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初探—基于辅导员课堂文明建设的实践反思

2020-11-24姚家军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旷课学风班会

文/姚家军

一、高校学风建设背景

高校学风建设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在课堂文明创建中,各专业学生总体上呈现较好精神面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课堂文明创建中存在经常性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上课打瞌睡、闲聊和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课堂文明督导、个别谈话等举措,课堂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当然,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突破。

二、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

(一)上课迟到、早退的原因

对于经常出现上课迟到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课堂纪律意识淡薄、生活作风散漫、自制力差、时间观念不强等。

(二)旷课现象根源

经常性旷课是较为严重的课堂违纪行为,其原因主要有自制力差、学业态度不端正、认为课程无关紧要、学业困难以及大学生中所谓“上大学不逃课才不正常”的不良观念误导。

(三)上课闲聊、打瞌睡的主要诱因

对于经常性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熬夜的不良作息习惯所致。上课经常性闲聊是学生课堂基本文明礼仪缺乏的表现,学生课堂精神状态不佳、不够专注是学生对课堂和任课教师不够尊重的体现。

(四)上课玩手机的主、客观因素

上课玩手机对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多样,如沉迷网络社交、沉迷手机游戏、沉迷网购,或者是觉得课程无关紧要、教师上课不够生动有趣、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手机依赖等。

三、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一)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营造课堂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营造课堂文明建设氛围。通过主题班会宣传学校开展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传达学校课堂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具体细节要求,总结阶段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基础文明素养对将来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课堂文明建设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文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班会上积极发言,提出建议,发表感想,制定好班级课堂文明公约,促进课堂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二)加强课堂督导和课前巡查

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切实开展巡课行动。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前深入课堂点名,在其他时间进行课堂督导。对于发现的迟到、早退的学生及时开展批评教育、谈话谈心,并登录易班“亲苍霞”系统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经常性迟到、早退的学生,通过批评教育引导,强化他们的课堂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他们增强自我克制能力,改善生活懒散的作风,每天早上不贪恋多睡十分钟,从而避免经常性迟到。引导他们增强时间观念,做好时间管理,避免踩点上课的情况。

(三)重视对旷课学生的问题分析和教育引导

旷课是较严重的课堂违纪行为,需提前通过主题班会强调旷课的严重程度。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加强督导,并及时上报“亲苍霞”系统进行扣分处理。同时,对于旷课达到一定课时的学生还要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处分,以示警醒。要具体分析不学生生旷课的原因,对于因为自身自制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课程不重要等思想问题,要强化思想教育,增强课堂纪律意识。引导他们增强自制力,如克服起床困难、喜欢睡懒觉等懒惰行为。引导他们认识到大学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也要学好开设的人文社科、艺术、科学通识等课程,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丰富知识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因为学业困难而经常旷课的学生,注重引导其正视学业难题,多给予鼓励和关心,协同科任教师做好学业帮扶。对于个别因为心理问题而经常旷课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注重课堂文明礼仪养成

对于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若是因为沉迷熬夜打网络游戏,则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增强自觉抵御游戏诱惑的能力,走出虚拟游戏世界。引导他们理性使用网络,让网络积极服务于自己的学业、生活。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对于上课喜欢闲聊、精神不专注的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加强课堂文明礼仪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课堂氛围。

(五)打造“无机”课堂

如今互联网发展进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手机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做的是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聊天、刷微博、打游戏、网购等势必会对课堂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机分离”是一种常态,不可能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随意使用手机。通过学生手机“上架”,最大程度降低手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良影响。当然,如今智能手机功能非常强大,合理使用会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在科任教师的允许和鼓励下,课堂上可以使用手机辅助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内容上。

(六)协同任课教师,强化课堂管理

课堂作为科任教师的教学主阵地,教师强化课堂管理对于课堂文明的建设往往事半功倍。通过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协同工作,强化课前点名,以及课堂动态管理,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状态。

(七)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典型榜样作用

课堂文明建设过程中,辅导员自身是无法全程投入到每堂课的督导中去的。此时,打造一支自身素质过硬、表现良好的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提高对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的要求,使他们在课堂文明建设中自觉起到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作为学生干部监督好班上其他学生,如课前点名、提醒监督手机“上架”。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好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在班级中树立榜样,使学生能自觉见贤思齐。

(八)以就业促学业,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就业的前提是顺利毕业,对于仍存在学业问题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必须通过努力学习修回仍拖欠的学分。对于想顺利就业的学生来说,必须更加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为就业争取更多的筹码。通过这样的方式“倒逼”,激发出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

四、工作效果

笔者所在学院通过以上措施,进行为期一年的课堂文明创建工作后,学生课堂文明表现得到明显好转,课堂精神状态良好,学风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但是,仍时常发现学生旷课、上课玩手机等问题。因而,课堂文明建设工作仍需做深层次的思考,探索突破问题的工作方法。

五、经验反思

课堂文明是一个工作平台,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在课堂文明创建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有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党支部和班级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课堂文明建设对于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养成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当持续深化课堂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学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猜你喜欢

旷课学风班会
对社会失望,新西兰学生频频旷课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大学生旷课行为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旷课现象多因素分析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