于2月下旬在全国上线,这有助于返岗返学和复工复产的管理。但是从前期申报情况来看,民众公信力存在问题,会导致健康码推广可信度下降。据对浙江地区的200名返工人员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其中121名返工人员认为在填报时会考虑隐瞒曾经出现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有57人认为在填报时会考虑省略来浙期间去过其他地区或停留在其他城市等中间环节。返校返岗返工人员因急于返回学校和打工企业,隐瞒其健康状况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只有利用大数据,将其就诊信息、测量体温记录、行动轨迹一起纳入到申报系统内,才能有效发挥健康码的作用,如果仅利用公众自己填写信息作为审核的唯一依据,会出现信息失效,对整体防控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2]。

三、我国企业负责人公信力欠缺

与防控前期的“戒备森严”相比,复工期间的加快复工措施使企业负责人放宽防控工作,很多企业负责人在上报复工申请表时不严谨。如对于食堂人员用餐管理条款中,严格要求实行分餐制、一人一桌、餐前洗手、餐后消毒等多项措施,虽然企业负责人根据表格中的要求逐一进行了填写,但实际上仍有较多的企业填表与实际运行方式不符,有些企业甚至在审批未得到结果前就已经复工。经电话采访浙江省多家餐饮业负责人,有82%餐饮业老板认为复工条件过于苛刻,实际难以做到,但为了尽快开业,他们会敷衍了事,既按照要求填,也会按照现有条件落实;9%的餐饮业老板承认会严格按照要求去填表,也承诺会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复工的各项准备和复工后的各项防控要求,同时可能限于其认知水平和员工的配合程度,防控的实际效果会打些折扣[3]。

四、负债企业主体公信力欠缺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纷纷派出安监局执法人员、卫健宣讲员、疾控监督人员、当地医院医生等驻企指导员,对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进行全覆盖复工复产指导,助力企业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工作。但在前期与企业主联络过程中,频频出现企业主极不配合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负债以及濒临破产的企业主,不主动申请复工复产,一再拖延开工日期,有些故意关掉手机失联,其负债企业主欠缺公信力。走访浙江一家负债企业主,他坦言自己欠着部分外地工人的劳工费,所以主动取消订单,不想让工人回来上班。这些返厂的外地工人在隔离点解除危险后住宿在桥洞、公园等地方,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五、建立民众公信力体系

建立民众公信力体系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

一是公安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法制教育,尽快建立全民“诚信体系”,这次防疫工作与今后的入学、招工、贷款、出国等关联,让民众不敢突破防控的法律底线。

二是公安、医保、医院等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健康码申报体系,尤其要配套“轨迹”的同步验证,对填报者的个人身份、就诊记录、行动轨迹要进行实时校验,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或信息不符等,将其列入失信系统黑名单内。

三是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对复工企业申请内容的逐一核查,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并加强监管,要不定期开展巡查和督查,建议在符合条件复工的企业内部,如企业的厂区、食堂等公共活动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企业执行复工防控工作情况,一旦出现工人聚集,自动报警,强制干预,严防出现复工后疫情复燃的可能。同时要加强对负债或等待破产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主体公信力体系和惩罚制度,绝不允许等待破产,放弃复工复产及工人的管理。

六、结束语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导致武汉封城,各地普设关卡,严防从疫区或者同疫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流入其他地方。由于国家及早采取了这个措施,除了湖北、武汉疫情一度失控外,其他省份和城市都最大程度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但仍造成了全国性的传播。通过分析民众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得出建立民众公信力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民众公信力。

猜你喜欢

疫区公信力复产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白鸡引种继续断档 上半年美法复关无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