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20-11-24胡红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大学

文/胡红艳

大学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渠道,然而就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大学体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我国大学体育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功能被弱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渠道,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以此来增强学生体质[1]。然而,在实际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没有体现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反而将这些功能弱化了。很多学者倡导利用体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忽视了大学体育的基本功能,有本末倒置之意。

(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功利性比较强

由于每一名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不一样,因此他们的体育基础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出现了两极分化趋势,这使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相较于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塑身效果,部分大学生更青睐于减肥类药物和保健品,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望值。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应付学习任务,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考试及格,尤其是在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很少会有学生关心该项目对自己本身健身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只会考虑到这个体育项目是否简单,是否容易考试过关,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

(三)大学体育课程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

大学体育课程时间短、学生体育基础差、学生已过身体素质敏感期、学生体育兴趣低等,这些都是大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因此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体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就我国目前现有的大学体育理论而言,要么在体育教材中出现,要么是以体育研究论文的形式出现,缺乏针对性,应用价值并不是很高[2]。就教材而言,有的教材将适用于大学的体育项目进行简单地“拼凑”,并且每一个项目只有简单的介绍,教材的作用根本发挥不出来,而针对性更是无从谈起;有些教材主要是对单个的体育项目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该项目的来源、发展、技战术等等,在编纂此类教材的时候并没有对当前大学体育所面临的教学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考量。在与大学体育课程相关的研究论文方面,大部分论文都是围绕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对大学体育的教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教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具备比较完善的场地、设备、器材和师资条件,对于那些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的高校来说,体育教学改革只能望尘莫及。

二、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在高考中纳入体育科目

体育并非高考必考科目,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课程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高考中纳入体育科目的考试可以引起全社会对体育的广泛关注,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他们的体育基础,使体育的“命运”得以改变。当前,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具备可行性。这种硬性的“强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校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为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二)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为指导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从体育工作、体育课程、课外体育、学生体质、基础能力等方面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了量化标准,这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这些标准不仅从基础设施、器材等方面对大学体育提出了要求,还在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大学所开设的体育项目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并且也在课外体育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些标准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各项量化标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也使大学体育教学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因此各高校应当严格贯彻落实该标准,以其为依据,高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三)加强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实行同工同酬,促使体育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也要积极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各类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落实。

三、结语

为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研人员应当全面认识到当前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为课程改革寻求新的出路,真正走出困境,实现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大学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