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幸福院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1-24赵晓菲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养老资金医疗

文/赵晓菲

一、现状

农村幸福院在成立之初由政府委托的、村民委员会进行建设、监督和管理,为村民日常的集体性住所、休闲娱乐场所和养老照料服务的场所,同时提供为村内非建档立卡人口、非五保人口的养老服务和活动场所。

它不同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可以为村内更多人群提供服务,也在此性质的基础上衍生出互助性、基础医疗保障性等服务[1]。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幸福院设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全国的村庄大部分都实现了农村互助幸福院初步建立,在城市中心化的作用下,农村人口外流严重,以前的农村养老模式功能逐渐减弱,农村养老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推动农村建设社区化,发展农村新型的养老服务,从农村的居住特点出发,以农村的基层组织和集体经济为基础,促进农村新型的幸福院养老模式。

二、存在问题

(一)政策定位不准确

农村幸福院作为一种互助养老的形式,在政策上对幸福院的定位是依托村内的设施和服务,利用村集体提供的互助性统一住房,为村内的老年人和特殊老年人养老使用。但是在政策设计上,农村幸福院在基层进行实施是以乡政府作为引导,而上级政府并没有法定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幸福院的现阶段标准和未来发展,仅仅是基层政府为提供便利和村内管理建设的便民养老的设施,对幸福院的管理和开设缺少制度和政策,没有得到上层应有的重视,导致幸福院在自主管理下缺少明确的目标和管理方法,使幸福院缺少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不同的农村情况把握不精准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以偏概全,用统一的方法去衡量所有的农村养老问题,导致幸福院的性质定位出现问题。

(二)经济来源和运用不明确

从资金的来源方面来讲,大部分的幸福院的建设初期场地使用的是村内空闲的房屋和校舍,房屋初始的修缮资金部分来源于国家拨付的扶贫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资金来源单一,缺乏长久的资金注入机制,导致村内开办幸福院的后续设施维护和房屋基本运营的水电和生存需要的资金匮乏。

从资金的运行方面来讲,幸福院开办以后,需要基本的维护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成本,而资金注入后的预算和执行管理不完善,资金的透明度低,导致资金的流入和使用都存在不稳定和低效的缺点[2]。

从资金的花费来讲,由于管理幸福院是村级单位,村级单位的管理水平有限,对幸福院的认识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只能对基础养老设施和日常的生活进行购买服务,而对于可持续性的定位发展的资金支出没有形成认识,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类似于诊疗服务、护工服务等,没有思想层面的意识,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用没有达到最大化、最优化。

(三)服务的内容单一化

农村幸福院的目的是达到互助的作用,但目前的幸福院是提供给有自理能力老人的住所,条件较好的村集体免费提供水电和吃住,对互助性的体现较低,服务内容单一,村集体也没有较好的方案和能力,为统一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方面的专业性措施,缺少对提高互助性的计划,基本的村委会对文娱方面的需求了较甚少,也很难提供这方面的设施和活动[3]。农村幸福院的服务缺乏专业性和多样性,只提供了基础的住房保障,而起不到幸福院的互助作用。

(四)未来发展模糊性

农村幸福院在基层养老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本着农村村情况不同的原则,应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幸福院。而目前建设的幸福院多数为了村容村貌的建设和帮扶工作的检查,造成幸福院发展动力不足,对老人身心需求方面的考虑较少,对未来的基层养老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与养老院相比,减少原住地幸福院本身具有的优势,出现经济较好和经济发展较弱的村集体的幸福院建设差异化日益增大的现象。

农村幸福院的管理层级较低,以村委会为主要管理单位,由于村委会成员在全国的普遍年龄较大,造成村级单位作为管理主体的前瞻性较弱,对于幸福院的日常管理仅限于集中居住的生活日常困难的解决,由于常出现购买服务设施较少和发展规划能力低等情况和现象,造成幸福院的未来发展之路较模糊。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层次建设,明确管理方向

村委会对于幸福院的建设应起到引导性、规范性和前瞻性的作用。

首先,对于引导性来讲,村委会应坚定村级幸福院的定位,明确幸福院的性质,清晰幸福院的走向和作用影响,在幸福院初期建设好该有的设备和硬件设施,在中期发展中引导幸福院的具体走向。其次,村委会在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后,出台具体的政策和规定,来规范幸福院的日常建设,利用好现阶段已具有的爱心超市等平台,对幸福院的日常的事例进行管理,而不是任由其发展,也不是对于幸福院只要能入住和生活就一劳永逸的想法[4]。最后,对于幸福院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村委会要有具体的规划去推动未来的方向,幸福院不仅仅作为一个安置所,还需要加以利用,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作出基础典范。

(二)拓宽资金来源,合理利用资金链

农村幸福院多数利用村内废弃的校舍,不需要成本和投入,但是后期维护和运营的资金多数来自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一方面,村内的管理机制需要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除了政府的专项建设资金,也可与社会中的相关福利组织合作,使福利机构投入建设资金,增加幸福院的资金基础,增强幸福院的基础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设;另一方面,幸福院的资金运用,目前仅停留在硬件设施建设和“两不愁三保障”的困难问题上,应对现有和结余的资金进行应用和规划,设置合理的岗位设置,对工资的发放和使用透明化,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资金的投入和流向,增强资金的可持续性应用。

(三)明晰幸福院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幸福院在各地的发展不尽相同,有的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安置点来安排,没有发挥设立幸福院之初的作用。幸福院是与乡村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政府要对幸福院的定位和作用更加明确,接收人员更加准确,对幸福院的日常运行和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增强幸福院在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脱离住所这一简单生活场所的定位,结合村委会和幸福院,把社会、乡镇和幸福院相互联结,推动幸福院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情况的村庄进行调研,建设好老年服务设施和活动较多的老年幸福院。

(四)增强医疗多面化,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

农村的医疗条件在脱贫攻坚的推进中逐步增强,标准化卫生室和执业医师的设立对农村的医疗条件进行了改善。对于现代乡村中卫生室、村委会和幸福院三个设立的联结性和紧密性,农村的医养结合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幸福院中居住的多是老弱病残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因为疾病而搬入幸福院,而村医即为他们的家庭医生,一方面,推动医疗和幸福院的连接,增强村内村民就医的参与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使村民及时就医,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推动了乡村疾病的控制性,降低工作的难度,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水平,在医疗方面对农村的因病返贫的检测率得到相应的提高[5]。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医疗、养老都存在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高校要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协作,使农村幸福院的养老、医疗服务科学化、专业化,与高校、高职高专结合,使双方的实习、服务工作科学化,提高幸福院运行效率。

四、结论

农村幸福院在摸索建设中,因地制宜地有了许多种新模式,探索未来的农村养老的发展方向,减少流向城市的人口数量,发展新农村新形态的宜居生活,需要经过很多的探索。从幸福院之初的建立集中居住的农村独居老人的住所,到后来的为老人提供一些便利的养老服务,增加休闲娱乐场所,到现在一些地区将村卫生室进驻到幸福院,形成基础医疗到基础养老服务一条龙,为农村的疾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村幸福院应准确定位,服务人群精准,提供适时对症的养老和医疗服务,虽然近期以来农村的外流人口日渐增加,但是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口,根据研究和调查发现,农村的小学也在随着乡镇合并的情况下数量下降,所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为老年人,这一情况造成我们对农村养老的重视度增加,思考农村养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怎么因地制宜的发展合适的可持续的养老机制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养老资金医疗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