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网上教学对校企共建机制的人才培养实践

2020-11-24刘荣王磊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线下校企新冠

文/刘荣 王磊

2020年初,一场疫情大考从荆楚大地散布至全国。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党中央与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开展线上教学与线上学习等活动,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工作[1]。

网上授课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和简单实验,如何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课堂质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对平台的有效使用,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同样也是一场大考,一场挑战[2]。超星、职教云、钉钉、蓝墨云等应用平台的使用,让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成为现实。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实现课堂质量明显提高。

一、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平台稳定性差,存在卡顿等情况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线上平台的使用情况对授课效果极为重要。以往的线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手段进入课堂辅助教学,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软件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教学问题,同时丰富了课程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次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全国范围均借助平台进行授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签到、直播、讨论等功能在特定时期无法正常使用、资源无法正常观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3]。

(二)线上资源碎片化,衔接性不强,资源利用率低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资源质量及网络资源使用率也逐渐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本门课程网上资源框架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设置的,资源均为碎片化知识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在资源实际使用中发现,过于碎片化的资源缺乏连贯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搭起学习框架,无法对整门课程的脉络清晰掌握,因此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高职学生是一群青春、充满活力但又不失个性的群体。面对着这样的授课对象,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一直是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在无法面对面监管的线上授课中,这一现象更为凸显,部分学生存在课程签到不及时、学习不认真的现象[4]。

二、改进措施

(一)教师主导,做好课程设计

一堂课效果的好坏在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如何。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对课程设计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课程性质与学生特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

(二)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现在疫情处于防控的关键时期,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基于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好奇和不了解,所以《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课程以新冠病毒为切入点,从新冠病毒的结构、繁殖、控制、微生物的检测逐步引深,并引入病毒外其他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引发学生思考。

(三)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需要精心地设计课堂环节。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在主动接受线上教学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在此次教学过程中,通过直播、自学、讨论、作业、制作小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与线下教学相同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大环节。以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为例,将课程设置如下:

课前准备以超星平台为依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切入点,发布任务工单,让学生线下查阅资料,了解新冠病毒结构,完成任务工单的填写并提交。同时,通过QQ群、平台群聊等多种方式通知学生上课时间,保证学生能够按时上课;课堂授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同,上课需要有仪式感。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让学生明确这段时间是在上课。教师通过检查已提交的任务工单,总结任务工单中存在的问题,以直播的形式进行讲解。教师下发本次课程的任务单,学生通过自学查看平台中关于微生物结构的资源,并完成微生物结构的相关讨论或作业。基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下课前,对本节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避免平台上知识点过于零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发生混淆;课后巩固,为巩固线上学习内容,未完成讨论或作业的学生以及完成质量较差的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讨论或作业。适当发布一些网页链接,方便学生对微生物结构有更形象的了解。

(四)多途径督导,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为保证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学习到专业的知识,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师掌控课堂的程度决定了线上授课效果,同样学校及家长的有效督导也起到关键作用。

(五)强化网络督导

线下教学的评价体系不适用于线上教学,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用新的评价体系进行监督。学校应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加强信息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督促实践活动有序进行,避免网上学习沦为形式[6]。激励教师优化教学活动,形成典型案例。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大数据督导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建立与线上教学相对应的考核方式,是提升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措施。

(六)家长建立微信群,进行实时督导

网上学习的质量不仅是学校和授课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们所担心的问题。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或其他方式,让家长们明白学校的授课情况,让家长在工作之余,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管。

疫情终会消失,因疫情出现的线上教学方式却不应消失。我们可以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线上学生针对性学习,线下教师概括框架、总结知识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

三、校企协同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型人才势必要走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校企合作的共建机制有利于合作服务平台的建立,此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资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践场地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专业特色收集教学资源信息,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支持不同专业的课程学习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7]。企业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的任务,受疫情影响,在此期间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录制实践教学视频,上传至服务平台,学生进入该平台进行浏览观看。校企双方可以基于该服务平台共同制定网上学习方案,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效连接[8]。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在学校和企业分步、分区域实施,所以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同时采用分布式架构,分布式的人才培养资源架构是对企业与学校的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后形成的[9]。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人才培养情境设计,根据网上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实践主题,同时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其已掌握的知识,将网络授课内容进行难易程度区分,做到与学生思维模式相符合。学习情境创设要与线下情况尽量贴近,收集的资源越真实,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线下校企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COZMINE线下集合店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