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作用及其发挥

2020-11-24陈小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指导高校学生

文/陈小娟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和创业,许多高校都开启了就业指导课程,所以,对思政理论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作用及其发挥能力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思政理论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作用探究

(一)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就业观能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的整体态度、思想观念以及基本看法,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就业目标、就业策略以及就业行为,决定了高校学生能否认清自我,准确分析出自身所在价值,顺利就业实现自身价值[1]。在物质经济条件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国内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往往趋于“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一部分学生就业观上呈现出就业方向模糊。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对其展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具有重要作用[2]。马克思曾经提出:“每个人对于未来都要有一个发展目标”,在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现实,把握当前高校大学生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学生主动面向基层,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与就业观不同,它是指学生关于择业目的、择业目标、择业理想经过理性认识分析后对职业所持有的根本看法,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的动机和目的[3]。正确择业观念培养是思政理论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内容,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指导中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顺应严峻的就业现实给予积极引导,进而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确定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奋斗目标,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能够将个人的职业规划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个人价值。

二、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作用发挥具体路径

若要发挥出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功能,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积极改进,改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需要以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基本,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强调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就业过程中的错误观念要给予及时纠正,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其次,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完善就业指导中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对于新课改模式下先进教育方法要积极采纳,将传统“一言堂”的封闭式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注重实践教学。最后,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完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只强调了对学生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就业中,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所以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发挥出思政理论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能力。

三、结束语

当代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的命题,本文结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理论,对其作用与发挥能力进行了简要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关注力度,丰富思政理念具体形态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指导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