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0-11-24孙发贵耿在英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艺术类学生党员

文/孙发贵 耿在英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建设始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艺术类学科设置和艺术类学生有鲜明的专业特点,艺术类大学生担负促进文艺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剖析艺术类学生特点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适合艺术类大学生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发挥艺术类专业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1]。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分析

(一)感性思维强,政治观念不强,理想信念坚定性较弱

艺术类大学生大多自小就接受绘画、舞蹈等艺术作品的感染与熏陶,参加专业的学习和比赛,形成感性思维强的优势,他们感情细腻、思维活跃、专业突出。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注重自身的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忽略对政治和历史学习,对国家时政大事关注少,思想政治观念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较弱、理想信念坚定性较弱。

(二)重专业轻文化,文化素质基础弱,思想和行为追求个性

由于教育理念和升学考试原因,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形成重专业教育、轻文化学习思想倾向。进入大学后,在专业课和公共课学习上,由于他们专业情结浓厚,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忽略公共课的学习,从而导致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相对以我为中心,注重追求潮流时尚,展现个性。

(三)创造能力突出,集体观念不强,心理易受到负面因素影响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很小就开始并长期坚持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对所选专业充满期望,扎实的专业技能、持久的热情倾注、精致的艺术追求,在日复一日的切磋打磨中,淬炼出艺术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个性化发展,感性先行,敏感且容易冲动,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社会不良风气及负面因素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的影响,从而集体观念不强、纪律意识、行为自觉性与自律性较差。

二、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问题剖析

(一)艺术类大学生入党动机呈多元化特征,少数学生盲目跟风和存在功利

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多元化特征,大部分学生党员是有坚定信仰并一贯秉承,少数学生存在盲目跟风和功利心作祟情况,看到同宿舍或者班级同学写入党申请书,自己学习和表现不错也跟风写申请,认为入党后可增加就业砝码,受家庭因素影响等申请的情况不少。

(二)党员发展缺乏全程评价标准,重入党前培养教育,轻入党后再教育培养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流程,但是在入党积极分子评价中还是存在学生成绩优秀、学生干部优先等现象,缺乏学生思想政治和综合能力全程评价标准。在党员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前紧后松,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培养,疏于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导致部分学生党员未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不断完善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2]。

(三)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缺乏学生党员科学系统的再教育和培训机制

高校院系专职党务工作者少,多数党务工作者兼任院系行政职务。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多数是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党员兼任,由于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对党员发展、再教育和培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平时也缺乏系统性的党务培训,工作主动性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发挥作用有限。

(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党组织生活内容单一,活动缺乏创新

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党组织生活内容不够丰富,活动载体单一,主要以会议或者学习为主要形式,缺乏适合艺术类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未能结合学院特色和艺术专业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导致学生党员参与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不足。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遵循艺术类学生特点,强化学生政治教育,扎实做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根据艺术类学生追求自由和崇尚个性等特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辅导员作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党的方针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大学的全过程教育中。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积极健康的课堂文化、宿舍文化,结合主旋律教育引导广大艺术类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对理想信念的理解与认同,克服艺术类学生自身不足,认清自己所在的历史坐标,自觉学习,主动作为,把个人不懈奋斗融入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在放飞梦想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严把组织发展质量关,构建艺术类学生党员全程化发展、考核和评价机制

高校发展党员要牢牢把握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求,把党员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构建艺术类学生党员全程化发展、考核和评价机制,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素质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制定具体标准。一是建立艺术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推荐标准。在入党分子推荐时要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再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品德、入党动机、学习成绩、生活作风、工作表现、艺术品行等一贯表现和关键重要任务时刻的表现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持续性考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严把发展入口关。二是建立党员日常考核和评价标准。结合艺术类学生实际,将学生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具体量化到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活动表现、群众基础、专业水平、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具体指标,通过督查、考核和评价,督促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自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三)建立专业化党建工作队伍,构建艺术类学生党员科学系统的再教育和培训机制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有专业化的党务工作者作为保证。一方面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另一方面搭建平台再教育,提高党务工作者水平和素养。通过学习交流、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标先进基层党组织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等途径打造专业化党建工作队伍。同时构建符合艺术类学生党员的再教育的科学培训体系,一方面创新再教育的载体,做到创新传统教育方式和线上教育相结合,抓牢网络思想教育阵地,通过工作群、视频会议、线上教育平台等载体使党员再教育生动化,主动促进理论知识内化学生党员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坚持主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要注重加强党性教育,提高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3]。在实践教育中注重将艺术专业教育融入再教育中,通过革命教育基地、党员先锋岗、艺术工作室等载体开展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学生党员联系班级、艺术主题创作、艺术生写生采风展、先进事迹分享等活动激发艺术类党员学习实践热情,使得再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丰富艺术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和创新生活方式

加强艺术类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章立制,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要求艺术类学生党员严格按照党内规章制度参加“三会一课”和参加组织生活,定期汇报自己思想状况,对照党员评价标准和现实表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新机制,组织策划有创意有特色的专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如将组织生活与主旋律教育艺术创作相结合,与参与校园建设贡献智慧相结合,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相结合,与脱贫攻坚艺术助力相结合,不断提高艺术类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同时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新形势下,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艺术专业领域的党员中坚力量,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应秉承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举措和新途径,开创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艺术类学生党员
关于加强疗养院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