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可持发展能力的培养

2020-11-24刘丽君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景比赛院校

文/刘丽君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适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使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要培养学生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完善人生规划,为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提供积极的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探索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发展能力,对培养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情特点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起点较低。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越来越低,很多学生入学文化学分较低,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也不乏积极上进的学生,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一旦有获得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会积极参与,会表现出超强的毅力,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为在校学习,大三学年为企业实习,他们在校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因在校时间短,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普遍偏低。

二、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

思维是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品格也能促进一个人进步的竞争力,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格是高职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

1.以赛促自信成长

利用各类比赛机会,指导学生参加校内举办的比赛,让每一位敢于参加比赛的学生都能获得有不同名目的奖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这方面不强,另外一个方面一定强,自己的身上有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这样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并存的道理,要敢于面对挫折,要不断努力。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演讲大赛等,帮助学生通过比赛的平台快速成长,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如何去做,想的多了就会付诸实践,就会成功迈出自信的第一步。

2.培养规则思维

规则有序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的规则思维一旦形成,对他的人生态度会产生积极影响。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可以成就他美好的人生,所以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思维。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特点,学校要从学分设计、学制设计、人才培养流程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实现自我。要因材施教,过去教师是本位,现在学生是本位,教师要发现认知学生,教师是平台构建者、氛围营造者、环境经营者,让学生身处其中,自己发现和寻找自己,通过实践、专教融合培养学生规则思维。

3.促进诚信建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对他未来走向社会有着积极作用。高职院校部分生源来自偏远地区,每年入学时的贫困生统计都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部分学生平时对自己约束不严,学习热情投入度较低,导致考试时,为了不影响学分,时有考试作弊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需要组织开展多种团建活动,例如,站在党旗下讲真话活动、团队集体对抗赛、齐心协力协作完成任务等,在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建立彼此诚信的关系。

4.培养责任思维

借助课程资源优势,采取项目化教学法,围绕知识传授技能、能力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来设计任务情境,以项目带课程,课程是为项目服务的,项目完成即目标达成。好的教育是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在参与做项目的过程中体会责任与担当的意义。内容设置、教师选择“情景模拟式教学”时,首先是从学生在项目中的责任分工来设计模拟教学方案,这是完善责任思维培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模拟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剧本,构造一种在课堂上模拟出来的情景,然后通过情景模拟式教学所设的责任情景,与学生一同完善课堂。

(二)培养高职学生主动发展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提高为主旨。”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学生在研究中、体验中、参与中、在辩论中、案例教学中学会成长,再升华到主动追求发展。

1.以比赛代替考试

通过设计情景任务进行学生的学业考核,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任务设计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不只是一个问题,开展比赛、开展活动,以比赛代替考试。

2.针对性开展实践

在场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全体学生在创新创业实验实训中受益,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用情景加以设置,让学生自主去模拟情景任务。

3.情景模拟

从创业动机开始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企业的成功,不仅利国利民,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赢。通过情景创设产生的推销故事,学生需要快速地领悟并正常地表演出来,模拟情景的时候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学校能够正常提供。通过动态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萌生自己的职业梦想,产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的欲望。通过知识输入,达到学以致用、激发潜能的目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变被动求发展为主动求发展。

4.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可持发展能力的突破口,离不开企业深度参与,学校和企业跨学校组队,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战斗力,把创新创业知识融入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仿真模拟实验教学、转换教学情境、企业实践等,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避免创新创业“伪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个别院校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存在伪创业项目现象,特别是个别科技项目,比赛时看着高大上,比赛后一两年没进展、没经营。也许科技项目推进困难,也许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无论是科技成果拥有者,还是学校领导,都应该想办法向项目转化落地这一步走。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推进落地必须引起重视。

有些职业院校过度重视创新创业类比赛,但是太重视了就会走偏,就有政绩工程的嫌疑,过度包装、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对项目的发展是有害的。现在过度包装,浮夸的项目太多,比赛像走秀,扶持指导少,跟踪服务少。比赛不仅要选出好的项目,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项目通过比赛的平台获得成长,帮助学生持续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业人数少、成功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受自身的综合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意识的环境,不仅要建立健全的学生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还要进行跟踪指导与服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打破传统的就业习惯思维模式,建立多元就业的意识。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有效利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契机,多方法、多渠道开展工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目标、人生规划等进行积极引导,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竞赛等方面着力,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品格、专业技能,将学生培养为技术能手、行业精英、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情景比赛院校
情景交际
选美比赛
楼梯间 要小心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把美留在心里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